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扦插繁殖技术一、扦插繁殖的的概念、意义扦插繁殖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枝、芽、根、叶等)作为插穗、插在土、沙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完整独立的新植株。
这是繁殖观赏灌木、多年生缩根草本、落叶及常绿阔叶及针叶树种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
花卉在温室生产中繁殖时也广泛地采用扦插法。
扦插繁殖可以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可进行大量育苗和多季育苗(如菊花、香石竹1 平方米可扦插繁育400—600 苗),既经济又简单,不存在嫁接繁殖中砧木影响接穗的的问题;可以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而且成苗迅速根系比实生苗理想;开始结实时间比实生苗早:对不结实的或结实稀少的名贵园林树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繁殖方法。
如紫薇的播种苗花色混杂,只能靠扦插繁殖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如某些月季、葡萄品种、重瓣黄刺玫、不结实或结实很少或不产生有效种子。
亦只能用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目前不仅在生产上广泛应用,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许多经验,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解决了许多繁殖困难树种的繁殖问题,对加速花卉苗木的育苗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扦插生根的机理在扦插育苗时,插条基部切断面上的受伤细胞由于原生质的分解而产生一种创伤激素,并且被内层未受伤的细胞所吸收,使健全细胞的细胞膜木栓化,而将死伤细胞同健全细胞隔离开来。
在切口处的创伤激素和插穗上部由叶、芽转移来的生长激素以及其他生根诱导物质的作用下,切口内层的健全细胞与切断面相平行的分裂,于是形成形成愈伤组织。
这种愈伤组织在形成层和筛管部位特别发达,对切口可起一定保护作用。
由于植物激素的不断增加,更促进了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愈伤组织薄壁细胞逐渐开始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木质部。
它先同插穗中水分和养分的通道输导组织连通,再同愈伤组织木质部的外侧相连,而发展成为根原始体,最后长出根来。
三、扦插生根类型1.潜伏不定根原基生根型离体枝条在脱离母体之前,即已经形成了不定根原基,只要给予适当条件,根原基即可萌发为不定根。
如沙地柏、杨树类等。
从生理解剖上讲,凡是具有根原基的植物,绝大多数为易生根类型。
2.皮部生根型也是一种易生根类型。
有的在1—2 周内不定根就可以从皮孔内生出,这些不定根可以暂时维持离体枝,叶的水分代谢,保证离体的存活。
待基部不定根形成后,上部的皮部根可逐渐衰退,消失,如一些品种的月季、玫瑰、扶芳藤、地锦等。
3.侧芽、潜伏芽基部分生组织生根型这种生根型几乎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芽的基部分生组织非常活跃,再生能力强,容易形成根原始体。
生产上调整插穗时,下剪口都要选择在侧芽的基部(节间下部)就是缘自于此。
4.愈伤组织生根型离体扦插后,为了生存下来,首先要保护好伤口,形成愈伤组织。
在适宜的生根条件下进一步分化,形成根原基和不定根。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这类植物插条生根的先决条件。
愈伤组织能否继续分化取决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激素水平,如锦带花、山茱萸、榆叶梅等。
愈伤组织很快形成而且很大,但是不再分化,不生根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根。
这主要与其内原激素有关。
一般生产上都是通过增加外源激素水平的措施来解决。
如木兰、腊梅、山茶、梅花等是愈伤组织与不定根同时发生,而雪松,部分月季品种等则是不定根自愈伤组织中长出。
这些植物就属于难生根类型。
四、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1.母树的发育阶段(母树龄)一般情况下,母树年龄越大,植物插条生根越困难。
因此在扦插繁殖时,采条母树强调“幼龄化”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选用幼龄母树,绿篱化采穗,连续扦插繁殖)。
2 •温度一般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是:10—15C愈伤组织形成最快:10C以上开始生根:15—25C生根最适宜:超过30T生根率开始下降;超过36C插条难以存活。
生产上一般掌握最适宜扦插生根的温度为15—25C。
温度对离体枝段存适及生根的影响是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插条的养分养分消耗越快,不利于插条存活。
对带有一定量叶片的嫩枝插条,温度越高,其蒸腾强度越大。
插条的水分损失越严重。
试验认为,插床基质温度要高,而空气温度要低,相差5—10C生根良好。
地温和气温差有利于地下部分下定根首先生成,而芽随后萌动,保证了插条存活,生根。
为了形成上、下、温、差,提高扦插生根率,生产上常采用全光雾插的技术和基质增温扦插技术。
3.湿度扦插繁殖作业中,掌握好基质湿度,空气湿度,插条自身含水量是保证离体存活和生根的技术关键。
①基质湿度:指插条基部所在基质的湿度。
它直接关系到离体枝段的存活,愈合组织的形成,不定根的形成。
对扦插基质的要求是要有较高的持水量,并有良好的透气性。
基质湿度要求20—25%。
基质湿度一般用基质材料来控制。
如河沙、膨体砂、泥炭、珍珠岩、蛭石、锯木屑、腐殖土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水量过大也不会影响良好的透气性。
②空气湿度:是指插穗上部所在空间的湿度。
它对嫩枝扦插,带叶扦插影响极大。
因为离体枝段缺少吸收水的器官,而叶的蒸腾作用还在进行。
为了保证离体枝段存活,必须控制插条的蒸腾强度,而增加空气湿度是最有效的措施。
亦即最重要的是叶片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应与叶内细胞间隙的水汽压相等或相近,即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 —90%。
目前生产上常采用遮荫,塑料薄膜拱棚密闭扦插和间隙弥雾扦插的方法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③插条自身含水量:它将直接影响插条的存活与生根。
关键在采插条的时机,应在早晨最好,经过一夜的吸水,蒸腾的损失还小,组织细胞的含水量还比较充分。
对采条母株提前灌水,对很多花灌木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生根促进剂的生产应用用生根促进剂处理插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插条生根的百分率,促使不定根的孕育,增加每一个插条所生根的数量和质量,并使其生根均匀,在应用生根促进剂时,要配合其它条件如保持适量的水分,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线,以及良好的扦插基质……对生根促进剂目前的共识是①一般可使生根所需时间缩短1/3以上。
②能提高插条的生根率;③使少数长根出现时可以成为短而紧凑的根系。
常用的生根促进剂有NAA、1BA、1AA、2,4-D , B族维生素等。
NAA由于其成本低廉,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而1BA 是普通扦插最好的促根药剂,它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缓慢(即不易受光、热的影响而产生分解),效果稳定持久,并且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无毒。
生根促进剂在花卉苗木繁殖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有生根粉(商品粉未)、稀溶液浸泡,浓溶液速蘸。
①生根粉:木本植物应该用高浓度的生根粉,如5000-20000ppm,而肉质,易生根的草本花卉可用低浓度的生根粉,如500-4000ppm。
扦插时,插条在粘蘸生根粉之前,基部切口需要新鲜的。
使用生根粉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缺点是插条下切口粘附的粉未易被淋溶至扦插基质中。
②稀溶液浸泡:将称量好的1AA、1BA、NAA等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再用水稀释至设定的较低浓度,将插条基部浸泡于其中的方法。
一般草本植物适宜的浓度为10ppm,半木质化枝50-200ppm, 20C环境下浸泡20-24小时。
此法对休眠枝特别重要,有利于枝条内抑制物质的洗脱。
经用示踪原子高压液相色谱测定证明:此法可使药液被吸收到枝条各个部位,然后进行向基性运转,聚积在插条基部,参与不定根的形态建成。
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保证插条吸收的药液全部用于不定根的形成。
唯使用不便是其缺点。
稀释液不宜久置,以临用时配制为好。
③浓溶液速蘸将1BA、NAA、1AA 等溶解在50%酒精中,浓度一般为500—2000ppm或可高达4000—10000ppm,速蘸时间为30—5秒或2—1秒,取出即行扦插。
六、关于扦插繁殖的几个疑问①插条长度?插条一般长10—20cm,但至少包括2个节。
②下切口?插条基部的切口常常是恰好在节的下面。
③上切口?插条顶部切口应在节上1cm左右处。
④基部切口形状?基部为平切口者、伤口创面小,易愈合,环状生根多,根系分布均匀,有利于扦插苗的移栽与成活。
马蹄形斜切口者,根多集生于斜面的一端,易形成偏根。
但能扩大插条切口和土壤的接触面,利于水分,氧气的吸收。
因此,平切口常用于普通扦插,而斜切口多用于生根较慢种类的扦插。
⑤插条调整用刀还是用剪?无论从操作速度还是切口挤压受伤来看,均是用利刃强于用技剪。
怎样选取半木质化枝?大致可按下列标准选取:顶芽自剪脱落。
当年生枝刚好能看见髓部出现。
新生枝条基部由嫩绿色转变为绿褐色。
盆菊花期调节栽培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又名秋菊、黄花,鞠。
菊科菊属。
原产于中国,被列为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菊花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菊花已经成了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约有2.5万个园艺品种,我国也有7000个品种以上。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花卉。
株高20—150cm,茎青绿或带紫褐色,基部半木质化。
叶互生,有柄,卵形至广披针形,缘有粗齿或深裂,基部楔形。
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聚生枝顶。
舌状花为雌性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花序直径2—30cm,花色繁复。
花期因品种不同有夏花、秋花、冬花及多季开花品种。
瘦果、种子小、褐色。
菊花适应性强,对气候与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故栽培广泛。
菊花喜肥,在多肥、含腐殖质,排水通气良好的壤土中生长良好。
根系发达、耐干旱、忌水湿、忌连作。
以扦插繁殖为主。
菊花在5C以上地上部萌芽、10C以上地上部生长,16—21 C生长最为适宜。
花芽分化在15—20C,但因品种不同最适温有不同的临界温度。
27C以上高温花芽分化受抑制。
菊花喜光,在长日照条件营养生长。
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对日长要求因品种而异。
传统栽培的秋菊、寒菊大多为质性短日(只有栽培期间的日照时间短于某一“界限日长”意即花芽分化所需要的临界日照时间时,在植株的生长点处才能形成花芽)在一定临界日长以下的短日条件下形成花芽与开花。
而夏菊,八月菊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都为量性短日(花芽分化对于日长反应不十分敏感,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日长。
但在花芽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较短的日长有利于花芽创始,长日有利于花芽发育和促进开花。
即短日条件并不是决定花芽分化的必需条件,但短日可促进花芽分化进程)。
菊花不同类型品种,花芽分化与花芽发育对日长、温度的反应盆栽大花秋菊国庆上市的促成栽培要点:品种选择:注重选择抗热性强的,对生长抑制剂反应敏感的大花型矮生秋菊品种,如兼六香、白秀芳、渝州红、山城之光等。
简易栽培历:5月扦插育苗f 6月上旬上盆定植f定植后10 —15天摘心f 7 月中旬开始遮光处理—国庆开花。
一般用黑色塑料薄膜遮盖来延长短日照的时间,每天保持黑暗12 小时,开始遮光时间至少要在开花目标期前60天,开始遮光处理时株高应达到25—35cm。
为避免高温的影响,应选择通风,凉爽的地方栽培。
同时最好采用于半夜退凉后覆膜遮光至早晨8:30—9 时或天亮前覆膜至早晨9 时的办法。
栽培期间,当新芽有米粒大小时即开始喷洒杀虫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防治病虫害发生和控制植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