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报纸编辑的版面设计注意问题

浅谈报纸编辑的版面设计注意问题

浅谈报纸的版面设计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的阅读的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竞争就是版面优势的竞争。

版面设计就是组版元素在版面上的计划和安排。

优秀的版面设计,都表现出其各构成因素间和谐的比例关系。

版面设计就是字模块、标题、色彩、图表、新闻照片等组版元素在版面上的计划和安排。

如何让报纸版面“赏心悦目”:一是版式要为内容服务。

版面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内容,不能喧宾夺主,以形害神;版面的设计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解释;不是为了引起轰动,而是为了让读者感到亲切;不是只看同事的反应,而是更要注重读者的反应。

人们平常说一个喜欢的人或物,也会常用“看着蛮有味道”来形容,即经得起推敲,值得回味。

好的版式设计应该更彰显、突出新闻重点。

事物符合比例是美的外在形式,可要它生动传神,就要赋予它新的内容。

二是版式要追求美感。

报纸版式设计要富有动感,从标题的精心制作到内文的详略得当、图片的清晰丰富和装饰的可圈可点,使得整个版面充满灵性、诗意、美感。

我在《蒙阴通讯》工作中,设计“乡村季风”的版面时,根据版头,突出“风采”,定位于本县农村工作的多姿多彩。

在设计标题上,我尽可能引用古文诗句和双行题,即使图片标题,也尽可能读来有诗意。

而版式设计上则采用铺浅灰网,间隔线多用细线条等,放弃框式结构,风格生动活泼。

三是版式要突出个性。

报纸版式设计的个性,亦即风格。

如《北京青年报》“浓眉大眼”的版式风格、《南方日报》的清雅挺拔、《齐鲁晚报》的朴实厚重等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使我们在众多的报纸面孔中,不用看报头,一眼就知道报纸的名字,便是报纸独特个性使然。

虽然,报纸的版面要有变化,不能天天一样。

但报纸的基本风格则应保持一贯。

一家报纸的版面不可能今天庄重,明天泼辣,忽而是传统的版式,忽而是新潮的版式。

组版编辑应当在符合报纸风格的前提下,逐日规划新鲜的、醒目的版面。

没有个性的版面是失败的,就像一张毫无个性的面庞,不易让人记住。

如何设计美化版面,让报纸更漂亮,更吸引读者画龙点睛——精心制作标题。

题好文一半。

标题拟得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看后让人耳目一新;标题拟得不好,引不起阅者的兴趣,有可能把好的新闻埋没了。

要拟定一个好的标题,起码要做到三点。

第一,题文相符,使读者见题明义。

标题要准确贴切地概括正文最主要的事实和主题思想,看了标题,就知道全文的实际内容。

第二,要突出特点,提炼出新意。

新闻标题忌笼统和一般化,要对标题语言千锤百炼,提炼出特点,提炼出新意,使之醒目、新颖、生动、有吸引力。

第三,标题要尽量短。

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做到简练概括、高度浓缩。

我们办的《蒙阴通讯》之所以能吸引读者,是与精心制作标题分不开的。

如2005年1 月24 报道的“坦埠镇如何抓好妇字号产业”的消息,《蒙阴通讯》用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标题,仅仅7个字,不仅易记,且很有诗意。

在一篇反映全县农民依靠饲养长毛兔实现增收的文章中,我用了“人均一只兔经济迈大步”的标题,投到省市级新闻媒体后,先后被采用刊发,并在县内引起强烈反响。

引人注目——慧眼巧选图片。

在当今读图时代,图片已成为人们打开报纸后的“第一视点”。

图片的功能也从过去简单的一种新闻形式、一种版面美化手段,上升为争取读者注意力、提高报道现场感和贴近性的一个亮点,成为增强报纸竞争力的一大要素。

在众多的照片中如何挑选独特、与众不同、最具说服力的照片,是一个设计者必备的素质。

好的照片本身就是对新闻事件最有力的说服,通过对照片的剪切,在整个版面上的位置、大小、比例等各方面的处理,给人以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设计师的功底就潜藏在对这种种关系的处理中,使读者能在拿到报纸时被这精心设计的版面内容所震撼。

让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两翼齐飞,是现代报纸的一大特征,也是读图时代对报纸的要求。

编辑要充分认识新闻图片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发挥图片新闻的特有优势,增强报纸的竞争力。

嗅觉敏锐——选文突出“新”字。

突出新闻是抓住读者的第一要素,而突出新鲜的内容才能令读者驻足。

因此,编辑与作者要有“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从正常中找出异常、从偶然中找出必然、从比较中找出亮点”的敏锐嗅觉。

有了灵敏的嗅觉才能编排设计出好的版面,推出引人注目的有“新意”即群众最关心的、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指导工作最需要的新闻。

锦上添花——运用好“窗花”。

字体、线条、灰网、刊头、题花……以及空白等,它们是无声的语言,编辑借助它们不仅美化版面,同时也与读者达到交流,每一种东西都会“锦上添花”,令报纸版面更光彩夺目。

没有个性的版面是失败的,就像一张毫无个性的面庞,不易让人记住。

报纸的版面要有变化,不能天天一样。

但报纸的基本风格则应保持一贯。

一家报纸的版面不可能今天庄重,明天泼辣,忽而是传统的版式,忽而是新潮的版式。

组版编辑应当在符合报纸风格的前提下,逐日规划新鲜的、醒目的版面。

编辑在设计版面时不仅根据本版的特点来确定风格,同时应与整张报纸风格一致。

当然,大多数编辑总是在自己负责的版样上下功夫。

这与我国目前还缺少整张报纸版式都经过统一设计有关。

但无论如何,报纸的风格应该统一的,大到报纸定位,小到报头、刊头、字体,都应有个性的色彩。

要怎样才能做好报纸的编辑工作报业的市场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对采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除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编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美版面。

一、增强编辑的策划意识。

从传统意义上说,编辑就是“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换言之“成稿加工”就是编辑的任务。

然而,现代编辑的内涵应该更深,绝不能囿于“成稿加工”,而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运筹和创意,编辑的劳动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夫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编辑的策划不仅仅表现为编辑对版面内容及其形式的谋划,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报纸及版面栏目规划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体现了在宏观文化背景下编辑对策划对象的思想引导。

具体地说,编辑的策划主要有三种。

一是栏目策划。

栏目是版面的灵魂。

各个版面上不同定位、不同特色、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栏目,犹如报纸的一个个支点,形成了报纸的特色和个性。

因此,编辑根据栏目的设置要求,在认真筛选与栏目相对应的好稿优稿外,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栏目创新。

如在“商贸资讯”版面,“商贸时评”栏目根据商贸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刊发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文章,并增加刊发的密度,增强了报纸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二是选题策划。

要将版面和栏目办出鲜明的个性,编辑要根据版面的定位,并针对自己的读者对象,作一些选题策划。

编辑的选题策划要求编辑胸怀大局,站在有利于做好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的高度,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凸现新闻价值,并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孤立的现象中总结出事物的普遍规律,敏锐地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并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如义乌市场是全国商品市场的窗口和晴雨表,极具典型性,因此,透视它的发展趋势,对小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乃至于经济学者了解并研究商品市场及整个商贸业的走势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此,去年下半年,商贸版面策划并刊发的“中国小商品城优势行业透视系列报道”,收效较好。

三是组版策划。

编辑将各类稿件组成一个版面时,也要予以创新,因为不同的稿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效果就不一样,经过编辑精心组合的版面所产生的整体效应,远远超过原作各个单体的总和。

如1月18日,8名自行前往伊拉克务工的中国工人在伊遭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这一事件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

1月19日,新华社有大量有关这一事件的消息,在编辑时,我选择了中国领导人关心伊拉克被挟持的中国公民安全、商务部提醒出国经商务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家乡人民万分焦急等四则具有代表各个方面情况的稿件集束刊发,效果较好,也避免了雷同。

二、增强编辑的读者意识。

读者的需求是报纸生存的依据。

《浙江日报》原总编江坪说:“心向读者,为读者服务,是办报的出发点与归宿。

”作为“新闻产品”推向市场前的最后加工者,编辑与读者离得最近。

因此,为使新闻稿件能够“钩”住读者,让读者乐于阅读,这就要求编辑心中时刻必须装着读者。

在选稿时,就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尺。

同时,要运用编辑手段,努力提高稿件质量。

首先,在改稿时,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拎”出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其次,要增强文章的“易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读者的选择意识越来越强,在编辑时要想办法方便读者阅读,从而吸引读者。

如在编辑篇幅较长的稿件时,可以采取在文章的前面加一段提要式的引言,增强导读功能和阅读兴趣,同时,给文章加小标题,以方便阅读。

三、增强编辑的精品意识。

报纸的质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编辑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到版式的设计是否精益求精也是决定报纸质量一个重要方面。

我认为,在内容上,要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予以精选,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注重头条的选择,要不拘一格选头条。

其次,一个版面力求选一张新闻姓强、构思独特的好照片。

第三,要注重编辑质量,努力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

如要注重标题的制作,努力克服一般化的倾向。

在形式上,要注重版式的设计。

纵观国内报业,目前市场竞争力居前或发展势头很好的报纸,绝大多数有一个能充分体现报纸风格的版式。

如充分运用黑白艺术显得浓眉大眼抢人眼球的《北京青年报》富有个性等。

因此,在设计版式时,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合理运用线条等,美观大气。

另外,精品意识还要求编辑杜绝差错,包括人名、地名、错别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