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1)
)。
课堂小练笔。
1、我会给它们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主——()()()
是——()()()
方——()()()
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jī()()fǘ()()
几佛
jǐ()()fó( )( )
3、我会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词。
( )的宫殿 ( )的树丛
( )的石桥 ( )的白塔
( )地滑过 ( )地游赏
4、我要把优美句抄下来。
1、请仔细看图,把每幅图的名称写下来。
2、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3、一定要把生字的音,形,义都记下来,还要能听写得出来。
4、这都是课文上的词语,一定得把它们记下来,多读几遍。
5、把这课出现的新的多音字注上音,组上词。
6、要是不知道,可以与同学讨论。
小学四年级语文导学案
组名:姓名:领导签字:
课题
18、颐和园
课型
讲读课
年级
四
主备教师
欧琼
参与教师
徐常青、曹华丽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颐和园的资料,图片。
学生提供
生字、词语展示
学习
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读懂课文。ຫໍສະໝຸດ 2、对照图片,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
难点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了解课文大意,学会看图。
学习过程
),那水特别();昆明湖中心有个(
)游人要走过一座长长的石桥才能到小岛上去,这
桥因为有()桥孔,所以叫()孔桥。
(二)、我要好好地朗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1、我学会了下面的生字,我能给生字注音,组词,还会扩词。
殿廊柱栽筑
阁朱堤雕狮
态
2、我会进行比较组词。
柱()住()注()蛀()
栽()载()截()戴()
舫()访()防()放()
眺()跳()逃()挑()
(三)、这些词语我要多读抄下来。
一眼望不到头神清气爽耸立琉璃瓦
金碧辉煌画舫眺望几乎隐隐约约
堤岸葱绿宫殿雕刻游赏姿态不一
(四)我发现这课新出了的多音字有:
(五)我理解了的词语有:
三、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来写的,作者游览了(),(),(),(
二、自主学习。
(一)、我来仔细看图。
1、这篇课文有()幅图,第一幅图画的是(),第二幅图是(),第三幅图是昆明湖上的()。
2、我会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写下来。
我看到长廊很(),横槛上都的(),两旁有(
),人走在长廊里,天晴(),下雨(
)真();万寿山上有座宝塔形的三层建筑,
是(),站在佛仙阁上看昆明湖,像(
学案
导案
一、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