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资料-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分析)

《生理学》资料-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分析)


小V舒张 →回心血量↓ 小A舒张 →外周阻力↓
BP↓
2. 阻断一侧颈总A血流: BP↑
2. 阻断一侧颈总A血流: BP↑
阻断颈总→颈A窦→颈A窦压力感→窦N传入→
A血流
BP↓ 受器冲动 冲动↓
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 缩血管中枢(+)
→心迷走N传出冲动↓ →心率↑,心缩力↑ →心输出量↑ →心交感N传出冲动↑
β2 受体(较弱):
(-)
(+)
临床上常被用作升压药。
减压反射
E对外周血管的调节作用是使全身各器官的血液重分 配,故总外周阻力增加很小,或基本不变,甚至下降。
由于E有明显的强心作用,故临床作为强心急救药。
6. 静脉注射0.01%NE: BP↑ ↑ ,心率↓
6. 静脉注射0.01%NE: BP↑ ↑ ,心率↓
α受体 :使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广泛收缩→BP↑↑
NE结合 β1 受体:传导速度↑,心率↑,心缩力↑→BP↑↑
5. 静脉注射0.01%E: BP常先↑后↓ ,再逐渐恢复
5. 静脉注射0.01%E: BP常先↑后↓ ,再逐渐恢复
E可与α 、β 受体结合: 在心脏,与β1 受体结合→传导速度↑,心率↑心缩力↑ → 心
输出量↑
在血管,作用取决于平滑肌上受体分布情况, α受体占优(皮肤、肾脏、胃肠等内脏血管):收缩
小V收缩→回心血量↑ →交感缩血管N传出冲动↑ → 小A收缩→外周阻力↑
BP ↑
阻断颈总A血流 → 外周阻力↑
3. 刺激减压N: BP↓
3. 刺激减压N: BP↓
减压N传入冲动↑→
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 交感缩血管中枢(-)
心迷走N传出冲动↑ →心率↓,心缩力↓ →心输出量↓
心交感N传出冲动↓
β2 受体占优(骨骼肌、肝脏、心脏冠脉等血管):舒张
小剂量(兴奋β2受体为主):舒张
E
大剂量:收缩
V注射E后,开始E浓度较高,对心脏和α受体占 优的血管发生作用,故BP ↑;随着血中E浓度逐渐降 低(剂量逐渐↓ ), β2受体占优的血管扩张,引起 BP ↓。因而出现动脉BP先↑后↓,再逐渐恢复正常 的变化过程。
实验结果及分析侧颈A窦: BP↓
压迫→ 颈A窦压力 → 窦N传入 心迷走中枢(+) →心迷走N 感受器冲动↑ 冲动↑ → 心交感中枢(-) →心交感N 缩血管中枢(-)
传出冲动↑ 传出冲动↓ →心率↓,心缩力 ↓ →心输出量↓
交感缩血管N 传出冲动↓
小V舒张 →回心血量↓ →交感缩血管N传出冲动↓ → 小A舒张 →外周阻力↓
BP↓
4. 刺激右侧迷走N外周端: BP↓
4. 刺激右侧迷走N外周端: BP↓
迷走N(+),→ 心肌细胞 → 细胞膜对K+通透性↑
释放Ach
M-R结合 窦房结自律性↓ →心率↓
BP ↓
Ca2+内流↓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