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对于实现物流可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应用发展引言作为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物联网概念正在受到热捧。
这一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物流行业,经过物联网武装后的物流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物资流通成本,并且会极大的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此外在物资运输过程方面,还可以实现“精确运输”,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
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发展历程1、启蒙阶段(1999-2004)在启蒙阶段,物流行业的物联网的应用是从两个独立的技术路线开始探索的,一个是基于RFID/EPC的技术路线,另一个是基于GPS/GIS的技术路线。
1.1、基于RFID与EPC的物联网技术(1)1999年基于RFID/EPC物联网概念提出;(2)2003年11月EPC global成立,基于RFID/EPC的物联网概念引入中国;(3)2004年1月12日EPCglobal中国成立,2004年4月,中国举办了第一届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
2004年10月,举办了第二届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
同年关于物联网的图书首次在中国出版;在这一时期,中国物流领域掀起了第一轮物联网概念炒作与应用小高潮;(4)2004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召开中国物流技术创新大会,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1.2、基于GPS技术的物联网技术(1)1999年开始探讨GPS技术与物流可视化管理;(2)2001年前后开始探索GPS在物流货运监控与联网管理上的应用;(3)从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开始探讨物流配货信息与GPS物流运输跟踪定位相结合;(4)2004年前后开始结合GPS感知与定位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移动中的物流运输车辆与货物联网、跟踪、定位、调度、配货等智能管理与运作,初步具备了物联网本质特征,但是当时这一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案例并未纳入物联网理念范畴。
2、探索阶段(2005-2009)2.1、面对问题(1)RFID芯片成本高;(2)基础网络覆盖率低;(3)技术水平不过关;(4)成功应用模式少等。
2.2、解决办法(1)降低RFID芯片成本;(2)尝试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应用RFID标签;(3)借助物流运作的单元化技术,形成以物流单元为终端节点的物联网体系;(4)GPS跟踪定位;(5)局部联网。
2.3、典型的应用《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为货主、港口、船公司、海关、商检等相关单位提供集装箱实时状态信息。
中国第一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系统,系统规范也进入国际物联网标准体系,将由国际标准组织面向全球发布。
可视化运输管理与在线智能配货: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物流运输GPS追踪系统,实现对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感知、定位、联网、追踪与智能调度管理。
借助这一技术,对在途车辆的提供在线配货信息服务,实现回程空车可就近配货、在线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货运物联网应用。
3、发展阶段(2009-?)(1)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物联网理念得到了全面提升;(2)2009年温家宝提出“感知中国”理念;美国奥巴马采纳“智慧地球”理念;(3)中国物流业已经有很多物联网应用案例目,具备物联网本质特征。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物流业物联网的应用是逐步深入的;(4)目前中国物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应用呈金字塔结构,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就是塔尖部分,占的比例不大;(5)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空间也是很大的[1]。
二、几种主要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前景1、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在物流领域,RFID电子标签可以应用于自动仓储库存管理、产品物流跟踪、供应链自动管理、产品装配和生产管理、产品防伪等多个方面。
大量使用RFID 电子标签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和物流作业管理水平。
RFID在物流业重点应用与如下方面:(1)货运集装箱追踪与管理;(2)道路货运车辆的跟踪与管理;(3)托盘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4)配送中心管理;(5)航空货物追踪及行李管理;(6)货运车辆的智能调度与管理。
2、GPS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1)GPS技术在货运车辆运行管理中的应用;(2)基于GPS的物流配送监控系统;(3)基于互联网的GPS公共平台系统;(4)基于GPS技术的智能港口物联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GPS/GIS的移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将获获得巨大发展,以实现对物流运输过程的车辆与货物进行联网和监控,对移动的货运车辆进行定位与追踪等。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物流领域对GPS系统市场需求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
3、WSN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WSN在物流的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价值,包括生产物流中的设备监测、仓库环境监测、运输车辆及在运物资的跟踪与监测、危险品物流管理以及冷链物流管理等。
(1)WSN可以用于仓库环境监测,满足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环境参数的分布式监控的需求,实现仓储环境智能化;(2)WSN 在危险品的物流管理中也大有可为;(3)WSN在冷链物流中前景广阔;(4)将WSN技术与RFID技术以及GPRS等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应用在物流中将是一大趋势。
WSN在物流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大规模的应用还有待时日。
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得知,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十分有限,大部分还都停留在学术研究或是开发实验阶段。
三、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四大集成应用分析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
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概括起来,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主要在如下四大领域:1、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的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等。
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2、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可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系统。
很多先进的物流公司都建立与配备了这一网络系统,以实现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3]。
3、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
4、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怎样能使供应链更加智慧?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是企业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
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
打造智慧供应链,是IBM智慧地球解决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些应用的案例[4]。
四、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发展趋势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将出现如下四大趋势:1、智慧供应链与智慧生产融合随着标签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的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2、智慧物流网络开放共享,融入社会物联网物流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渗透在我们的方方面面,不仅产品追溯系统,今后其他的物流系统也将根据需要融入社会物联网络或与专业智慧网络互通,如:智慧物流与智能交通、智慧制造、智能安防、智能检测、智慧维修、智慧采购等系统融合等,从而为社会全智能化的物联网发展打下基础,智慧物流也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3、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慧物流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
4、物流领域物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物联网是聚合、集成的创新理念,物联网带来的智慧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这几种模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创新模式会层出不穷的不断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5]。
五、总结物联网发展推动者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六、参考文献[1]李文清,郭宗良.物联网的成长与发展综述.网络与信息[J],2010.2,27.[2]朱文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物流技术,2010年第13期.[3]李霞.浅谈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J].《商业现代化》2010年5月(下月刊)总第612期,48-49.[4]姜彬.谈物联网在我国物流领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5]孙克武.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