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综合素质测评历年真题及答案.pdf

事业单位综合素质测评历年真题及答案.pdf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1
※※※※※※※※※※※※※※※※※※※※※※※※※※※※※※※※※※※※※※※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80分钟
2.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

3请按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如实填写姓名;准考证等信息:并用2B铅笔填涂自
己的准考证号。

4请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8铅笔涂黑。

5严禁折叠、污损答题卡。

一、单选题(共八十道题,每道题1分,总分8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 A )。

A.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 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C. 社会发展的规律
D. 思维发展的规律
2、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常
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
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C )
A.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C.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3、( C )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

追求富裕。


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学者的观点:( C )
A. 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
B. 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把追求精神满足或者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D. 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5、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复归于水。

这表明泰勒
斯属于( A )。

A. 朴素唯物主义者.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C. 主观唯心主义者
D. 客观唯心主义者
6、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D )。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 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
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7、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
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
小提琴。

这说明(B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8、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C )。

A. 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 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 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D. 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
问题
9、甲误认为遭到乙的不法袭击而对乙实施适当地防卫行为而乙是心脏病患者,当时正好心
脏病发,最终乙死亡。

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 构成故意杀人
B. 属于意外事件
C. 构成防卫过当
D.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10、我国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公民的(C )。

A. 政治自由
B. 文化教育自由
C. 人身自由
D. 监督控诉自由
11、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D )。

A. 法律原则只关注行为的共性而不关注行为的个别性
B. 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之中的
C. 在同一案件中只能适用一项法律原则
D. 法官在适用法律原则的过程中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12、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区建材工业局所属的一小砖厂出售,该砖厂的承包人以侵犯
其经营自主权为由申请行政复议,则复议机关为( B )。

A. 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B. 市人民政府
C. 区人民政府
D. 市经济贸易局
13、关于人大代表选举,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D )。

A. 阶层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B. 行政区划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
大代表
C. 职业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D.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14、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B )。

A.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B. 被害人关于王某抢劫其财物的陈述
C. 一份现场找到的笔迹模糊的借据
D. 插在被害人胸口的刀
15、行政监督的内容可细分为行政指派监督、行政指导监督和( C )。

A. 行政效率监督
B. 行政人事监督
C. 行政评价监督
D. 行政沟通监督
16、某日,刘某因给朋友过生日而喝醉了。

2014年甘肃省10000名社会招考《公共基础知识》6.7.3.4.0.6.8 6.4
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刘某用刀捅死了前来劝阻其闹事的饭店服务员。

下列关于刘某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 刘某是在意识不清情况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因而不构成犯罪
B. 刘某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C. 刘某酗酒后杀人,应当从重处罚
D. 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17、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是(D )。

A. 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 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C. 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8、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
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 C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改革创新”
八荣八耻”D. “
A. “爱国主义”
B. “
集体主义” C. “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B )。

A. 社会主义荣辱观
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0、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
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 C )。

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 )。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
特定阶段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22、胡锦涛提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是( A )。

A.群众的满意程度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有利于
D.促进社会和谐
23、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哲学依据有( C )。

①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②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认识了规律,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4、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
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

A.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25、“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
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 )。

A.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B. 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C. 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D. 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2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D )。

A. 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7、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D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28、某草坪前一木牌上写到“禁止踩踏草坪。

”此规定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属于下列哪种法律
解释方法?( D )
A. 文义解释
B. 历史解释
C. 系统解释
D. 目的解释
29、下列条件中,( A)可以导致免除民事责任。

A.不可抗力
B.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造成损失的
C.共同致人损害行为的一个行为人证明损害系他们中的另一个人造成
D.因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