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中心主义的产生和评价

文化中心主义的产生和评价

文化自我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他民族的倾向,并且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这是一个群体认定自己的文化才是最优势、惟一正确的一种观念或习惯,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价值的态度。

它的有利之处在于,增加同一文化圈内的民族认同感,减少冲突,对文化的稳定和传承有积极作用。

它的弊端在于:1、容易产生偏见;2、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3、引起团体间的冲突;4、维持某些阶级的即得现状;5、造成社会孤立的情境。

解释:它指的是任何社会群体的成员们对外部群体的偏见态度和敌对心理。

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人的特点、倾向是将人类社会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而他本人认同其中的一个或数个群体,同时将其他的群体视为“对立认同”
功能:文化中心主义者可能是这样的:一般而言,外部群体和本群体的相似特征越多,在等级序列中的地位也越高。

外部群体和本群体的差异越大,偏见也越强烈。

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他民族的倾向,并且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这是一个团体认定自己的文化才是最优势、惟一正确的一种观念或习惯,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价值的态度。

它的正功能是:
1、增进我群体的概念和团结,引起成员的忠诚和士气;
2、减少团体内的冲突;
3、促进文化的稳定和一致,维持社会秩序;
4、避免产生失范和无根的感觉。

它的负功能是:
1、容易产生偏见;
2、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
3、引起团体间的冲突;
4、维持某些阶级的即得现状;
5、造成社会孤立的情境。

中西中心论评述——如果说要使理论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必须再从西方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说西方中心,也是不真诚的。

西方中心论显示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

科学,只有在西方才达到典型的发展,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现代化、合理性等等(这些概念本身既是描述词,又是价值词),这些普遍性的价值,只有在西方才得到充分发展。

相反,非西方社会,一般表现为专制主义、非理性、愚昧、巫术,等等。

西方中心论体现对“非我族类”非西方文化的蔑视。

那些直截了当地表达文化优越感、蔑视非西方的人的观点,是不能忍受的。

我们一般称作西方中心论的,乃是这样一种直陈的态度。

然而,这样一种(如黑格尔那样)直言的、坦率的、挑衅性的西方中心主义,只是西方中心论的皮毛。

真正的西方中心论是一种概念设定式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与东方被安排在高低不同的概念等级中,而这些概念所表示的,无往不是西方文化中的发展最完善的特征。

以理性来对比,我们处于沉睡阶段,或未发展阶段,人家处于实现或渗透一切的阶段;以科学为例,我们处于经验阶段,人家处于理论阶段。

同样可以那出来“比”的还有民主、自由、
人权等等。

因此,西方中心论是西方人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用于东方社会时的一种自然表达。

它本质上体现西方的观点或立场。

它是由西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这个文化的概念结构所规定的。

使用这一套概念工具,采取西方的立场,其本身就是西方中心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