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晋升主任感言16年前,我来到惠州平安,那时我很年轻,当然今天也还年轻,有人说你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平安,我想我的青春不在平安那会在哪里呢?那时的我除却热情没有其他,而平安为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给了我清晰的目标,辅导训练提升我的能力,也给了我承担任务的勇气;正是因为平安,我从一个不经世事初入社会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和职业荣誉感的职业经理人,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平安并一直坚持。
谢谢平安!有人问我保险好做不?我说我来惠州的第一天就来平安保险报到了,在惠州没有任何一个熟悉的人,从陌生拜访开始我的平安生涯,似乎也很顺利的做到了今天,你只要愿意,你也会做的很好。
很多人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我总告诉身边的朋友:别谈太空洞的东西,别考虑太长远的事情,珍惜自己的时间,忠诚于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还没离职,那就还是保证今天的拜访量吧!国务院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我们先不谈什么事业,先谈谈遵守国家的劳动法规好了。
曾七次获得环法自行车大赛冠军的阿姆斯特朗说:我不喜欢跑步,我不喜欢跑步后的那种很累的感觉,但我知道跑步对我的身体有好处,能够最好的保持我的竞技状态,所以我一直坚持跑步。
这句话一直贴在我的书房,时刻提醒着我,工作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琐碎的事物有时也让人烦恼,但记住你要选择坚强面对,让理性战胜你的情绪!16年前,24岁的我走进了平安,今天,40岁的我站在了这里, 望走过的路望同行的人,祝福和鼓励是这16年大家对我的期待,支持和帮助是这16年大家对我的厚爰,谢谢您,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的领导!篇二保险公司晋升表彰会主题词晋升表彰会主持词尊敬的经理、各位主任。
亲爰的各位新老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叫。
我叫。
很高兴,今天的主任晋升颁奖大会由我们为大家主持。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让成功的喜悦响彻云霄。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雷锋区优秀部主任晋升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首先,由我们最尊敬的唐经理为这次的表彰会致辞。
掌声有请唐经理。
……(经理讲话)。
感谢唐经理的精彩致辞。
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唐经理。
接下来掌声恭喜王小萍顺利晋升为业务主管,我们把祝福送给王小萍,祝她在未来的日子里步步高升!同时,也把祝福送给在座的每一位,祝大家心想事成!笑口常开!好,我们有请王小萍上台领奖,请唐经理/毛文慧主任为她颁奖用一种特有的掌声,{ooooooooooooo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新主任王小萍一定激动万分,有很多的肺腑之言要跟大家分享,下面请王小萍主任为大家作晋升感言!……王小萍分享)。
小萍主任的分享真的太精彩了,我们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颗平安的巨星,因为你是我们优秀部的骄傲,是我们平安的骄傲。
巧鸣啊,你对开国元勋知道多少呢?还行啊。
你说哪个朝代的呢?我们不说哪个朝代,就说我们优秀部吧,她是元勋中的元勋,伯乐中的伯乐,她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毛文慧主任,她为我们优秀部育成了一个又一个得优秀之星,平安栋梁,接下来掌声有请毛主任给我们分享。
……(毛主任分享)。
王小萍带领她的组员们精彩展示。
-我们一路走来,带着成功者的自信和感慨,我 们一路走来,满怀奋斗者的骄傲与豪迈。
寿险战场 上的摸爬滚打,练就了我们的铮铮铁骨。
漫漫征程 中的重重考验,磨砺了我们一往直前、百折不挠的 良好心态。
接下来我们做个栏目专访{增^员, 。
舞台无局限。
多么惬意的早晨, 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 望,放飞自己的梦想 情,更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
明天会更好!事业更辉煌。
今天的颁奖大会到此结 束。
谢谢大家!篇三:保险十年一个保险业务员的 职业感悟几年前就有一个想法,在保险行业做满十年的 时候游戏:爱的传承} 。
自由展风米。
多么难忘的时光。
虽然我们 但是我们可以燃烧成功的欲 在这里,有我们对工作的激 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一定要写点东西纪念一下,回忆一下从业以来的甜酸苦辣,把自己的经历展示给大家,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保险行业,让那些对保险行业有不同看法的人们对保险行业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然而当十年2007 年10月)到来的时候,自己正处于业务转型的阵痛期,常常烦闷。
好在进入2008 年后业务发展渐有起色,恰逢十一长假,正好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
一、初入保险行业自己原本就是一个风险意识很强的人,看到一些家庭因意外及疾病陷入困境,确实感受到保险的重要。
与大部分保险业务员不同的是,我做保险业务员是’自投罗网”式的,并且是从一个很多人都挺羡慕的单位辞掉工作去的(第一年是停薪留职,第二年辞职)。
那时在国企人脉关系复杂,评职称、涨工资、升职、学习,一要有关系,二是论资排辈严重,在那种工作环境下,一直感觉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总想找机会去闯出一番事业来。
而当时保险行业刚出现,人员也是参差不齐,看到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都干得不错,便想自己也要试试。
那个年代对金融行业很是羡慕,我当时就想:这么好的行业哪能只让他们干呢?但离开一个已工作了十年、福利待遇也不错的企业,心里还是非常矛盾,为此还失眠了一周。
征询同学及朋友们的意见,也是反对者众多。
一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会到保险行业并且是做一个保险业务员。
在保险行业的初级阶段,签单成功的因素更取决于良好的人脉关系、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辞辛苦的拜访、不折不挠的跟进(有时甚至是没有尊严的纠缠),常常出现不懂保险的业务员把保险卖给了更不懂保险的客户。
而作为一个性格偏内向,不善于交际的的我而言,是不太适合在这个初级阶段做这个行业的。
好在入职不久便赶上保费涨价,借此东风,再加上亲友介绍,转正所需的条件没有太费力气便达到了。
看到保险业务做得如此顺利,我便信心大增,更加积极工作,至1998 年4月便晋升成了业务主任(那时我已经增员了四位同事)。
但在经历了几年的拼搏之后,便遭遇了瓶颈”。
常羡慕那些推销能力高、社交能力强的同事,自己也曾努力提高推销能力,但一直效果不佳。
以后的日子,便常常在煎熬”之中度过了。
二、高利率保单的保险盛宴对于那些在1999 年6月之前进入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来说,他们赶上了良好的机遇。
在2001 年之前保险行业的投资渠道受到国家严格控制,90% 以上的资金只能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债券,因此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受制于银行存款利率,每当银行降息,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就要调整。
这个时间就是保险业务员的展业良机。
从1996 年至1999 年我国银行多次降息,每次降息都要出现保费涨价(1999 年6月10日以后的银行降息保险公司不调整预定利率了,一直到现在都是2.5%)。
在保费涨价的前几天是最容易卖保险的,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会提前几天通知保费收取的截止时间,保险业务员便会利用这短短的时间把信息通知给客户,全社会的人便会知道保险要涨价了,一些有所考虑的客户马上就会买,即使一些原本没考虑过保险的人也会被这股热潮带动买了保险,记得有一次保费涨价,很多业务员晚上都没有回家睡觉,我也有一位客户半夜11点多拿着钱到保险公司交保费,那时不像现在这样要客户把保费存到银行,然后转帐,是业务员直接收钱的。
看着那厚厚的一叠叠钞票从客户的手中递过来,真得很过瘾。
那时的业务员大多没有手机,用的是传呼(估计80后们都不一定记得那种风靡一时的通讯工具),电话多的时候要在公用电话旁排队等候,现在想起那些往事,感觉也是很有趣。
保险行业的老业务员能坚持做十年以上的,大部分是受益于高利率保单的,因这部分保单有较高的储蓄功能,对那些保险意识不强的客户有很强的吸引力,买了这些保险的客户,在保险业务员的持续服务之下,其保险意识在不断的提高,也为他们继续购买保障型产品打下了基础。
平时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老客户,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很后悔1998 年前的高利率保单买少了。
其实,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投资型保险(如投资连结),其投资和保障功能不比1998 年之前的老保单差,只是这种产品不确定性较高,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三、职业生涯中的低潮期1、保险行业初级阶段的市场乱象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支撑保险行业高速发展的代理人营销制度却越来越遭人诟病,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屡见不鲜的销售误导,已经成为制约保险行业发展的因素,甚至一些保险专家也认为目前的这种代理人营销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由其他的营销模式来替代。
但我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核心原因不是保险行业营销制度的问题,而是保险行业初级阶段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是我们的老百姓保险意识不高与保险公司过度追求市场份额片面追求业绩造成的。
现代保险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保险双方当事人高度诚信,而我们目前所处的还是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缺乏的恰恰就是诚信。
在这个缺乏诚信的市场条件下,很多投保人缺乏如实告知,而业务员方面则常常出现销售误导。
在保险行业的初级阶段老百姓保险意识不高、保险理念不完善,其结果是很多人要么不买保险,买保险的也要看将来能否拿回本金、收益有多少?对于真正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如投资连结),由于缺乏投资常识人们又不能正确的对待其收益与风险。
如此一来在市场经济与保险行业双重的初级阶段条件下,急于做大做强的保险公司没有时间等待客户的保险意识提咼,也没有耐心等待业务员去培养客户的保险理念,它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尽快收到保费,否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它将要一败涂地。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经营结果只能是多输,保险公司损失的是信誉,客户损失的是权益,业务员损失的是长远发展的生涯规划。
在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精英制”与人海战术”的交互发展。
初始阶段,保险公司都曾寄希望于精英制”,毕竟保险公司也都希望有个好名声,但结果却是保险公司的业绩或者大幅下降或者徘徊不前,这使得注重利润的保险老总们日子艰难,下课纷纷。
而转向了人海战术”之后,尽管名声不好,但业绩却上来了,权衡之下,人海战术"便大有市场。
人海战术” 的结果是保险公司的门槛越来越低,保险业务员的素质越来越差,保险行业的市场形象也越来越差。
2、我的职业低潮期从台湾、香港等地的保险业发展过程看,它们都经历过了保险行业的低潮期(也有人称为黑暗期),这种市场状况下保险业务员的生存也越发艰难。
在我的记忆中,2000年之前大连的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的经营还算规范,推销行为还算有度,而2000 年之后伴随着保险公司的快速发展,市场炒作开始出现并不断加剧,一直到过渡炒作。
有时公司会推出一些误导业务员的政策,如有时业绩低迷,公司便会祭出险种即将停售的杀手锏,而一段时间之后,该险种却又恢复销售。
这种完全的市场炒作行为,使业务员非常反感,但迫于压力很多业务员又不能不做。
从我自身的情况看,由于自己的社交能力与推销能力都较差,再加上保险产品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2002 年我便进入了保险生涯的低潮期并且一直持续到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