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8T16:12:16.4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作者:王灿斌1 王家陈2 赵泽平2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配电网系统低电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分析和探讨了低电压治理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基于配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的技术研究。

(1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迪庆 674499;2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 650217)
摘要:本文阐述了配电网系统低电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分析和探讨了低电压治理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基于配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的技术研究。

通过实际试点应用和治理案例分析,证明了低电压综合治理技术的可行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及介绍,为同行治理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字:配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电能质量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为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需要电力企业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是评判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供电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

配电网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分支较长和负荷分布不均等特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用户的增多,使得配电网系统低电压问题较为突出。

低电压对居民用电设备的影响巨大,是配电系统中长期存在最难治理的电能质量问题。

低电压所带来的电能质量偏低问题,已引起了用电双方的重视。

电网企业也对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开展了大量治理与预防工作,但低电压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基于此,某供电局专设了基于配电系统低电压问题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力求通过项目研究和技术应用方式解决配电网系统长期存在的低电压问题,提高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

1、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现状分析
目前,配电网采用的电压无功和电能质量治理措施都是点对点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不能实时掌控,既未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上传,也未实现综合控制,电压无功和电能质量治理效果尚有提高的空间。

配电网电压治理措施主要集中在独立变电站低压母线电压调整,10kV长线路加装串联调压器、串联或并联补偿装置,改变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分接头以及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等方面。

这些措施独立分散,无法协调一体,存在信息集成度低、数据接口不规范、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运行人员无法实时掌握设备工况等问题,电压控制效果较差。

一方面,低电压会导致大部分电器设备的无法正常使用,并降低了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加大了电能损耗;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非线性、大容量的家用电器、生产设备和大功率用电设备频繁使用又会造成区域系统电压偏低。

2、配电网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特征
为更好地对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及危害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某供电局低电压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配电网低电压产生主要原因及危害
3、低电压治理措施
基于某供电局对配电网系统低电压问题分析,本文开展了基于低电压扰动源监测与评估的技术研究,提出了低电压治理措施和建议。

首先,在配电网试点区域搭建一套在线电压监测系统,对低压用户侧的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其次,分析监测点存在的低电压问题,采用改进S变换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识别扰动源的性质。

然后采用电压暂降源多判据综合优化方法定位电压暂降源,确定引起电压暂降的负荷或者线路。

再次,通过完整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提出配电网的低电压分析诊断方案,全面分析诊断出配电网低电压发生的位置、区域、时段及诱因。

最后,研制一套电能质量扰动源监测分析系统,实时计算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实别电能质量扰动源,对电压暂降源、多谐波源线路进行定位,对低压网络的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为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治理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支持。

4、低电压治理技术应用
某供电局通过低电压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下问题:
(1)解决了配电网系统中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过载、重载,以及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损较高,大部分无载调压型主变不能
根据负荷情况自动调整电压,导致区域配电网系统产生低电压的问题。

(2)解决了部分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能效偏低,又缺少独立电源的支持,加上低压用户侧无功补偿能力偏弱,导致配电网低电压运行的复杂问题。

(3)解决了当前配电系统低电压无法快速低成本治理的难题。

(4)解决了供电局层面技术能力有限,低电压自动监测装置配备不足,又缺少有效技术手段的支撑,无法准确获取低电压的基础数据、自动识别诱因等,不能制定实用的低电压治理方案与预防措施等问题。

5、结束语
本文对某供电局配电网系统中长期存在的低电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一套适用于配电网的低电压综合治理方案,并配置了一套智能化低电压综合治理装置,实现了配电网系统低电压的在线监测、自动分析和智能治理的目标。

通过项目的技术应用,全面提高了电网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解决了某供电局配电网系统长期存在的低电压顽疾,保障用户安全、可靠、稳定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瑜.有效治理农网低电压助推农村经济发展[J].华北电业.2015(05); 【2】滕永福.浅谈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J].科学时代.2014(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