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宋服饰简介及对比

唐宋服饰简介及对比

唐宋服饰
唐宋女子服饰
唐代女服特点:
雍客华贵、精彩纷呈、兼收并蓄、融合统一
唐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 期。唐代继承了周、 战国、魏晋时期的风 格,融周代 服饰图案设计上的 严谨、战国 时期的舒展、汉代 的明快、 魏晋的飘逸为一 体,又在此 基础上更加华贵, 使服饰、 服饰图案达到了 历史上的 高峰。缠枝纹在 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 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谢谢观赏!
服装颜色出现了多样化 反应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圆领袍衫
幞 头
胡服
礼服
黄袍
军事服装
(一)圆领袍衫和(二)幞头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以幞头袍衫 为尚。圆领窄袖袍衫的颜色曾有规 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 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 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 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 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隋唐时袍衫等服饰又有了新的 发展:圆领,右衽、袖、领、袖及 襟处设有缘边。这时期有特色的袍 衫还有色袍、衫、缺胯袍等。 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 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 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 的饰物,名为“巾子”。
宋代女服特点:
简洁质朴,拘谨保守, 色彩淡雅恬静,典雅大方
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 “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
对外政策的妥协
礼服
皇后礼服
贵妇礼服
特点:只有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使用
特点: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
常服
特点:以襦裙、褙子为主或将褙子作为襦裙的配饰搭配着装
(一)礼服
皇后礼服
这是宋代皇后最贵重的服饰,平时很 少穿着,只有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使 用。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戴凤冠,内穿 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 玉绶环等饰物,下穿青袜青舄。
襦裙服
女着男装
特点: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
特点:英武的装束,马上民族服饰
胡服
大袖衫
特点:异邦色彩
特点: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
(一)襦裙服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 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 长裙,佩披帛,加半臂 (即短袖)的传统装束
唐代乃至整个中国 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 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
唐朝的服饰特点
唐朝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国泰民安,政 治通明,经济发达,有夜不闭户的优良生活环境。 唐朝的服饰特点很突出,上到文武官员,下到 平民百姓,都爱穿比较松身的衣裳。以丰腴为美 的时代审美特征为主,以政通人和、万国来朝的 自信心为辅,唐代服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凡的 气度。
宋朝的服饰特点
更加集权的封建王朝。宋朝的统治思想以孔孟 之道为核心,强调封建礼制的三纲五常,朱熹的理 学盛行一时,在“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下,宋 朝服饰不同于唐朝服饰华丽多变的风格,崇尚简朴 整洁,而妇女的服饰则更加应该“惟务洁净,不可 异众”。但是由于宋朝的手工业急速发展、商业与 纺织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经济愈加繁荣 兴旺,使宋朝服饰也有了丰富的韵味。 宋朝服装整体趋于简洁,色彩变幻幅度不大。在 隆重场合多穿深色的直裾,在平时生活中穿颜色稍 浅的袍袄,这是古中国一直不变的衣饰特色。
展脚幞头(长翅帽)
东坡巾 高装巾子,乌角巾,相传是因 为苏东坡常戴而得名。形制为四角 突出,内外四墙,内墙较外墙高出 很多,戴上使人有一种端正,持重, 高雅之感,因而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东坡巾自宋代以来至明代都为文士, 隐官以至朝官所服,成为一种典型 的服饰文化现象。
唐宋服饰比较
相同点
古代中国的服饰基本上有着相同的结构: 上衣下裳,交领右衽。这是几千年的发展也泯 灭不掉的服饰特点。在朝堂之上,历代皇帝举 行重大的祭祀仪式,会身穿印有十二章纹的玄 端来拜祭祖先,而在平常的日子里,皇帝与百 官均着方心曲领的冕服。在市井之中,男性穿 着深衣或者短打,方便农作,女性多穿着色彩 鲜艳的襦裙。
(五)黄袍
赤黄色,绎色的纹绫裁制的袍。 式样为右衽、大袖、领子、袖子、 褪长至膝下或到脚,
(六)军事服装
唐代胄甲:
用于实战的主要是 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 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 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 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 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 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 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 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 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 用的装束。
通天冠
又名卷云冠, 冠上缀卷梁二十四 道,高一尺,卷梁 宽一尺,戴时用玉 犀簪导之。所穿纱 袍用绛色,衬里用 红色,领、袖、襟、 裾均缘黑边。下着 纱裙及蔽膝也用绛 色。颈项下垂白罗 方心曲领一个,腰 束金玉大带,足穿 白袜黑舄,另挂佩 绶。。
(二)公服
也称常服,宋朝百官常朝视事, 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 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公服幞头, 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 服才戴软脚幞头。公服所佩的革带, 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 服以袍为代表,袍服是官员在一般 官场和燕居室的常服,分为两种: 一为宽体的大袖,一为紧身窄袖, 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 袍。
簪 花 仕 女 图
(二)女着男装
宽松的唐代环境 游牧民族的影响
虢 国 夫 人 游 春 图
(三)胡服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 族(当时称其为胡人)与中原交 往甚多 胡服文化的耳目一新,独具 异邦色彩。
唐胡服女俑
唐妇女穿胡服赶时髦
(四)大袖衫
比通常的宽袖外衣还要宽大, 在普通中衣外或披或系,大气飘 逸。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 大气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当时华 丽开放形制为,圆领大袖的长衫, 腰间有襞(bì )积(古代衣袍上 的褶裥(jiǎn) ),多用摆设细麻 布制成。
(四)幞头
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 首服。宋代 的幞头已经 完全脱离了 巾的形式, 用藤葛或 草编成形, 外罩漆纱, 做成可幞头 以随意脱戴 的幞头帽子。
宋代男服的特点:
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 得更好、更自然, 给人的感觉是恢复 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侯的服饰 宋朝的男装大体 沿袭唐代样式,一 般百姓多穿交领 或圆领的长袍,做 事的时候就把衣服 往上塞在腰带上, 衣服是黑白两种 颜色。
朝服
公服
襕衫
幞头
(一)朝服
宋代皇帝朝服——右图为绛 纱袍、蔽膝、方心曲领及通天冠、 黑舄(xì )图。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 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 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 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 下图为官员朝服。
贵妇礼服
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 留下来的服式,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 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普通妇女不能 穿着。穿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 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 胸饰等。
(二)常服
襦裙装
因袭了唐代的襦裙,是女子日常生活中的主要 服饰。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宋代襦裙的 衣襟形式可左可右;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 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 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 雅庄重之仪。
唐 人 《 游 骑 图 卷 》 局 部
(三)胡服
流行于元、天宝年间。它 的特征是翻领、对巾、窄袖。 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 反映。
到了唐代,革带曾一度定 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 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 称“蹀躞七事”。
(四)礼服
礼服的样式,多 承袭隋朝旧制: 头戴介帻或笼冠, 身穿对襟大袖衫,下 佩围裳,玉佩组绶一 应俱全。在大袖衫外 加着裲裆,也是隋唐 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 特点。
玉环绶
褙子
宋代背子样式,为对襟、 窄袖,领、袖口、衣襟 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 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 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 其露出内衣。关于妇女 的内衣,也有时代特色, 除贴身的“抹胸”之外, 还有一件“腹围”。腹 围是一种围腰、围腹的 帛巾,其繁简不一,颜 色以黄为贵,时称“腰 上黄”。
唐代男服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