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当代艺术环境下看中国传统文化与大陆电影——以第五代、六代导演作品为例
当代艺术环境下看中国传统文化与大陆电影——以第五代、六代导演作品为例
传统资源和流行文化元素的挪用,形成了艺术世俗化和产业化的时 代 。消费世界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使 日常生活充满了 “ 美”的诱惑和 庸俗的商业气息。艺术市场的观念 日益深入人J ,金钱成为衡量艺 术价值的—个有效元素。 ( 二)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1 、所谓 “ 中国性”指艺术作品表现的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体现 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其不应是一个封闭的概念不拘泥于中 国的艺术形式 ,如一百多年来 中国 ^ 使 用西方的艺术形式 ,诸如油 画、雕塑、钢琴、小提琴等都非常出色地表现了 “ 中国性”。
之后的集体失 } 乙 ,以陈凯歌 、 张艺谋为例。张艺谋 以 一部 《 英雄 》
开启了 自己的商业大片模式同时也带来了大陆电影的大片浪潮 ,之
后张艺谋的导演生涯便翻船在了自己的商业大片里 了,其以后 的几 部作品 《 十面埋伏 》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金陵十三钗 》 《 山楂树
2 、 不只是表面符号, 举—个常见的 例子 , 几乎所有中国 标志陛 文化元素都被符号化使用过 ,如 “ 火药 、汉字、指南针、印刷术、 周易八卦 、风水算命 、中医中药、京剧脸谱等都被 中国 “ 当代艺术 家”——耍遍”,显然这种方式不能称得 【 = 中国传统文化形式。 3 、 “ 中国性”应是与时俱进的,它不单单指过去的辉煌文化, 也应指现代发展着的中国文化 ,谁都不想看到未来 的若干年之后在 “ 许多叫做 “ 世界艺术史”的著作 中,其古代部分介绍中国艺术, 但到2 0  ̄_ g 只有清一色的西方 艺术, 尤其是现 代艺术”。_ 引 二、 “ 金钱热 ( 拜金主义 ) ”下 。第五代导演的沉落与第六代导演
2 0 1 4 年@ 期
影 钡
当代艺术环境 下看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陆电影
— —
以第五代 、六代导演作 品为例
侯 仁 华
( 四 川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四 川 成都 6 1 0 0 0 0)
摘 要 :大体 上讲 中国的 当代 艺术风 潮始 于2 0 世 纪9 0 年代 ,而中国大陆的 第五代 、第六代导 演也起步 、发展于这个时期 ,而要探讨 3 - " 代 艺术环境下 中国传 统文化传承与大陆电影之间的联 系,本 文以第五代 、第六代导演的作品 为例显得恰到好处。
一
、
限,一切都是允许的。” 不再有历史的界限,这意味着现代主义排 他陛原则的失 圉 ;接下来便形成了一种主 陛质的世 f 生的同质陛 开始风行 ,如电影艺术里好莱坞模式在全世界的流行。这种同质性 表现为:一切都不一样 ,但一切都差不多。这正是现在的当代艺术 所处的大环境 ,这也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在走向前的趋势。这种同 质性容易被某些 “ 精英”文化所操控 ,向全世界灌输他们的趣味 、 娱乐 、消费方式以及文化形式 。这表现为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成名
关 键 词 :当代 艺术 ;传 统 文化 ;大 陆 电影
中图分类号 :J 9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0 1 - 4 5 — 1
什么是现代艺术。什么是传统文化 ( 一) 什么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是对现代主义话语的背离 ,一种 自由的、多元主义的 艺术。其特点为: ( 1 ) 2 0 世纪 以来 ,当代艺术在全球化体制 中逐步实现了从官方庇护制度向现代市场体制的转型。l 】 ( 2 ) 通过对
四、结语
9 0 年代 以后中国电影迎来了一次新的转折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 经济冲击下 ,大陆 电影呈现出一派迷离纷乱的情景 :两代 电影人一
在本土艺术市场发育不 良 的情况下,全球化的商业批评体制既 给当代艺术家带来开放的自由,也带来了无尽的诱惑。第五代导演
的下水 ,第六代导演的干渴,非科班导演的不断成功尝试。电影一 方面符合 当代艺术大众化 、市场化 ,另一方面又在与当代艺术提倡 的反传统相5  ̄ Rg , 。中国大陆电影需要 电影制作人 的责任感 ,同时也 需要体制的支持与放手。 参考文 献 :
艺术性 不被观众买账
之恋 》以及 《 三枪拍案 晾 奇》 便再也回不到观众对于其早期作品的 好评中了;导演陈凯歌在张艺谋 “ 下海”之后,紧跟其后也投入到 了 商业片的浪潮中, 《 无极 》 《 梅兰芳 》 《 赵氏孤儿 》 《搜索》以 后其便陷入了恶评如潮 中。当然相较于以他们两个为代表的中国大 陆第五代导演中的其他电影导演来说 ,他们算是 “ 幸运的”,据某 档访谈类节 目 在采访一位老导演时讲到, “ 现在很多老导演已经无 片可拍”。说到第六代导演 ,f 电 1 门 可没有前辈们那么幸运,自成名 以来他们就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 ,他们被称为 “ 地下导演”,因为 f 电 1 门 始终坚持 自我的一套风格以超写实主义的形式展现变迁之下的 中国,而一直被归为 “ 地下导演”之列,更为尴尬的是,他们的作 品也始终未得到过市场自 g 认可。
边经历着问鼎夺冠于戛纳、 威尼斯 、 柏林的凯旋与 晾 喜, 一边又面 临票房连连滑落的尴尬窘境。计划经济 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 变,使得第五代导演拿着国家的投资去拍电影 ,而不管票房成败的 结果如何 , 这一代导演不得不思考对于电影应该迎合谁的E l 味。 而 对于这些 ,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的第六代导演来讲 ,面对票房 的失 利f 电 1 门 转 向去讨好 国际大奖 ,这就出现了第六代导演作品墙内开花
功让高高在上的以 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 科班导演们决定在商业片的潮 流中 分—杯羹。 接下来便有了 进入 新世纪之后, 第五 代导演开始 “ 下 海”, 标志陛 事件为张艺谋商业大片 《 英雄 》 的推出。 而第六代导演 始终在票房的不佳中活动于 “ 地下” ( 地下导演的简称 )。 三、传统文化就不能在电影 E 既得到继承又得到市场认可? 如丹托所言 : “ 从某种视角看 ,当代是信息混乱的时期 ,完 美的熵的状况。但它同样是十分 自由的时期。今天不再有历史 的界
墙外香的局面。 9 0 年代末期 ,以冯小刚为代表的非科班导演在商业 电影上的成
【 1 ] 【 2 ] 周计武. 什么是我们的当 代艺棚 . 文艺研究, 2 0 1 3 ,( o 3 ) .
[ 3 1 4 1 范迪安冲 国当 代艺术的文化身份『 J l 中外文化交流, 2 0 0 7 , ( 0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