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与论文写作主讲人:游晟目录目录 • 翻译学的主要问题• 翻译研究流派简介• 翻译学术论文写作翻译学的几个主要问题翻译是什么?1. 学科或现象的通称2. 翻译产品(文本)3. 翻译过程翻译的类型1. 语内翻译2. 语际翻译3. 符际翻译——Roman Jakobson什么是翻译学?1972年霍姆斯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被普遍认为是翻译学科的创建 宣言。
《翻译研究的名与实》(1)提出研究翻译学科的命名问题。
建议更 名为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2)拟定了翻译研究的性质和范围。
翻译研究的性质:翻译属于与认知科学 密切相关的经验科学。
翻译研究的范围:(见下页)一、 早期西方翻译理论二、 功能翻译理论三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四、描写学派与图里五、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六、综合学派与斯奈尔 六、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 七、女权主义、 七、女权主义、“ “食人主义 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 义翻译研究翻译研究流派简介翻译研究流派简介一 一..早期西方翻译理论 泰特勒 (Alexander Tytler )翻译 “三原则”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
•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在《翻译研究 途径》(Approaches toTranslation,1981)中提出“语义翻译”与“ 交际翻译” 。
• “文本中心论”:文本的功能分为表达功能、 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大类。
不同的文本类型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1. 语义翻译 。
忠实于原作及“原作者”;2. 交际翻译。
忠实于译作及“读者”。
• 奈达 (Eugene Nida )《圣经》翻译对等(形式?功能?)核心概念:functional equivalence翻译的四大要求:• 词句达意;• 传达原文的精神与表达方法;• 表达形式自然易懂;• 产生相似的反应。
目标语读者和所接受信息间的关系应当与 源语读者和所接受信息间的关系基本一致。
如: “spring up like mushroom”二、功能翻译理论二、功能翻译理论 文本类型(赖斯,1971):• 1)信息型文本。
“关于事实的平白交流”: 信息、知识、观点等。
• 2)表情型文本。
美学特点,创造性的写作。
• 3)感染型文本。
购买某种商品或同意某种 观点。
• 4)视听型文本。
如电影、视听广告等。
• 1)翻译信息型文本——全部译出• 2)翻译表情型文本——确保信息准确,反 映出原文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
• 3)翻译感染型文本——“编译”,添加新词 或图像,应能产生预期的反应。
• 4)翻译视听型文本——“补充法”,利用必 要的图像与音乐补充文字。
目的论弗米尔(Hans Vermeer) 将“目的”引入翻译理论:1. 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 译文在目标语及其文化中传递信息,该信息与原 文在源语文化中传递的信息相关;3. 译文传递的信息,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译回原文;4. 译文必须内在连贯;5. 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6. 上述几条原则按照等级排列,目的准则最为重要。
目的论弗米尔(Hans Vermeer) 将“目的”引入翻译理论: 1. 译文由其目的决定;2. 译文在目标语及其文化中传递信息,该信息与原 文在源语文化中传递的信息相关;3. 译文传递的信息,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译回原文;4. 译文必须内在连贯;5. 译文必须与原文连贯;6. 上述几条原则按照等级排列,目的准则最为重要。
功能加忠诚二、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 二、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1、埃文-佐哈尔简介埃文-佐哈尔在1978年出版的《历史诗学论 文集》中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
图里和赫曼斯又对“常规”( norms)和“翻译 常规”(translation norms)进行了深入研究, 拓宽和深化了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
2、多元系统理论(1)产生原因埃文-佐哈尔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 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
这些系统是由多个相 交甚至相叠的系统组成。
(2)定义“多元系统”,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相关的系统- 文学以及文学以外所有相关系统的集成,用以解释 该文化中全部的书写。
系统是分层级的,该理论就 是要解释在某种特定文化中各种系统的功能。
3、埃文-佐哈尔的观点(1)多元系统必须包含翻译文学这个系统,因 为翻译对文学的发展影响重大。
(2)当原来文学系统处于强势,发展完备,无 须依赖翻译来输入外来元素,翻译处于次要地 位,即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里是指能形成一个 边缘系统,其文学模式往往是次要的。
(3)在有些情形下,翻译在文学多系统里占主 要的位置,即翻译在塑造多元系统的中心部分 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4、埃文-佐哈尔理论的价值(1)文学研究考虑社会、历史和文化因 素。
(2)脱离对个别文本的孤立研究。
将翻 译置于其运作的文化及文学系统中研究。
(3)对等与充分性等定义,可以因文本 所处的社会、历史及环境因素而变化。
5、埃文-佐哈尔理论的缺陷埃文-佐哈尔对翻译文学与译出语文化及 译入语文化的关系以至翻译方法的分析,究 竟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境况,有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他的理论是否适宜论述所有翻译文学 跟译出及译入语文化的关系。
)7、多元系统理论的影响(1)有人探讨文艺复兴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以 及16世纪西班牙的翻译文学怎样在国家文学中 发挥功能。
(2)图里尝试运用此理论来探究希伯来文学的 翻译,还正式提出了以译文为中心的翻译理论。
(3)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的概念应该大大拓 宽,尤其是译入语文化的观点。
三、描写学派与图里1、描写翻译理论的产生(1)原因20世纪50年代之前,规约性的翻译理论 一直是翻译界不可动摇的指导方针。
规约性翻 译研究的显著特点: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 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 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 执行。
翻译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描写翻译理论 (descriptive translation)便应运而生 。
(2)定义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 候,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
是把翻译放 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
相对于规约性的翻译理论,它的一个最大特点 是宽容。
(3)任务描写性翻译研究的任务是要按照翻译活动 和翻译在我们经验世界中表现出的状况描述翻 译。
(4)性质描写性翻译研究被看成是“经验性”和“重 目标文本”的研究方法。
(5)优点描写性翻译研究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 译,而规约性翻译从微观上研究翻译,两者 应该结合起来,这样的翻译研究才能解释翻 译的全部。
(6) 发展a)描写学派的思想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描写学派于1972年霍姆斯 发表论文《翻译的名与实》后被基本接受。
c)描写翻译学派理论的形成:1976年的列维 会议、1978年的特拉维夫会议与1980年的安特 卫普会议。
d)80年代,描写学派有了长足发展。
e)90年代,描写翻译学派出现了文化转向。
主要观点:译文的基本功能是给译语读者提供信息,既要 符合译语的规范,也要符合译语读者的社会心 理和社会文化背景。
译作是译语社会的一种文 化现象,对译语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影响。
因此,翻译研究要注重译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 关系,译作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译者在翻 译中的能动作用。
(3)翻译常规a)图里试图描写、发现语言、文学、社会各 个方面控制翻译的规则,他的理论研究的最 终目的是建立决定译作的相关因素,即制约 因素的完整体系。
他要求译论必须包括文化 历史事实,这些事实即规则。
b)图里对常规的解释是:常规世界是社会活 动的最根本概念,是社会秩序赖以建立的基 础,也是解释文化活动包括翻译的关键。
图里所说的翻译常规是:译者在进行翻 译时所面对的种种制约,这些制约主要来自 译入语社会及文化,却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 决定。
c)图里把翻译常规分成:首要常规(initial norms)初步常规(preliminary norms)操作常规(operational norms)• 首要常规:译者以原文为依归,遵守源语的语篇 关系和常规,或遵守译语文学多元系统的语言和 文学常规(最重要)• 初步常规:在翻译开始前发挥作用,关涉某一文 化在特定时间里一些足以影响选材的翻译”政策” • 操作常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种种决定 究竟应该依附于原著还是遵从于译入语文化中的 准则• d)翻译常规有两大资料来源:一是语篇, 即译文(可供研究两种常规)和一个分析 性的译文目录(可供研究初步常规);二 是语篇以外的资料,主要是半理论或批评 文章。
(4)总结a)三大思想的关系图里提出的关于翻译研究的三方面论述之间,存在着相互贯通的内在联系。
翻译常 规涵盖了描写性翻译研究和译入为导向的研 究方法,集图里的翻译观点为一体,代表了 图里的翻译思想。
关于翻译常规的研究成为 翻译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发展趋势,所以翻译 描写学派又称为“常规学派”。
b)图里对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摒弃了翻译中一比一对应观念以及文学语言方面对等的可能性;提出任何译文的产生都涉及译语文化系统内的文学倾向;动摇了原文信息固定不变的观念;提出原文与译文在文化系统的交织结构中合为一体。
(5)理论缺陷图里倡导的经验主义方法论受到有些人的批评,因为他的研究方法只注重经验描述 而忽视了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和原文本的历史 性,忽略了相关语言文化之间权力关系的失 衡。
4、描写学派的贡献(1)他给与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避 免了由于规约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 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休止的争论。
(2)描写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两个基本的认识: 翻译的不完整性,即不可能把原文百分之百翻 到译文中去,任何翻译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摆 布,因此同一原文会在不同译者手里和在不同 的时代产生许多不同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