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主体自评报告材料(中建一局)

建筑工程主体自评报告材料(中建一局)

盛龙广场3#地块1#楼主体工程自评报告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国建一局第一公司2012 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施工自评依据 (4)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4)四、主体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概况 (7)五、主体分部工程质量自评 (9)六、沉降观测 (10)七、原位检测 (10)八、结论 (10)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您们好!由我公司承建的xx xx3#地块1#楼工程,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已完成了该工程主体分部工程的施工。

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我项目部,对盛龙广场3#地块1#楼工程进行主体工程验收,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xx xx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就本工程的主体分部自评情况向您们作汇报。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管理概况xx xx3#地块1#楼,位于xx xx市xx xx区,本工程由xx 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xx xx市xx xx改造办公室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中国建筑xx xx设计研究院设计,xx xx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xx xx大学建筑勘测研究所勘探,xx xx 承建。

(二)、工程建筑和结构概况1、建筑设计情况xx xx3#地块1#楼工程建筑面积26574.95㎡,平面基本呈一字型,建筑物1#楼长62.5米,宽17.9米,地下1层,主楼27层,设备转换层一层,塔楼1层,建筑高度为93.15米,建筑使用设计为1~4层为商业,5~27层为住宅;基础为桩筏基础,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设防烈度为八度,建筑类别为商业和住宅。

2、结构设计情况本工程主体分部工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4层商业部分,1层层高4.8米,2~4层层高4.2米,框架柱36个,剪力墙17个,框架梁44个,结构板23个,墙、柱混凝土标号C55,梁、板混凝土标号C40,梁最大跨为8700mm,高700mm,剪力墙最大厚400mm,最小厚度200mm;第二阶段为设备转换层,层高2米,框架柱32个,剪力墙17个,框架梁40个,结构板20个,墙、柱混凝土标号C50,梁、板混凝土标号C40,梁最大跨为8400mm,高700mm,剪力墙最大厚400mm,最小厚度200mm;第三阶段为5~27层住宅部分,层高3.05米,框架柱32个,剪力墙17个,框架梁40个,结构板20个, 5~8层墙、柱混凝土标号C50,梁、板混凝土标号C40,9~11层墙、柱混凝土标号C45梁、板混凝土标号C40,12~17层墙、柱混凝土标号C40梁、板混凝土标号C35,18~27层墙、柱、梁、板混凝土标号均为 C35,梁最大跨为8400mm,高700mm,剪力墙最大厚350mm,最小厚度200mm。

二、施工自评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国标图集及xx xx标准图集;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正式合同;6、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图纸会审纪要及工程设计变更单;7、施工单位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8、xx xx省、xx xx市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法规、规定及文件;9、xx xx的整合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xx xx《项目管理办法》及各项管理制度。

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1、本工程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以“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每年争创县(市)级优质工程三项,地(市)级优质工程二项,省级优质工程一项,五年内争创国家优质工程一项。

”的质量方针,以争创“xx xx杯”,“确保市级文明工地,争创省级文明工地”为管理目标,从人力、财力等投入方面均作了周密计划。

管理上“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

同时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以国家一级项目经理斯诚为主,挑选各类技术管理人才,成立了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选择了具有一级劳务分包资质的xx xx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劳参与施工。

质量管理网络图2、在管理中严格执行整合三体系程序文件,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级质量责任制,以明确各自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

实行工程质量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制定风险制约措施,充分提高管理人员与劳务公司的积极性及工作责任心,以确保工程质量的高起点。

3、建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图纸会审制度、质量交底制度、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互检制度、专职质量员检查制度、工序工种交接检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检验批、分部、子分部验收评定制度、最终工程质量的评定制度、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质量奖罚制度等,使工程质量全过程处于动态受控管理之中。

4、认真做好各类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鉴定工作,确保所有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

认真做好对常规委托检测的试验室的审核,从制度、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岗位证书、计量器具等进行全方面的考察认定,保证试验检测的有效性、真实性。

同时,进行贯彻百分之三十见证取样规定。

5、制定创优方案和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1、做好技术管理基础工作,强化创优意识组织各工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各专业施工班组集中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条文;熟悉施工图纸,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各专项施工方案,明确各道工序的施工工序、方法及质量目标要求。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每位管理人员、劳务公司操作班组、施工人员事前熟知每一步工作的工艺过程和具体要求,为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严格工序控制,确保一次成优项目部以工序质量控制作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施工中做到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技术措施有交底、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仪器有校验、设计变更有手续、道道工序有检查,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纠正预防措施,落实整改人和整改时间,由质量员落实整改实施情况,项目副经理落实整改实施效果。

3、严把工程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进场关和验收关严格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进场的钢材、水泥、焊接连接件、砖块、砂石及商品砼等A类物资材料,首先从我公司确定的《合格分包方名录》中确定供应厂家或供应商,同时检查其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再结合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等质保资料,核对现场材料的质量、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最后在由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情况下,送往陕西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复试。

对主要物资增加百分之三十的见证取样,只有复试合格后,该批材料方可用于工程上。

4、注重成品保护,避免和减少质量返修工作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一次性成优,避免各道工序之间交叉污染和下道工序破坏上道工序质量,项目部制定了有效的成品保护制度,要求班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上、下道工序交接检查制度,下道工序操作人员除对本工序质量负责外,还需对上道工序质量做好保护工作。

每周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提出各班组存在的问题,确定的整改办法、期限及所要达到的标准。

四、主体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概况本工程自2011年3月12日开工,1#楼主体一层混凝土于2011年8月17日浇筑完成,主体27层混凝土于2012年6月23日浇筑完成。

就主体结构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安装工程等主要工程质量情况自评如下:1、钢筋工程质量:主体结构墙、柱钢筋主要规格有:三级钢Φ25、Φ22、Φ20、Φ18、Φ16、Φ14、Φ10、Φ8,二级钢Φ12,一级钢Φ12、Φ10、Φ8、Φ6;梁、板钢筋主要规格有:一级钢Φ12、Φ10、Φ8、Φ6,二级钢Φ12,三级钢Φ25、Φ22、Φ20、Φ18、Φ16、Φ14;顶板钢筋设计为三级钢Φ8@200。

施工中从钢筋的加工、连接到安装,重点控制主控项目,严格把关一般项目。

施工工艺采用了梯子筋、定位卡等,有效控制了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保证达到横平竖直的观感效果。

平板底筋的保护层则采用高强度塑料衬垫,第一块垫块控制在距梁边或剪力墙边200mm范围内,其余平板钢筋垫块间距控制在800mm,确保底筋的有效保护层。

经检查,主体钢筋工程的钢筋规格、间距、制作均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工程绑扎质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钢筋焊结连接、钢筋绑扎、骨架几何尺寸等均达到钢筋工程验收标准,均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2、模板工程质量:主体工程支撑体系杆件主要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1中要求钢管选用Φ48Χ3.5钢管。

我们在施工中重点控制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安装拼缝、截面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等。

主体剪力墙体模板采用多层板,顶板模板采用竹胶板。

在梁柱接头处,采用定型模板、固定编号的方法来保证接头砼良好的外观质量效果,做好模板接缝处理,防止混凝土漏浆;穿墙螺杆套筒采用PVC管,并加橡胶圈堵浆,在保证了美观的同时,也防止了漏浆、蜂窝、孔洞等质量通病产生。

3、混凝土工程质量:主体工程混凝土产品采用中核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混凝土,墙、柱C55砼共1365m3、 C50砼共952m3、 C45砼共669m3、 C40砼共1318m3、C35砼共2329m3,梁、板C40砼共1430m3、C35砼共1683m3 。

采用车泵送到各部位,保证了砼浇筑的连续性。

墙、柱与梁、板交接部位混凝土的浇注是该分部工程的重要关键工序,事前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准备,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到位,墙、柱与梁、板混凝土标号不相同时,在墙、柱混凝土达到初凝强度前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且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混凝土浇筑中的合理安排,不留质量隐患。

砼浇筑中通过控制水灰比、振捣时间、振捣间距、振捣顺序,来保证砼内在质量。

对浇筑完的混凝土加强测温控制,同时采取有效地养护方法,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

C内,未发现一条有害裂缝。

主体工程经验收,混凝土结构实体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垂直,砼体的几何尺寸正确,无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012年7月26日会同监理公司对地基与基础结构进行实测实量,检查项目有:混凝土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等,每层共检查30点,在允许偏差合格范围内共28点,无超过规定值150%的点,合格率为93.3%。

对主体结构工程5个级别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结论:对C55共8组标养试块强度进行非统计法评定,评定为合格。

对C50共10组标养试块强度进行非统计法评定,评定为合格。

对C45共6组标养试块强度进行非统计法评定,评定为合格。

对C40共23组标养试块强度进行非统计法评定,评定为合格。

对C35共39组标养试块强度进行非统计法评定,评定为合格。

经对结构实体600。

C/60天同条件试块不同标号共86组试块进行评定,均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