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病 ppt课件

腰椎病 ppt课件


骶 丛
1、位置:梨状肌深面 2、组成: L4前支一部分
L5前支
S1—S5前支
Co前支
3、分支:
1)臀上N 2)臀下N
3)阴部N 4)坐骨N 5)股后皮N
臀上N :臀中肌、臀小肌
臀上N
臀下N :臀大肌
阴部N
臀下N
阴部N:会阴部及
外生殖器的
股后皮N
皮肤和肌肉
股后皮N:股后和腘窝的 皮肤
坐骨N
坐骨神经
1.椎间盘退化 一般认为椎间盘退化从30岁开 始,但20岁以后,髓核即失去光泽,腔冻样结构消 失,成为软化破裂的团块,30岁后其含水量减少, 弹性减弱.纤维环开始变性,弹性减少,在压应力 和剪应力的作用下,各纤维层之间胶原纤维发生断 裂,由浅层向深层发展,直到髓核。
随年龄增长,纤维环磨损部分产生 网状变性和玻璃样变,失去韧性。软骨 板也随年龄增长而变薄、钙化和不完整, 并产生软骨囊性变和软骨细胞坏死。
全身最粗大的神经
本干:大腿后群肌
胫N:小腿后群肌、足底肌 腓总N 腓浅N: 小腿外侧群肌
腓深N: 小腿前群肌
钩形足,足外翻
损伤:胫N损伤 腓总N损伤
足下垂,足内翻
坐骨神经
全身最粗大的神经
本干:大腿后群肌
胫N:小腿后群肌、足底肌 腓总N 腓浅N:小腿外侧群肌
腓深N:小腿前群肌
钩形足,足外翻
损伤:胫N损伤 腓总N损伤
(3)股外侧皮神经(L2-3):分布至大腿外侧皮肤。
(4)生殖股神经(L1-2):分布阴囊、大阴唇皮肤, 提睾肌。 (5)股神经(L2-4): (6)闭孔神经(L2-4):
闭孔N
肌支:大腿内收肌群 皮支:大腿内侧皮肤
损伤:大腿不能内收,大腿内
侧皮肤感觉障碍
股 N
肌支:大腿前群肌 (股四头肌、缝匠肌) 皮支:大腿前面的皮肤 隐神经
阔筋膜张肌 内 群 耻骨肌 股薄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髂前上棘 耻骨梳 耻骨下支 耻骨上支及耻骨结节 耻骨下支 闭孔下缘,坐骨结节
移行于髂胫束,止于 胫骨外侧髁 股骨小转子后下方 股骨粗隆下方 股骨粗线
紧张髂胫束,屈大 腿,伸小腿
臀上神经 L4-5
使大腿内收,稍外 旋
闭孔神经 L2-4
后 群
股二头肌
骶丛分支 L5—S1
大腿肌肉的起始点及其作用
肌肉 前 群 缝匠肌 股 四 头 肌 股直肌 股外肌 股内肌 股间肌 起始 髂前上棘 髂前下棘 股骨干 抵止 胫骨上端内面 4个头通过髌骨,借髌 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 屈大腿,内旋小腿 伸小腿,屈大腿 伸小腿 股神经L2-4 神经及脊髓 节段 股神经L2-3
半腱肌 半膜肌
长头:坐骨结节,短 头:股骨粗线中部
坐骨结节
腓骨小头
胫骨近端内侧面 屈小腿、伸大腿或 协助臀大肌伸直躯 干 坐骨神经 L4-S2
4、腰 丛
1、位置: 腰大肌深面 2、组成:T12前支一部分 LI—L3前支 L4前支一部分
3、主要分支: (1)髂腹下神经(T12-L1):分布于腹股沟区、下腹 部的皮腹,下腹壁的肌肉。 (2)髂腹股沟神经(L1):下腹壁的肌肉,腹股沟区、 阴囊或大阴唇皮肤。
小腿内侧、足内侧的皮肤
损伤:运动障碍:不能伸膝关节,膝跳
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大腿前面、小腿内侧、 足内侧最明显 。
股 N
肌支:大腿前群肌 (股四头肌、缝匠肌) 皮支:大腿前面的皮肤 隐神经
小腿内侧、足内侧的皮肤
损伤:运动障碍:不能伸膝关节,膝跳
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大腿前面、小腿内侧、 足内侧最明显 。
二、定义:
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 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 裂口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血管、脊髓或 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
三、相关解剖 :
1、腰椎
腰椎骨共有5个,大而厚,每个椎骨都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的上、下 关节突,横突和棘突组成。椎体后缘与椎弓围成椎孔,椎骨连接起来, 椎孔形成椎管,脊髓由椎管通过。
椎间盘几乎没有血液循环,依靠软 骨板的渗透性进行新陈代谢,软骨板的 退化使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发生变化,椎 间盘自身的修复能力较弱。腰椎负重较 大,活动频繁,受到的应力广泛,加快 了椎间盘的退变。
2.外伤和劳损 在弯腰状态和受压力时,腰椎间盘变形,其吸 水能力减低,营养补充不上,只有压力解除后,椎 间盘才恢复原形和恢复其吸水能力。所以,长期保 持一种姿势或持续长时间受力,可使髓核不能正常 充盈,纤维环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容易因外力而 损伤。 腰部活动主要依靠腰椎周围的肌肉,长期弯腰 姿势工作,反复扭转腰椎等,使腰部肌肉急、慢性 损伤。出现腰部疼痛、发板、发硬,肌肉对腰椎的 保护作用明显下降,此时,若骤然扭腰、弯腰、椎 间盘受力过大即被挤出。
病人腰痛
医生头痛
一、概 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 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或平时缺乏锻炼者。本病早 期可用保守疗法,药物滴注等方法,消除水肿和炎 症反应,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最终无法根除;外科 椎间盘摘除术创伤较大,容易带来并发症;而针刀 治疗可以不将椎间盘切除,只是松解粘连,将椎间 盘瘢痕组织推离神经根和脊髓,症状即可消失。
臀大肌 臀中肌
骶骨背面、髂骨 股骨臀肌粗隆、 后伸及外旋大腿 翼外面 髂胫束 防止躯干前倾 髂骨翼外面 股骨大转子 外展大腿
后 群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股方肌 闭孔外肌
骶骨前面
闭孔膜内面及闭 孔周围骨面 坐骨结节 闭孔膜外面及闭 孔周围骨面
大转子
股骨转子窝 转子间嵴 股骨转子窝 外旋大腿
骶丛分支 S1-2
椎弓根 椎弓板
棘突
棘间 韧带
黄韧 带 棘上 韧带
椎体 前纵 韧带 髓核 纤维环
椎间孔
后纵 韧带
椎间盘的功能:






2、腰椎的连接:
椎体:体积最大,呈肾形,上下扁平。
腰椎的骨
椎弓:上切迹较小,下切迹较大.
一棘突,两横突,四个上下关节突,两对乳副突.
前纵韧带
棘上韧带
后纵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
横突间韧带
腰椎椎间关节
椎间关节囊Βιβλιοθήκη 腰椎的连 接腰骶连接
髋、臀部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表
肌肉 髂 腰 肌 髂肌 腰大 肌 起始 髂窝 1-4腰椎体及横 突 抵止 股骨小转子 作用 神经及脊 髓节段
前 群
使大腿屈曲外旋、 腰丛股神 经L1-4 使骨盆及躯干前 屈 臀下神经 L5-S2 臀上神经 L4-S1
足下垂,足内翻
坐骨神经
全身最粗大的神经
本干:大腿后群肌
胫N:小腿后群肌、足底肌 腓总N 腓浅N:小腿外侧群肌
腓深N:小腿前群肌
钩形足,足外翻
损伤:胫N损伤 腓总N损伤
足下垂,足内翻
钩形足,足外翻
足下垂,足内翻
四、病因病理
【病因】
:
发生本病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退 行性改变,外因是外伤、劳损与寒湿侵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