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专题ppt
绘 画 、 音 律 无 不 精 通 被 人 誉 为 文 章 冠 世 画 绝 千 古
王维(700——761),字摩诘 ,祖 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少有才名, 15岁宦游长安,21岁中进士(玄宗开 元九年即公元 721 年),任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获罪,贬济州司仓 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涯。先 后隐居淇上、嵩山、终南山,历任右 拾遗、河西节度判官等职。 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中,被迫 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此被定罪 入狱,但终获赦免,官复原职,后不 断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王维 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 常焚香独坐诵经,卒于辋川别业。
, " , ".
创作分期
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思想可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所以其诗也有两种风格, 以天宝初年即王维40岁左右为界。前期的诗 大都反映现实,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 负,热情,开朗,雄心勃勃。他在这时期创 作的政治诗和边塞游侠诗,洋溢着青春朝气 和理想光芒,饱含情韵。后期则多是描绘田 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的画家对色彩的敏感,音乐家对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 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唐代诗歌:总论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
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 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 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 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 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 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 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期,则由于生活上和政治上的一系列挫折,思想 趋于消极,他隐遁山林,笃志奉佛,其创作题材也 转向了山水田园,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田园诗, 为人们所称誉的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山 居秋暝》、《渭川田家》等作品,便是这方面的代 表。王维在这些诗中,极力追求一种幽暝、恬适而 又空灵的静美境界。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山居秋暝》),还是“人闲桂花落,夜 静春山空”(《鸟鸣涧》),或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涧户寂无人,纷 纷开且落”(《辛夷坞》)等等,都写出‘种清幽 澄净的意境,寄寓着作者宁静淡泊的心情,有时甚 至流露出一种冷寂凄清的色彩,形成一种空寂旷淡 的艺术风格。此外,王维还有一些意境高远的山水 诗,如《汉江临眺》;也有一些感情真挚的抒情小 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想象画面感: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 日的馀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全诗 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怎样写的?) 一二句以有声反衬空寂;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 写出空山的杳无人迹,寂静与幽暗。(诗人正是以他特有
艺术成就——山水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一)“诗中有画”:诗画美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这是苏轼高度赞扬王维山水诗成就的。王维以诗人 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 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的独特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 运用,他别巨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 水色山光写入诗中,凭借诗情绘画,使山水诗与山 水画互为渗透,融而为一。 他的山水诗不仅体现出画诗的构图,色彩和造型之 美,还能充分表现山光水色在时空瞬变中的神采, 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 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
文人不仅仅尊从儒学,信佛、学道也成为时 尚。佛家倾向空寂清静,道家主张返朴归真, 佛、道两家普遍占有佳山秀水,这在较大程 度上诱发和助长了文人对山林的偏爱与向往。 隐逸之风盛行则是山水田园诗派发展的主要 思想基础。盛唐文人特殊的思想风尚和生活 经历极大地密切了他们和山水田园的联系, 切实地促进了山水田园诗创作高峰的形成。
盛唐山水诗人主要有:孟浩 然、王维、储光羲、常健、祖 咏等。
山水田园诗欣赏指引:
1、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即“意象” 2、用想象去还原整首诗的画面。(抓住主要意象) 3、“一切景语皆情语”——从种种“意象”中领会 作者的思想情感。(知人论世) 即: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哪 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 情感,情景之间关系(情、景交融/情、景衬托)如何 等问题。
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原因:
1、社会原因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大唐帝国的
综合国力极度强盛。南北统一,版图辽阔, 交通发达,社会稳定,文人得以从心所愿地 漫游天下,从而扩大了视野,开阔了胸襟, 丰富了体验,激发了诗情。而整个社会物资 空前富裕,使文人得到良好的生活保障。
2、思想基础
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思想相当开放,
盛 唐 山 水 田 园 诗 集 大 成 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个诗国诗歌发展的高潮是在 唐代。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 “诗佛”。王维是足可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的大诗 人。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佛教有 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 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在他生 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 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 号,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了“诗佛”之称誉 的诗人。 正因为他笃志信佛,所以他的诗歌创 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诗中有 禅味。这一方面是因为诗人博学多才,佛缘殊胜,躬 身修禅,深得禅家三昧;另一方面,他的佛学理论修 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称王维为 “诗中之佛”当是不过分的。
3、文学本身的承传
由文学演进的轨迹来看,盛唐山水田园诗是
在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以来诗歌传统的基础 上所实现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陶、谢等前 代诗人的创作以及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启发 了盛唐诗人的文学情思,并且提供了必要的 艺术借鉴,使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苑肥沃的 土地上开放出更加鲜艳迷人的花朵。
代表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