竹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竹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主管部门:xx林业局法人:xx项目负责人:xx1.1.4 设计单位:xx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1.1.5 设计人员xx:xx市林业局局长xx:xx林业局总工程师xx:xx林业局造林股股长工程师xx:xx林业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工程师xx: xx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队长工程师xx: xx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副队长工程师1.1.6 建设单位(1)xx林业站(2)xx林业站(3)xx林业站(4)xx林业站(5)xx林业站(6)招商引资企业1.1.7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在保护培育现有竹林资源的基础上,新建xx原料林基地35万亩;(2)培育竹加工省级龙头企业2家。
1.1.8 拟建地点及规模(1)基地建设:拟在xx辖区内分别新建10万亩、8万亩、7万亩、5万亩、5万亩楠竹原料林基地,共计35万亩。
(2)林区道路:修建竹林区道路1100公里,其中xx350公里、xx250公里、xx200公里、xx150公里、xx150公里。
(3)竹林区蓄水池:修建竹林区蓄水池350口,蓄水能力平均每口45立方米,总蓄水能力达到15750立方米。
其中xx100口、xx80口、xx70口、xx50口、xx50口。
(4)竹制品加工企业:拟在xx乡、xx乡各建1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竹制品加工企业。
1.1.9 建设期限建设期为10年,即2016-2025年。
1.1.10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66875万元,其中xx原料林基地建设42350万元;竹林区道路11000万元;竹林区蓄水池525万元;竹制品加工基地13000万元。
1.1.11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低碳经济、构建生态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能大大提高林地产出率,对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2.2相关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8年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2006年7月3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2007年9月);——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2009年6月22日);——恩施州林业局20xx年林业产业工作要点(恩施州林发[20xx]8号—20xx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本)‣(20xx 年3月27日);1.2.3相关文献——•xx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xx年9月);——•xx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xx年10月);——国家林业局1999年颁发•营造林工程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实行)‣(LY5141-1999);——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20xx 年3月29日);——中共xx委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全国知名旅游城市的决定‣(20xx年12月9日);——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基础数据等。
1.3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内容1.3.1范围本报告研究的范围是xx资源的基地建设和开发利用。
1.3.2内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xx楠竹资源的生长特性、分布现状、基地建设、市场分析、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加工技术、论证评价、综合效益、社会影响等。
1.4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本项目符合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具有前瞻性。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增加森林资源、加速生态建设、维护国家木材安全、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对利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背景2.1 项目区域背景分析2.1.1竹子简介竹类属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竹子分布很广,全球皆有生长。
根据竹竿和竹鞭的生长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
散生型竹类有紫竹、方竹、毛竹、淡竹等;丛生型竹类有佛肚竹、凤凰竹、青皮竹等;混生型竹类有茶竿、苦竿竹等。
2.1.2xx竹资源概况2.1.2.1资源概况利川栽植竹子的历史十分悠久。
辖区内海拔400-1000米区域内均有分布且生长良好。
全市现有竹子成林面积近10万亩,立竹量1500余万根。
主要分布在毛坝、沙溪、忠路、凉务、建南、文斗、元堡、南坪、汪营等乡镇,主要品种为楠竹。
2.1.2.2楠竹简介楠竹被统称为毛竹,是毛竹中最名贵、最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一种实用竹。
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pubescens,别名:江南竹、孟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
在中国300多种木本竹类植物引属中,楠竹是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大的竹种。
楠竹高可达10米以上,粗可达18厘米。
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耳和繸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
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
其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
其鞭、根、蔸、枝、箨等具有极高的工艺加工价值,竹笋味道鲜美可做出许多美味佳肴。
一株楠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
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年年砍伐利用。
其鞭根发达,纵横交错,竹林四季常青,挺拔秀丽,是固土防治、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2.1.3项目提出的原因近来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竹林在全世界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
竹资源的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各产竹园的高度重视。
目前,竹产业以其“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独有特色而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
国家发改委于20xx年3月27日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竹藤基地建设、竹藤精深加工产品及竹副产品开发;木质复合材料、竹质工程材料生产及综合利用项目”列入鼓励类产业调整之中。
为推进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国家林业局于20xx年3月29日下发了•关于编制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限期完成编制工作。
我市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同时具有广阔地域和适宜楠竹生长的气候条件,具备发展这一绿色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基础。
现在竹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十三五”期间林业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国家将从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资金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随着“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竹产业将在我国迎来较好发展机遇。
而“竹产业发展项目”又与“我市建设绿色繁荣的特色经济强市、魅力彰显的武陵山区明星城市和生态宜居的全国知名城市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抢抓武陵山实验区建设难得机遇,先行试行、着力谋划和全力推进我市竹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2.2xx竹产业现状2.2.1 基地建设情况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林业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截止20xx年4月,全市林业产业基地面积已达175.54万亩,其中以日本落叶松、马褂木为主的用材林47.85万亩,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59.6万亩,以厚朴为主的药用材50.99万亩,林业系统自办、联办的产业基地17.1万亩。
楠竹属我市经济林范畴,全市现有楠竹成林8万亩,其中至1998年底留存面积5.6万亩,1999年至2006年新造2.4万亩,立竹量1000万株,主要分布毛坝、沙溪、凉务、忠路、建南5个乡镇。
2.2.2 竹制品加工情况在楠竹资源利用方面,主要是销售原竹和少量竹制品。
2010年,省林业厅给我市下达的楠竹采伐计划为27.44万根,实际采伐5.3万根,占计划数的19.3%。
全市现有楠竹加工企业5家,主要产品为竹跳板、竹筷、竹丝等。
2010年度涉竹产值近600万元。
2.2.3 xx竹产业现状分析(1)投入不足,竹林区道路建设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竹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严重制约竹农经营竹林收益的增加。
(2)栽培、集约经营高产高效竹林面积比重少,低效竹林面积比重大。
竹农经营、管理水平很粗放。
(3)竹材供不应求,致使价格不断上涨,制约竹加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窗帘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市及周边省、市竹材原材料紧缺,矛盾日益显著。
现如今,50公斤楠竹(约2根原竹)的价格已从2000年的12元左右上升到今年的30多元,增加了150%。
(4)市场无序竞争影响竹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间以低价竞争为主,低价竞销,无序竞争此起彼伏,造成大宗竹制品的销售价格急剧下降和资源浪费,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损害行业的整体利益。
(5)全市竹加工企业规模太小,技术装备水平低,影响我市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加工品不多,资源利用率、增值率低。
2.3竹产业市场研究2.3.1全国竹资源状况竹子在全球均有分布,全世界约有65属,1250多种。
我国是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竹了王国”之称。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有40多属500多种竹类植物,竹林面积达720万公顷,竹林种类、面积和蓄积量均居世界前列。
近20年来,每年以5万公顷的速度递增,比70年代末期增长100多万公顷。
我国竹林主要分布于20个省(区、市)、500多个县(市),面积较大的有15个省(区、市)。
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广西8省、区竹林面积合计占全国的88.64%,其中福建、江西、浙江3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目前,国家林业局已规划在15年内改造和新建竹林基地120万公顷,使其种植面积达到840万公顷。
并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的竹类研究开发网络,以加强宏观指导,及时交流信息,促进竹产业发展。
2.3.2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竹产业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
在竹林大面积增长的同时,竹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