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73.60±0.30 80.43±0.96 85.63±0.9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6.67±1.01 82.30±0.82
3 76.17±0.85 83.17±0.60 85.37±0.86 84.37±0.86 81.47±0.85
3 结论与讨论
黄皮扦插育苗在每年 2 月份前后扦插效果最好, 成活率 80%以上。每根枝条可以获得多个插穗,田间 管理简单。不同 ABT 浓度及插穗条在 ABT 溶液里不 同浸泡时间对黄皮扦插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
1 ○
易导致黄皮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变异,发生优良品种性
状退化,造成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种植多年难以成材等
问题,限制了黄皮产业的发展。因此,规范育苗技术,保
持优良性状十分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扦插育苗试验地位于莆田市营林绿化工程有限公
司,位于东经 118°79′、北纬 25°33′,属亚热带海
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
(收稿:2016-10-17) : [1]王文文,汤敬谦,张东峰.我国黄皮的生产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45-5946. [2]王祥和,华敏,陈业光.海南 11 份黄皮种质的性状比较[J].中国南方 果树,2011,40(1):38-39. [3]吴盛豪.黄皮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145. :吴建宇(1985- ),男,助理研究员,学士学位。
越长,黄皮生根率越高;当 ABT 在高浓度时,黄皮插穗 条在 ABT 中的浸泡时间 2h 时的扦插成活率比其他浸 泡时间高。
表2
ABT 生根粉浓
度(mg/kg)
1
50
72.27±0.57
100
75.20±0.66
150
79.50±0.92
200
85.30±0.30
250
80.5±0.95
浸泡时间(h) 2
‘奎章’黄皮扦插枝条采自莆田市营林绿化工程有 限公司树木园,用 ABT 来促进黄皮扦插生根。 1.3 扦插试验方法 1.3.1 插穗制备。采集 1~2 年生,粗壮、无病虫害的黄皮 枝条,用枝剪剪成 45°带有 2 个节的插穗条,插穗条 粗 2~6mm,下端在 ABT 水溶液中浸泡后上苗床扦插。 1.3.2 扦插。苗床上盖 2cm 厚细土,苗床宽 1.2m,插穗 株行距 8cm×l5cm,扦插完后浇透水,搭塑料薄膜保温 保湿。试验设计了 5 个扦插时间,观测萌芽前后及不同 时间扦插对黄皮扦插情况的影响,扦插日期分别为 2013 年 12 月 16 日和 2014 年 1 月 15 日、2 月 14 日、3 月 17 日、4 月 13 日。3 月中下旬黄皮开始萌芽,因此,3 月 17 日、4 月 13 日的插穗为已萌芽条。 2 结果与分析 2.1 扦插时间与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10○
[16]吴春艳.水果中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及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 报,2007,03:90-91. [17]曾翔云.维生素 C 的生理功能与膳食保障[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04:52-54. [18]陆道礼,李国文,陈庶来,董英.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 C 稳 定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06:121-123. [19]陈楚英.新余蜜橘贮藏特性和保鲜技术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20]Zahra nadim 等. Effect of chitosan coating combined wit h post har vest ca lcium t reat ment on strawberry (Fragaria ×ananassa) quality during refrigerated storage[J]. Food Chemistry, 2008, 110: 428-435. [21]徐福乐.外源一氧化氮处理对番茄采后生理的影响及保鲜效果研 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2]张福平.莲雾采后贮藏期间生理变化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11:151-153.
西农业科学,2002,04:188-189. [8]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食品化学课程组编写《. 食品化学与分析》 实验指导书[M].2007,9,27 [9]张珅,郑江枫,陈梦茵,林钟铨,林河通.莲雾果实采后处理与保鲜技 术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2,06:42-45. [10]李天略,史载锋,梅平波.紫外照射对莲雾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21:10136-10138. [11]叶建兵,陈发河,吴光斌.一氧化氮对莲雾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 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80-185. [12]孙通,应义斌,刘魁武,胡雷秀.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在线近红外 光谱检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11:2536-2539. [13]章海亮,孙旭东,刘燕德,刘涛,欧阳爱国,潘圆媛,高荣杰. 近红外光 谱检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J].农业工程学报,2009,S2:340-344. [14]葛枝,丁甜,刘东红.基于自动滴定仪测定水果可滴定酸含量样品 前处理的简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06:32-34. [15]聂继云,李海飞,李静,王昆,李志霞,毋永龙.基于 159 个品种的苹 果鲜榨汁风味评价指标研究[J]. 园艺学报,2012,10:1999-2008.
机酸及果胶,还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矿物质[2,3]。黄皮
花、枝、叶、果、根都是良好的中药材,果实可行气、消
食 、化 痰;果核 可 行 气 止 痛 、解 毒 散 结 ;枝 叶 有 解 表 散
热、行气化痰、利尿、解毒等功能。果皮果肉经过加工,
可作食品调料,优于八角、玉桂,加工历史悠久,素有
“果中之宝”的美称。目前,黄皮以播种繁殖为主,但容
试验研究
现代园艺
2017 年第 2 期
黄皮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吴建宇,蔡益航
(莆田市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莆田 351100)
:以黄皮枝条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扦插时间、不同 ABT 浓度及不同浸泡时间对黄皮扦插繁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皮 在未萌芽前的 12 月 ~ 翌年 2 月时扦插成活率最高,达到了 80%以上;黄皮插穗条在 ABT 200mg/kg 溶液中浸泡 2h 扦插成活率最 高,达到了(86.67±1.01)%。
表 1 黄皮扦插时间与成活率的关系
扦插日期 (月 - 日)
插穗条是否 萌芽
生根日期 (月 - 日)
成活率 (%)
12-16
未萌芽
04-30
85.93±2.30ab
01-15
未萌芽
05-03
87.00±1.81a
02-14
未萌芽
05-02
85.67±0.71abc
03-17
带萌芽
05-13
78.77±0.15d
04-13
带萌芽
05-15
77.43±0.93d
2.2 ABT 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扦插日期为 2014 年 2 月 14 日,调查统计日期为
2014 年 7 月 8 日,试验结果见表 2。结果表明,黄皮扦 插成活率与 ABT 浓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 ABT 浓 度的增加,扦插成活率也在提高,当 ABT 浓度达到 250 mg/kg 时,扦插成活率开始下降;黄皮扦插成活率还与 插穗条浸泡时间有关,当 ABT 在低浓度时,浸泡时间
1300mm, 且 多 集 中 在 5~6 月 。 年 平 均 气 温 19.0~20.2℃,平均气温大于 20.0℃。年无霜期一般为 320~350d,年平均日照 1947h。试验地面积 1.33hm2。海 拔高度 50 m,坡度 5°。土壤类型为砖红壤性红壤和红 壤,土层厚度 1.0m 以上,土壤 pH 值 5.0~6.5,土质疏 松,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沃。 1.2 试验材料
在古代,枣从野生酸枣中选择驯化而来,并且很早 就注意到品种的选育。最早记载枣品种的是《尔雅》,共
12 月 ~ 翌年 2 月实施扦插的插穗条,在 3 月 10 日左右腋芽开始萌动,4 月 30 日根原基开始萌动。从 表 1 可以看出,黄皮在萌芽前扦插比带萌芽扦插插穗 成活率高,12 月 ~ 翌年 2 月实施扦插的成活率与 3、4 月份扦插的成活率差异显著。因此,黄皮扦插最佳时间 为 12 月 ~ 翌年 2 月,也就是黄皮未萌芽前扦插成活率 较高。
:黄皮;扦插;繁殖;ABT
黄皮[
]为芸香科(
)黄皮属(
)植物,别名黄弹、黄段,常绿小
乔木。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
严,生长快、病虫害少。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至今已有
1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
栽培较多[1]。
黄皮是珍稀佳果之一,含丰富的维生素 C、糖、有
2017 年第 2 期
现代园艺
试验研究
鲜食枣的栽培研究进展
符东南 1,章建明 1,欧阳辉 2,余 珍 3,符 士 3,朱 博 *3 (1 江西省南城县上唐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344700;2 建昌镇农业综合服务站;3 江西中野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通过对中国枣品种的区划分析,探讨枣品种栽培的历史、地缘关系与品种分布,指导江西省等南方多雨的丘陵山区枣树栽 培品种选育目标的确定。优化江西南城县麻姑鲜枣品种作为南方新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鲜食枣品种的规模化和产业 化生产。
近代考古资料表明,枣的栽培开始于 7000 年前。 有史料证实,枣在中国的栽培史至少有 3000 年[3]。在古 文献中,《诗经》是最早记载枣树栽培的史书。在《诗经》 中记载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到了春秋战国 时期,枣的栽培地域和规模都有很大的发展,《战国策》
上记载:“苏秦说燕文候曰:‘北有枣、栗利,民虽不佃 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韩非子》上记述:“秦饥,应 候谓曰:‘五苑之枣栗,请发与之。’”汉以后,枣的栽培 规模继续扩大,栽培的区域也向四周扩展。《史记·货殖 列传》 有:“安邑千树枣……此其人与千户候等。”《汉 书·地理志》有“上谷至辽东,地广民稀,俗与越代相类, 有鱼盐枣栗之饶[1]。”山东省临朐县发现中新世(距今有 1800 万年)的山旺枣(Z.miojujuba Hu et Chaney)叶化石 头;浙江余姚河姆渡(公元前 6960- 公元前 4887)和浙 江钱山漾(公元前 2750)遗址均发掘出酸枣核和酸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