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仓储管理实务第四章仓储作业管理
仓储管理实务第四章仓储作业管理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细讲
提问
提问
第二节仓储作业的要求及流程
一、仓储作业的要求
货物仓储作业过程,是完成从货物的入库开始到出库结束,按需要货物全部完好地发送出去的全部过程。仓储作业要满足以下要求:
1.及时
到库货物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验收工作。因为货物虽然到库,但是未经过验收的货物不能入库入账。只有及时验收,尽快提出检验报告,才能保证货物尽快入库,加快货物和资金周转。同时,货物的承付和索赔都有一定的期限,如果验收时,发现货物不合规定,要提出退货、换货或赔偿等要求,都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否则,责任放不再承担责任,银行也将办理拒付手续。
仓储组织的目标是按照仓储活动的客观要求和仓储管理上的需要,把与仓储有直接关系的部门、环节、人和物尽可能地合理组织搭配起来,使他们的工作协调有效地进行,加速商品在仓库中的周转,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仓储组织的目标可以概括成:“快进、快出、高效、保质、低成本”。
1.快进
货物到达仓库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接货、验收和入库作业活动。接货阶段的活动影响着后续相关的活动,也影响运输的效率和信息的及时性。
问题:仓储作业活动是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进行仓储作业组织,合理规范仓储作业流程?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步骤
细讲
略讲
第一节仓储作业组织
一、仓储作业组织的目标
仓储作业组织就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将仓储作业人员和仓储存储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仓储作业过程各环节的职责,为商品流通提供良好的储存劳务。
三、仓储作业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1.空间组织
仓储作业过程的空间组织就是正确计划、安排仓库中各种功能区的位置,正确安排收货区、存货区、拣货区、临时存放区、货品检验区等功能区的布置。合理安排不同货品的存放地点、搬运路线,保证商品在空间上的最短运动路线和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如在安排仓储作业路线时,应避免储存货物在作业过程中的迂回和往返搬运。
保持作业过程的连续性,可以缩短货物在各个环节的停留时间。加快货物周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仓储作业时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的作业要求,应该从整个作业过程出发,评价和选择作业方案,进行作业安排。如商品出入库的堆放位置和堆码形式的确定,不仅要符合商品入库的堆放位置和堆码形式的规定,而且要考虑到商品出口的装卸作业和搬运路线,尽量避免交叉重复的搬运路线和大批货品的长距离搬运。
2.准确
仓储活动所产生的信息一定要准确,货物入库数量、存货数量、出库数量等信息一定要反映货品真实的数据。准确的数据是仓库管理、存货控制、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活动的基础。
3.严格
严格按照仓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仓库中各运作环节进行控制,是保证作业顺利进行的条件,仓库商品入库的严格检验,作业过程的标准化运作,出库商品的严格把关是完成仓储作业的保障。
2.时间组织
仓储作业过程的时间组织就是通过各个环节作业时间的合理安排和衔接,保证作业的顺畅性,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作业过程中的停顿或等待时间。仓库作业过程的时间组合字一方面可以减少商品在仓库的停留时间,而更主要的是合理利用仓库的设备和人员。仓库配备的各种现代设施设备既为仓库合理的时间组织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增加了时间组织的复杂性。仓储作业过程的时间组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此,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可能。
2.仓储作业的节奏性
仓储作业的节奏性,指仓储作业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之间在人力及物力的配备和时间的安排上必须保持适当的运作节奏关系。如验收场地和保管场地之间、运输力量和搬运力量之间都要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保持作业过程的节奏性,可以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避免和减少货物在各个作业阶段和工序的停滞和等待,从而保证作业过程的连续性。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案例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仓储作业管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仓储业务组织及作业流程
2.掌握入库、出库、拣货、搬运、盘点和退货等仓储作业流程及其管理
二、能力目标
能熟练掌握仓储管理各作业环节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法
【引导案例】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配送中心的信息化项目作业流程
4.保质
按照货物的性质和储存条件的要求,合理安排储存场所,采取科学的保管方法,使其在保管期间内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5.低成本
货物在仓库期间所发生的成本要尽可能地控制。这些成本主要包括运作成本、货物损失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成本和相关成本等。
二、仓储作业组织的原则
1.仓储作业的连续性
仓储作业的连续性是指储存货物在仓储作业过程的流动,在实践上是紧密衔接的、连续的。储存货物在库期间经常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从货物到库后的卸车、验收、库内搬运、堆码、入位,到出库时的分拣、复核、装车等,都是一环紧扣一环,互相衔接的。因此,在组织仓储作业过程时,要求储存货物在各个环节或工序间的流动,在时间上尽可能衔接起来,不发生或少发生各种不必要的停顿或等待时间。
4.经济
经济性贯穿于仓储运作的各个环节,货物入库、储存、分拣、出货等各步骤都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避免时间、空间、货品的浪费。
二、仓储作业流程
仓储作业流程有许多种类,从一般的仓库到复杂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其流程的区别主要取决于仓库本身的业务模式、规模大小、设施条件、客户方向、服务功能等诸多因素。仓库作业过程可归纳为7项作业:①订单处理作业;②采购作业;③入库作业;④盘点作业;⑤拣货作业;⑥出货作业;⑦送货作业。
2.快出
快出包括货物在仓库停留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也包含出库作业环节的快速性。前者可以提高货物的周转率,后者可以加快仓库出库环节的运作效率,包括快速分拣、复核,出单和交割。
3.高效
高效包括库存的高效和运作的高效,库存效率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存储面积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存储量和面积利用率。运作的高效是在一定的货物流通下,使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力。
作业过程的节奏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仓库总面积布置的准确,特别是各种作业环节之间各种设备能力的比例。同时,在货物储存过程中,作业技术的改进,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和储存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变化,都会使作业过程中各环节间的比例发生不协调。因此,在组织作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仓储作业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人员和设备,从而保证仓储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