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教案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教案


3、内容解说及六书原则
内容解说: 首先小篆作为字头,下面用隶书解说字义,然后说 明字体的构造。现在还有注音。 关于解说版式排列后来由隶书改为楷书,而且早期 是不分行的,全部连在一起,这从段玉裁《说文 解字注》还可看到一点原貌。现在常见的版本都 是一字一行本,即一个小篆字一行。这是清代同 治时陈昌治改编的。 六书: 在解说汉字构造时许慎用了六书原则(主要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

四、几种常见字、词典辞书介绍
《说文解字》、《尔雅》、 《康熙字典》 、《广韵》

说文解字
1、《说文解字》产生时代、作者、编撰目的
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书成于东汉永元 十二年(100年)。 许慎,字叔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学识渊 博,时称“古今无双许叔重”。 目的是为了驳斥今文经学家对儒家经典曲解而 作的。 今古文之争
三、字、词典辞书的分类
1、按照时代,大体分古代与近现代两类: 1)古代字典辞书的分类 大体分三类: 以义为系的字词典; 以形体结构为系的字书; 以音韵为系的韵书。
2)近现代辞书分类 大体分两类: 综合性的字词典; 专门性的字词典。 2、不按照时代分,可以分为: 三大干流和十六条支流

有的有考辨,即附于注末,并加“按”字来标 明,每个字有古体的,都列再本字之下。重文、 别体、俗书、讹字则附于注后,如土部十三画 的“墺”字:


凡是象形,指事字,便直接指出。“象形”“指 事”指事字,也有这样说的“从某,象某某之 形”,如,
凡是会意字则曰“从某从某”或“从某某”如, 凡是形声字则曰“从某,某声”或“从某,某省 声”,如, 凡是会意兼形声,则曰“从某从某,某亦声”。 如,



4、价值影响及缺点 价值影响:当时可以说是一部解说汉字总结性 的著作,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以前 的不少文字训诂,对古文字、古文献及古代历 史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首创的部首法 体例至今还在沿用,另外对古代政治情况及民 俗也有一定价值。 缺点:内容上一味相信阴阳五行,解说有谬误; 对文字的解说也有不免穿凿附会之处; 还有部首分得太琐碎,编的不科学,本来应以 部首,据形系联文字,但许多杂乱安排在一起, 无规律。查字时有时难断属于哪一部。


复笔 头 0
点与横相结合
横,挑,横上钩和斜右钩
直,撇和直左钩 点,捺 两笔交叉
一笔穿过两笔或两笔以上
复 笔
四角齐整的方形
一笔的转折和两笔笔头相接 所形成的角形
角 7
八 8 小 9
刀写又阳兵
分共余央羊 尖木快录兴
八字形和八字形的变形 小字形和小字形的变形
四角号码法使用歌诀: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局限
2、体例(字数部首、内容解说等)及 版本
字数:此书共收47035字,其中重复81字, 实际收字46954字,比《字汇》《正字通》 多出一万多字。 部首:共分214部首,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十二辰标分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 下三卷。首列总目、等韵、检字、辨似等附 录,末附补遗、备考。它的部首和部中各字, 亦依据笔画多少顺序排列。 解说:释字也是先音后义。在每个字下先列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等韵书 的反切,然后解说字的本义,随着再列字的 别音、别义和古音。一般都引古书来证释。

C、近代人罗常培同意后一说,认为《尔雅》 是汉代经师解释六经训诂的汇集。 总之,一般认为此书渊源甚古,在相当长 的时期内,经过许多人增补,而最后成书于汉 代。
2、篇数、内容及分类方法 篇数:《汉书· 艺文志》记载有三卷,二十篇, 但是现在见到的只有十九篇。一般认为还有 一篇《叙篇》,大约在宋代亡佚。故此只有 十九篇。 内容:今本分上中下三卷,三卷共分十九篇。 这十九篇分别为: 卷上:释诂、释言、释训、释亲 卷中: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 丘、释山、释水 卷下: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 兽、释畜
中国字庋撷法 概述 使用方法 歌诀
歌诀: 横一垂二正交三,斜叉为四五是插,绞丝各部 都算六,字内无方单点零,每字两节六数码。 局限
第二章 字、词典辞书的介绍
字、词典辞书的史略; 字、词典的含义; 字、词典辞书的分类; 几种常见字、词典辞书介绍

一、 字、词典辞书的史略
4、《尔雅》的价值与影响 体现在历史价值上有二: 一个是奠定了我国训诂学的基础。 把先秦以来的一些词语、名物,分门别类地 整理,解释,撰写成我国第一部总释群书 语义的专著,开辟了训诂学的新领域,创 立了而后发展起来的“雅学”。 一个是成为历代训诂的原始依据。 它汇集了汉代以前的古书训诂资料,保存了 很多词语的故训因之为历代注家所依据。
第二节 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 1、工具书排检法 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编排 与检索的关系 排检法的分类(看图示):
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 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 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
字序法
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 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 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 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 法) 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 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 序法、号码法、笔画法。下面介绍一下四 角号码法。
5、对它的研究 清代成绩巨大,《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义证》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近代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6、使用方法
1)熟读后可以很快查到字 2)有的版本附笔画检字法(繁体) 3)近年出版的还附编汉语拼音检字法或四角 号码法
2、工具书的特点 1)易检性 2)总括性 3)查考性
3、工具书的类型 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 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 容) 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 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 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 图录等(从功用特点)






其中前三篇解释普通词语,可以说是普通词典, 如,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明明、斤斤,察也。” 另外,如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四篇是解释人 事的名称的。如释亲中“父为考,母为妣。” 释天是解释天文名称的。如“苍穹,苍天也。”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是解释地理名称的。 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是解释动物名称 的。 释草、释木是解释植物名称的。
本课程的计划安排与成绩考核 计划:一学期的课,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讲 解为主,辅助以实践。 成绩考核: 成绩是平时(百分之二十)、 期中(百分之二十)和期末(百分之六十)累 加。 期末为笔试。
参考书目: 《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 《辞书概要》陈炳迢 《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 《史籍举要》柴德赓
2、字数、部首、卷数、版本
收字9353个,重文1163字,解说共
133441字,正文十四卷,序文一卷,共 十五卷。字体以小篆为主,全书根据小 篆形体及偏旁结构,分成540部,首创 部首编排法。解释字义以本义为主,是 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 字书。
现在版本,较早的有唐写本残本,今存 日本。其次是宋刻全本:一为宋代徐铉 的校订本,世称“大徐本”;一为徐锴 的《说文解字系传》,世称“小徐本”。 现在通行的是“大徐本”。
4、工具书的功用 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 具体功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 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 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 索引) 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
5、工具书的局限 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 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 所以 ,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

尔雅
1、成书时代及编者 成书时代,对此说法不一: A、认为周公旦最初著有《尔雅》一篇,而 在汉魏之间通行的三篇《尔雅》则或说孔 子所增或其他人(孔子弟子子夏或叔孙通) 所增补,莫衷一是,只好存疑。此说见魏 张揖《上广雅表》; B、认为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 解诂之言”而成。此说见于宋欧阳修《诗 本义》卷十“文王”。
3、释词的体例 《尔雅》开古代词典之先河,首创了按内容性质分类 释词的体例。它主要采取的是义训的方法。义训是 训诂学上的一种方法,即同意相训。如“增,益 也。”“元,始也。”“龄、齿、稔、祺,年也。” 《尔雅》的这种训诂方式具体分两类: 一类是把许多意义相同的词放在一起,在下面作一 个总结的解释,主要表现在前三篇释诂、释言、释 训,如前面举的例子。 一类是把内容相关的一类词放在一起,而分别解释, 主要表现在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后十六篇中, 如释亲中有“妻党”有“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 为外姑”
三大干流支流 1、辨正字汇 2、形体字典 3、古注汇编 4、虚字字典 5、骈字集释 6、成语词典 7、方言词典 8、名言俗语词典
9、文学作品语词汇释 10、新语外来语词典 11、词藻典故汇辑 12、对译对照词典 13、鉴赏词典 14、专科词典 15、专书词典 16、专人词典
社科中文工具 书使用
主讲:王忠涛
引言
为什么学习本课? 1、学生应该具备技能 2、专业必修课
第一章 工具书概述

主要讲述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 局限及其排检法等。
第一节 工具书的含义、特点、 类型、功用、局限 1、工具书的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 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 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辞源等。
2、四角号码法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概述 2)使用方法 3)歌诀
四角号码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