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桥梁伸缩缝漏水病害处理方法

公路桥梁伸缩缝漏水病害处理方法

公路桥梁伸缩缝漏水病害处理方法探讨
许多桥梁都有漏水的病害。

从伸缩缝漏下的水一般流向梁端和帽梁顶部,使之砼和钢筋产生严重的腐蚀,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帽梁翼板断裂,进而危害桥梁安全,年年维修、年年漏水,成为桥梁维修的难题之一。

现将处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引起伸缩缝漏水的原因:
1.填充料下面的氯丁橡胶,部分没有用环氯树脂粘结好,氯丁橡胶与铸铁有缝隙。

2.少部分氯丁橡胶已从缝中脱落下垂。

3.汽车运行时对公路桥梁产生极大振动,又加上公路桥面温差大,因而促使沥青玛蹄脂开裂。

二、伸缩缝漏水病害的处治:
1.清除缝内杂物、铸铁件除锈。

我们用刮刀之类工具把缝内的嵌缝旧料挖出,用棉丝等材料保护好氯丁橡胶扣件后进行喷砂除锈。

对铸铁除锈的最好办法是喷砂除锈。

(方法与钢梁喷砂除锈相同)最后把缝内一切杂物用压缩空气吹净,并保持缝内干净。

2.缝内旧橡胶的维修。

橡胶扣件损坏基本上有两种。

一种是脱胶,就是说某些地方的橡胶扣件与铸铁件不密贴而脱开了。

这种情况我们仍然用环氧树脂粘结,结果也很好。

另一种是橡胶扣件已开裂、变形硬化和断裂等。

这种情况由于缝很窄不易施工,我们采取的办法有三种:①裂纹用环氧树脂腻子补缝。

②用新橡胶扣件和环氧树脂补修、
粘贴。

③对于橡胶扣件老化变形缝隙用沥青油麻丝嵌缝。

对②③两种办法施工,由于缝太窄不易施工,很难保证无缝隙,这样主要靠胶泥起防漏作用了。

3.冷底子油的涂刷。

底子油的重量配合比是: 煤焦油:二甲苯=1:3.5冷底子油必须刷得均匀,不得有漏涂现象,也不能涂得太厚,以免在缝内流淌。

从底子油涂刷到胶泥浇灌这段时间千万要严格掌握。

其原则是底子渍彻底干透。

怎样算干透?我们曾走了一段弯路,为了施工的进度,我们用手一摸表面干了就认为是干透了。

(其实内部根本没干透)就开始灌聚氯乙烯胶泥,结果不与铸铁粘结。

按我们的经验在8 ~ 9月份的少云或晴天,则2小时基本上干透了,其它时间根据气温高低、空气干湿而异。

但也不要过分地延长时间,影响工程进度,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地组织施工了。

4.胶泥的熬制。

熬制胶泥必须用文火缓缓加温,边升温边搅拌。

如搅拌不匀,下层料浆会因温度过高而结块,上层料浆则因温度过低而不能充分塑化。

同时填充料也会产生沉淀,这样势必降低胶泥的性能。

当温度升至130—140℃时,保持15分钟左右使胶泥充分塑化(塑化温度不得超过140℃以防胶泥分解烧结)。

塑化后的胶泥应立即浇灌,浇灌时的现场温度不宜低于110℃并且注意的是胶泥只用一次,不能重新加温后再用。

5.胶泥的浇灌工艺。

充分塑化的胶泥可以直接灌入伸缩缝。

公路桥面具有路拱,110℃的胶泥具有塑性流动性,即从高处向下坡流淌,我们是用油毛毡分段间隔的。

由于胶泥与胶泥粘结很牢固,因而可以
分层浇灌至需要高度。

灌好后的油缝必须等胶泥自然冷却后才让车辆通行。

胶泥的浇灌宽度和高度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经验:宽度为8cm,高度略低于两边路面0.5—1cm。

理由是:胶泥面过窄与铸铁件的粘结相应的小了,车辆行驶的振动、推挤容易引起粘结失效。

但胶泥缝过宽,虽然增加了粘结力,但是车轮(0.3 X 0.2m2)对胶泥的接触推挤力增大了也容易损坏。

同样略低于两边路面0.5—1cm,也是为了避免车轮的直接冲击力。

略低于两边路面也不会积水,因有路拱:雨水向路缘流淌。

因而只有宽8cm左右,胶泥面略低于两边路面的胶泥缝,使汽车轮子一滚而过,最难损坏。

三、处治后的效果
聚氯乙烯胶泥的效果用沥青玛蹄脂好得多,具体比较如下:
1.从使用年限上比较。

沥青玛蹄脂一个冬天基本上坏了,即不到一年。

聚氯乙烯胶泥从施工质量较好的油缝看3—4年还无问题。

如不断摸索经验,改进施工工艺,还有潜力可挖。

2.从漏水角度比较。

沥青玛蹄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一般在6—10月份施工维修。

过后不久,冬天也到了,沥青玛蹄脂逐渐开裂。

初夏就是雨季,漏水又发生,因而起不了多大作用。

聚氯乙烯胶泥能保证有3—4年的时间不漏水,真正起到了作用,大大减少了下面钢筋的锈蚀程度。

结论:对于修补伸缩缝消除漏水,应用聚氯乙烯胶泥是比较成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