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技术概述

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技术概述

学以学生为主基程于的体工项,作目教过式 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教理念。
情境教学
普通车床维 修
学做
3.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 3.2 教学方法的实施—项目教学法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教学
项目总结:总结要点与难点
项目评价: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
项目实施:学生自主或分组实施
项目指引:讲解相关知识、培养能力
项目引入:交代项目内容与任务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
说课内容:
1 课程设置 2 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4 教学队伍 5 实践条件 6 教学效果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1.1课程定位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课程标准基于岗位需求,并经行业专家参与而
学时分配
合计 理论 实验
4
4
6
2
4
4
6
6
8
4
4
实 验




4
6 普通机床的电气系统的维修
16 10
6
7
机电设备的维修(以机床为主) 10
10
总计
54 40
14 26%
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项目1: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学习项目
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学时 4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与工作训练,要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能够根据设备的故障分析出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培养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能力,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实施过程:分组—按组对任务进行分解—分组讨论— 组内评价—成果展示—教师评价。
实施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相互交流能力。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3.2 主要教学方法实施—引导法
实施过程: “五环”是针对教学环节而言,第一环节是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是 解决问题;第三环是归纳概括;第四环是巩固应用;第五环是拓展 创新。 “三步”是针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言,分别是:第一步是学生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第二步是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第三步 是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一中心”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实施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及自学能力。
使学生能够处理减速机漏油问题,学会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能 力,自主学习能力;做计划的能力及分析决策能力。
学习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知道减速机漏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学会分析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及选用常用 诊断方法,学会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的处理方法,学会电气设备维修的常用方

讲授法 分组讨论法 项目教学法 情境法
专业人才培养 能力体系及课程体系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 修、管理人员
岗位职业要求
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知识 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原理、维护能力 掌握机电设备管理知识,掌握数控设备调
试,维修知识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基本素质:
公民道德、社会 责任感 职业道德 良好的身心素质 人文、科学素质 政治素质
职业能力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与工作训练,要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能够根据设备使用情况选择润滑方法和装置;培养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能力,创新
能力;做计划的能力及分析决策能力。
学习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知道润滑原理,能够合理选择润滑材料,学会选择润滑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对 典型零部件进行润滑
案例法 分组讨论法 项目教学法 指导法
职业 标准
机电设备检测与维修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电 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 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加工、维 护维修、设备管理、设备引进改造及技术开 发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课程教材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陆全龙《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科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张翠凤主编《机电设备维修技术》 张翠凤主编《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技术》 李新和主编《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
陈则钧、龚雯编著《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高等教育出 版社
4. 教师队伍
主讲教师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序号
讲授法 分组讨论法 项目教学法 指导法
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项目6: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学习项目
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学时 16
学习目标
通过本学习情此项目的学习与工作训练,要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学会典型 零部件的装配方法;培养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动手
能力;做计划的能力及分析能力。
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项目3: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修复
学习项目
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修复
学时 4
学习目标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与工作训练,要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能够根据设备的故障选择合适的诊断技术和修复方法;培养学生与社会的交往 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做计划的能力及分析能力。
学习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能分析及 其排除机 电设备常 见故障
能对典型零部件 的修理、装配和
调试
会分析、选 择和应用机 械零件修复 技术
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具备一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创新意识 学会自学的方法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前修课程
《机械制图》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设计》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机械加工设备》 《机械加工工艺》 《液压传动》 《电工与电子技术》 《机电控制基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识图制图》《公差》 《金工实习》 《机械拆装实训》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制定。本课程是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服务的。
1.1课程定位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的重要意义
设备是制造业的重要装配,是企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 物质基础。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现代化制造装配越来越多,使企 业从生产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 带来了设备维修及维护技术与方式的革命。
次要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引进、改造及技 术开发工作;
相关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售后服务 工作。
课程目标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知道机电设备维修的 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学会机电设 备的几何精 度检验方法
知识 目标
学会机电设备的 拆卸、零件清洗 、技术鉴定方法
能够正确选用机械零 件的各种修复技术
课程目标
机电 机械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企业外聘
学习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会使用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会装配齿轮、联轴节轴承的装配及密封装置的装 配,学会机械设备的安装的步骤及措施
讲授法 分组讨论法 项目教学法 指导法
3.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3.1教学设计
本课程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 学”。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创新,即沿着从接单、维护、拆卸、 检查、修理、安装和调整的工作过程主线,以小组形式在实际 的设备上展开实施,递进式地提高学生的技能。充分体现了教
培养学生的专 业能力、方法 能力、社会能 力
项目导向
根据岗位需 求将知识点 转化为工作 项目
2.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2.1教学内容选取
序号
教学项目
1 设备维修理技术的基础知识 2 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 3 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修复 4 机电设备修理精度的检验 5 典型零部件及电器元件的维修
职业资格证书 ProE资格证书 公绘差图实师训
职业资格证书 加工中心操作工 数控车操作工 维修电工
专业拓展能力 职业关键能力 设备操作能力
课程 机械加工设备 机械加工工艺 先进制造技术 机数械控制造 技基术础
实习实训环节
机电设备维修实训
1.学习能力:学 习新技术与知识 转移能力
2.工作能力:调 查研究与组织协 调能力;较强的 质量意识和市场 意识;团队精神 和良好的沟通能 力
3.创新思维和能 力:提出安全、 可靠最佳解决方 案能力
1.1课程定位
职业领域(岗位) 机电产品生产现场操作人员 机电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技术人员 制造类企业的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人员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现场技术人员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行动领域(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
面向岗位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工作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操作 加工及维护维修、管理工作;
知道设备的维护保养的内容,能够合理使用故障诊断技术和零件修复技术,并 学会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环节,知道机械设备大修理的内容
讲授法 分组讨论法 项目教学法 指导法
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项目4: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学习项目
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学时 6
学习目标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与工作训练,要达到以下目标:
1
2
3
4
▪课程开发遵循“ 就业和项目导向” 的现代职业教育指 导思想
▪课程的教学内容的 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 职业性原则
课程设计思路-教学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1
2
3
4
岗位主导 校企融合
引厂入校, 校企融合, 与企业深度 合作
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 必需够用 教学做合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