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 第二章 几何光学仪器
华东师大 第二章 几何光学仪器
' 1 ' 2
特点: 特点: (1) 直接可当放大镜使用
(2)与惠更斯目镜比较,可直接作放大镜 与惠更斯目镜比较, 观察实物,惠更斯目镜只能观察象; 观察实物,惠更斯目镜只能观察象;
整个系统比较长。 (3) 整个系统比较长。
2.3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物镜
目镜
物镜——一组透镜,焦距f1'短 一组透镜,焦距f1'短 物镜 一组透镜 f1' 显微镜
d = 16.667 + 128.57, f ' = −6.667
2.4 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目镜 物镜
反射镜—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镜 反射式望远镜 望远镜
{
物镜, 物镜, 长 f1'
远物, 远物,小视角
目镜
{ {
透镜—折射式望远镜 透镜 折射式望远镜 会聚—开普勒望远镜 会聚 开普勒望远镜
发散—伽利略望远镜 发散 伽利略望远镜
Q' Q
u'
P' P
' '
-l'
'
l tan u u M= = ≈ l tan u u
l tan u u M= = ≈ l tan u u
'
'
'
l:不用助视仪器在视网膜上的象长。 不用助视仪器在视网膜上的象长。 l': 用助视仪器在视网膜上的象长。 用助视仪器在视网膜上的象长。 u':经助视仪器后的象对人眼张开的视角。 经助视仪器后的象对人眼张开的视角。
单位时间内, 辐射通量ε —单位时间内,某一面积发射出来的全部辐射 单位时间内 能量。 能量。 ∞ ε = ∫ e(λ )dλ (单位:W) 单位: 0 v(λ) λ 二、视见函数
∆ε555 v(λ) ≡ ∆ελ
特点: 特点:
(1)因人而异
1.0
555nm
λ
(2)因背景亮度而异 背景暗,向短波方向移动) (背景暗,向短波方向移动)
光焦度: 光焦度:
1 Φ= ' f
屈光度==1/ ==1/米 单位 :屈光度==1/米
度数=100×屈光度 度数 ×
2.1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放大镜 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一、放大本领的概念
1.眼睛对物体大小的感觉 1.眼睛对物体大小的感觉
Q
u
P
-l
物体对人眼张开的视角u 物体对人眼张开的视角u 2. 放大本领
{
出射光瞳——限制出射光线,有效光阑被它后面的光学 限制出射光线, 出射光瞳 限制出射光线 系统成的象 既可以为实物,也可以为象。 既可以为实物,也可以为象。
有一光阑直径为5cm,放置在薄透镜后 放置在薄透镜后3cm处,透镜的焦 有一光阑直径为 放置在薄透镜后 处 距为5cm,孔径为 距为 孔径为6cm.今有一高为 今有一高为3cm的物 置于透镜 的物PQ置于透镜 孔径为 今有一高为 的物 前12cm处,试求(1)对主轴上 点的入射光瞳和出射 处 试求( )对主轴上P点的入射光瞳和出射 光瞳的大小和位置( )像的位置( ) 光瞳的大小和位置(2)像的位置(3)作光路图
复色光光通量: 复色光光通量:
∞ Φ = ∫ dΦλ 0 ∞ = 683 ∫ v 0
(λ)e(λ)dλ
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
η ≡Φ P
光源耗电功率
四、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在一定方向范围内发出的 表征光源在一定方向范围内发出的 发光强度 光通量的空间分布的物理量。 光通量的空间分布的物理量。 dΦ I≡ dΩ
' f1' f 2' f =− ∆
已知显微镜的目镜Γ 已知显微镜的目镜 目=15,问其焦距等于多少?物 ,问其焦距等于多少? 求其焦距及物、 镜β=-2.5,共轭距 - ,共轭距L=180,求其焦距及物、像距离, 求其焦距及物 像距离, 并求显微镜总放大率和总焦距。 并求显微镜总放大率和总焦距。
光谱光视效率
三、光通量Φ 光通量Φ
光通量—客观辐射通量对人眼引起视觉的有效通量。 光通量 客观辐射通量对人眼引起视觉的有效通量。 客观辐射通量对人眼引起视觉的有效通量
dΦλ ≡ Kmv(λ)dελ = Kmv(λ)e(λ)dλ 流明( 单位:流明(lm)
Km
最大光视效能
Km= 683 lm/W
dΦλ = 683v(λ)e(λ)dλ
f1′ D1 M = = f 2 D2
*2.6 光度学概述
一、辐射通量
dε e(λ ) ≡ , dλ
光能量传递——辐射度学 辐射度学 光能量传递 可见光范围——光度学 可见光范围 光度学
单位波长范围间隔内的辐射通量。 e(λ) 单位波长范围间隔内的辐射通量 谱辐射通量密度e(λ) —单位波长范围间隔内的辐射通量。
{目镜 一组透镜,焦距f2 目镜——一组透镜 焦距f2 一组透镜,
物镜
简化为单个透镜
y
•
F2 • • -y1 ' F1 ' -u'
目镜
光学间隔△ 光学间隔△ = F1'F2 △ ~ l(筒长) (筒长)
f1‘ , f2 很小
y tan u = , 25 − y1' − y1' ' tan (− u ) = = ' − f2 f2
几个名词: 瞳孔——控制进入人眼的光通量。 控制进入人眼的光通量。 几个名词: 瞳孔 控制进入人眼的光通量 晶状体——可调焦距的凸透镜。 可调焦距的凸透镜。 晶状体 可调焦距的凸透镜 视网膜——接收象。 接收象。 视网膜 接收象
二、简化眼
从几何光学的观点来看, 从几何光学的观点来看, 人眼可以看作是处于不同介质中的共 轴透镜。 轴透镜。下面就把人眼简化为一个处于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球 面. n=1 n'=4/3 F' f '=22.8mm
特点: 特点: (1)对指定某一物点而言; 对指定某一物点而言;
A' A P • B • P' B'
A’,B’为P点 , 为 的有效光阑
(2)对象方光束的限制也可看成对物方光束的限制。 对象方光束的限制也可看成对物方光束的限制。 入射光瞳——限制入射光线,有效光阑被它前面的光学 限制入射光线, 入射光瞳 限制入射光线 系统成的象
单位:坎德拉(candle)
SI中 SI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如果各个方向发光强度相同,则 如果各个方向发光强度相同,
Φ = ∫ IdΩ = 4πI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 坎德拉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4 Hz 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5.40 的单色辐射,而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 的单色辐射,而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 W/sr。 为球面度) (sr为球面度)
250 f目 = = 16.667( mm) 15
l / l = −2.5,−l + l = 180 ∴ l = −51.43, l = 128.57
' '
'
由 1 −1 = 1 '
l l
f′
可得
f ′ = 36.73
Γ = Γ目 × β = 15 × 2.5 = 37.5
1 1 1 d = ' + ' − ' ' ' f f1 f 2 f1 f 2
(1)计算光阑对其前面的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 )
1 1 1 l = 3, f ′ = −5, − = ,∴ l ′ = 7.5 l′ l f ′
D ′ 7. 5 β= = ,Q D ′ = 12.5 5 3
比较各个通光孔对物点张角的大小
u L = arctg uM 3 = 14.04 o 12 6.25 = arctg = 17.7 o ,∴ u L < u M 12 + 7.5
' ' f1 > 0, f2 < 0
•
放大本领: 放大本领:
f M =− f
' 1 ' 2
M>0,正立虚象 M>0,正立虚象
三、反射式望远镜(天文望远镜)p72 反射式望远镜(天文望远镜)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近代,采用施密特物镜 近代,
格雷戈里式望远镜
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
卡斯格伦式望远镜
四、激光扩束器
会聚产生电离 倒装的伽利略望远镜
y1' tan u = ' f2
'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y1' f 2' y1' 25 M= = = β 物 M目 ' y 25 y f 2
∆ y1' − ( f1' + ∆ ) β物 = ≈ ≈− ' ' y f1 f1
∆ 25 25 M =− ' ' = ' f1 f 2 f
∴
25 M= ' f
补充: 补充: 设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 均为10cm 视角放大率均为3 10cm, 均为10cm,视角放大率均为3倍,分别求它们的 f1’,f2’ 。
2.5 光阑 光瞳
一、光阑的概念
光阑——光学系统中具有透光孔的屏。 光学系统中具有透光孔的屏。 光阑 光学系统中具有透光孔的屏 作用: 作用: 1. 限制孔径角大小 2.控制光通量 2.控制光通量 3.限制轴外成象光束 3.限制轴外成象光束 4.挡掉杂散光 4.挡掉杂散光 ☆有效光阑—限制轴上物点孔径角 有效光阑 限制轴上物点孔径角 以作用分类: 以作用分类:
f1' M =− '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