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量分析
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初入门者,读过庞珣的关于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文章《国际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规则、定义与操作》之后,对定量分析这一理论研究方法有了新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什么样的方法,定量或定性,都只是一种理论证明或证伪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提出理论的方法。
而且,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理论是根本,仅仅依靠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而没有理论支撑是无法科学的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的,如果操作不当甚至还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从而陷入一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窘境。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明确定量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所处的位置。
在文章中,作者给出的关于定量方法的定义是“对经验数据(包括实验性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统计推论、从而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得看出,理论假设是先于定量分析而存在的,必须先有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但是,理论假设必然是抽象性的概念性的东西,而定量分析的操作对象是数据,如何把这两者建立起有机联系,是使用定量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的又一重要前提。
能够承担这一功能的便是量化操作。
即把理论假设中的不可测量的概念性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具有可测量性的指标,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去相应的搜集数据,整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在完成数据处理后,定量方法的使命并没有完成,如果到此结束,那么对定量方法的理解就进入了把定量方法
等同于数据分析的误区,在对数据的分析工作完成以后,定量方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
纵观定量分析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定量分析始于理论假设,最后落脚于理论假设的检验。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定量分析无法代替理论,理论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
没有理论,定量分析就是空中楼阁。
在关于什么不是定量研究的论述中,作者提出了计算机模拟不是定量研究方法。
对于这一点,我持赞成态度。
首先,计算机模拟的数据来源是计算机随机产生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与历史现实是脱离的,并不具有历史意义,对于国际关系研究这一与历史现实紧密相关的研究领域来说,这样的数据时没有意义的。
所以,计算机模拟在国际关系领域来说,本就不能算作一种科学方法,更不用说是不是定量方法了;其次,计算机模拟始于数据,止于数据,并没有国际关系理论作支撑,所使用的数据也只是完全随机产生的,根本没有推演的余地和价值,所以,用这样一种纯随机的数据来解释国际关系中的一些现象是没有说服力的,它也就不能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种科学而实用的方法。
总结文章对什么是定量研究,什么不是定量研究的界定后,简言之就是定量研究必须同时包含有归纳和演绎两种思考研究模式,二者缺一就不能称之为定量研究,至少不是科学的定量研究。
在准确了定量分析的定义以后,文章对定量分析的操作进行了论述。
在作者给出的操作过程中,与之前我的个人理解的最大不同之处
在于,作者提出首先要对研究问题是否适用定量研究进行甄别,对此,我不这样认为。
文章中说适用于定量分析的问题都应该是可测量性的,但我认为,本身不具有可测量性的问题并不一定不能用定量分析,因为不具有可测量性的问题也存在可以通过等价转化变成具有可测量性问题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观点里,在经过第一次的甄别之后,对那些被划定在不具有可测量性的问题范围内的问题进行再一次的甄别,判断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进行转化,从而选择使用定量方法。
之所以要对问题进行一再判别,不是为了更多的去使用定量方法从而拔高它,而是因为如作者所述,定量方法本身具有高度透明性,便于后来有疑问的研究者进行过程释疑。
定量方法到底好还是不好,我认为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毕竟它只是一种方法,只是理论研究的一种工具。
关键之处还在于提高理论水平,既然是社会科学,就不可能完全像自然科学一样完全数学化、公式化,学科本身不可改变的特性是必须认识清楚并准确把握的。
2013070426 邓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