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冶金企业煤气知识试卷D卷

冶金企业煤气知识试卷D卷

****公司煤气安全知识考试试卷D考试时间:单位:车间(科室):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空 1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人工呼吸范畴的是()。

A.口对口式B.胸外心脏按压C.振臂式D.压背式2.下列不属于煤气爆炸三要素的是()。

A.煤气B.挥发性C.热源D.空气3.初始压力升高时,下列()种说法有误。

A.碰撞概率增加B.爆炸上限升高C.爆炸极限范围增加D.爆炸下限降低4.煤气中的不可燃成分有()。

A.氢气B.甲烷C.水蒸气D.硫化氢5.用水蒸气通入燃烧区域内是灭火的()。

A.冷却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窒息法D.抑制灭火法6.焦炉煤气热值为() kJ / Nm3A.7717.56~10467 B.16747.2~18421.92 C.3349.44~4186.87.职工穿化纤服进行生产操作时产生的静电火花属于()。

A.附着起电B.接触起电C.感应起电D.极化起电8.下列不属于三级安全教育的是()。

A.公司级B.厂级C.车间级D.班组级9.特种作业人员不包括()。

A.锅炉工B.钳工C.焊工D.起重工10.下列不属于改善生产环境和操作条件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防暑降温B.一氧化碳报警仪C.消除噪声D.防毒11.伤亡事故的划分不包括()。

A.轻伤B.中伤C.重伤D.死亡12.下列不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B.氯气C.二氧化氮D.氨13.车间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A.5mg/m3 B.10mg/m3 C.15mg/m3 D.20mg/m314.化学氧呼吸器的生氧罐一般填装()。

A.高锰酸钾B.过氧化物C.臭氧D.氯化钠15.一氧化碳传感器不包括()。

A.电化学式B.催化型可燃气体C.紫外气体D.固态传感器16.闪点小于()的易燃液体为甲类危险物质。

A.8℃B.38℃C.28℃D.18℃17.下列煤气中热值最高的是()。

A.焦炉煤气B.转炉煤气C.铁合金炉煤气D.高炉煤气18.为防雷击火花,接地电阻应小于()。

A.5欧姆B.10欧姆C.12欧姆D.15欧姆19.阻火器利用的原理是()。

A.隔断B.冷却C.缩小直径D.窒息20.静电的安全防护不包括()。

A.接地B.人体触摸C.增湿D.控制煤气流速21.置换动火最常用的是()。

A.水蒸气B.氮气C.烟气D.氧气22.动火中断()必须重新做动火分析。

A.20min B.30min C.40min D.60min23.易燃易爆气体中氧含量不得超过()。

A.0.1% B.0.5% C.1% D.2%24.焦炉煤气的味道主要是()。

A.焦油B.硫化氢C.苯25.爆炸与燃烧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变化A.温度B.声音C.破坏力26.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上()。

A.300mm B.500mm C.800mm D.1000mm27.煤气中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是()。

A.高炉煤气B.转炉煤气C.焦炉煤气D.铁合金煤气28.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首先应()。

A.立即上前抢救B.立即打电话,将详细情况报告有关部门C.立即查找原因,堵住漏点D.立即撤离现场。

29.通常吹扫头与煤气管道采用()联接。

A.硬B.软硬两种C.软30.煤气设备检修,最好用( )材质的工具或抹上黄油。

A.铁B.不锈钢C.铜D.合金31.高炉煤气的爆炸极限为( )%。

A.30.3– 89.5 B.30.8-89.5 C.30.5-89.3 32.焦炉煤气的毒性()于高炉煤气。

A.大B.等C.小D.无法测定33.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施均应保持()操作。

A.正压B.负压C.常压34.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时,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A.4.5% B.10% C.20%35.可燃性混合气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就()。

A.变窄B.不变C.变宽36.工厂室外煤气管道,每()m距离设置一个排水器。

A.50~100 B.200~250 C.300~35037.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事先取空气样作CO含量分析,CO不超过()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

A.50mg/m3 B.200mg/m3 C.100mg/m338.架空煤气管道气压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倍。

A.1.15 B.1.5 C.2.539.工作人员前后两次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小时以上。

A.0.5 B.1 C.240.空气呼吸器在煤气作业区使用时,气瓶压力低于()应立即撤出。

A、10MpaB、5MpaC、3Mpa二、多选题:(共10分,每题2分)1、处理煤气爆炸事故的人员要()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A、做好个人防护B、备有检测仪器C、备有通讯器材D、做好互保2、带煤气作业时,应()A、铜质工具B、铁质工具C、铁质工具涂黄油D、没有太多要求3、当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发生着火事故时,应()A、降低煤气管道压力,但不能低于100PaB、通入适量蒸汽或氮气C、直接关闭截门D、所有煤气用户停用煤气4、煤气设备(管道)动火作业时,应()A、设专人监护B、备好灭火用具C、CO检测合格,达到动火条件D、可靠切断煤气来源5、空气呼吸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检查()A、空气瓶压力,压力在10Mpa以上B、低压报警是否起作用C、面罩密封部位是否破裂D、气囊有无破损三、判断题(共40分,每题1分)1.煤气具有腐蚀性。

() 2.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毒气。

()3.工作环境中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26ppm。

()4.在距离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10m范围内严禁火源。

()5.热值是指1升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6.带煤气抽堵盲板的作业中可选择铜质的或铁质的工具。

()7.户外煤气管道在直线部分应每隔100m处接地。

()8.可燃性混合气体若压力降到临界压力以下,则混合气体遇火也不会爆炸。

()9.设备内作业氧含量应为18-21%。

() 10.蝶阀是煤气的有效隔断手段。

()11.带气抽堵盲板必须在上风侧10m,下风侧40m的扇形范围内设立专人警戒。

()12.在煤气中加入加臭剂,是发现煤气泄漏、预防煤气中毒的一项成熟、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13.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煤气加臭剂大部分是有机硫化物。

()14.伤亡事故的调查是根据伤亡事故的严重程度由不同的部门组成的调查组独立完成的。

()15.急性中毒是指在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了高浓度的毒物所引起的中毒。

()16.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合格与否无所谓。

()17.煤气危险区域可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级。

()18.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60 mg/m3时就应佩戴防毒面罩。

()19.转炉煤气是炼铁厂生产的副产品。

()20.高炉煤气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鼓风量。

()21.在有平台的煤气设施上操作时,应带好安全带。

()22.在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中,焦炉煤气的热值最高。

()23.设备内作业是指在设备内部进行的作业。

()24.加入惰性气体,会使可燃物的爆炸介限范围缩小。

()25.相对来说,煤气负压作业比正压作业要更安全些。

()26.可靠的隔断装置有:插板阀、眼睛阀和闸阀、盲板、双板切断阀等。

()27.煤气危险区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

()28.转炉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氢气、氮气等,其中一氧化碳和氮气会导致人员中毒。

()29.转炉煤气产生是间断的、成分是变化的,煤气柜起到混合、储存和稳压的作用。

()30.为了警告人们不要靠近煤气管道,通常情况下煤气管道应涂为红色。

()31.煤气设备或管道上,通常人孔的直径不小于600mm。

()32.100毫安的电流流经人体即能致命。

()33.在煤气设施上工作时,作业人员不能穿带铁丁的鞋。

()34.在煤气设施上工作时,可以使用铁质工具,但必须在工具表面涂抹很厚的润滑脂。

()35.煤气专用闸阀是安全可靠的切断装置。

()36.煤气着火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煤气设备阀门、法兰喷水冷却,以防设备烧坏变形。

()37.煤气的比重是单位体积煤气所含物质重量。

()38.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高炉煤气的比重最大。

()39.高炉煤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N2。

()40.转炉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中毒的易燃易爆气体。

()四、简答题:( 10分)1、煤气事故的处理BBDCC BBABB BABBC CABCB BBCAC BCBBC BCABC BBACBABCD AC ABD ABCD ABC1.2.4.7.8.9.11.12.13.14.15.18.20.22.24.27.29.31.32.33.34.36.39√1、发生煤气泄露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厂调度室和厂部领导,并由调度室向总调度室报告;发生煤气火灾时应立即报告本厂有关部门、总调度室、保卫处和安全处;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应报告煤气防护站和医务室来现场抢救。

2、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应由事故单位的厂长,或当班负责人为总指挥及时妥善处理事故,煤气事故现场视事故性质和波及的范围划定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3、对火焰不大的初起火情,立即用灭火器、黄沙、湿泥等扑灭。

4、直径小于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5、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立即停止有关单位的使用。

根据压力(或火焰长短)逐渐关阀门降低煤气压力,但煤气压力不得低于100Pa,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气或氮气灭火,严禁突然关闭阀门或封水封,防止回火爆炸。

6、煤气设施已经烧红时,严禁用水骤然冷却,防止管道开裂。

7、发生煤气着火后,煤气阀门,压力表、蒸气、氮气接头应指派专人看管或操作。

8、一旦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处理;引起着火,按1—5条处理。

9、煤气着火、爆炸事故处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衍生其它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