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卷 第1期2019年 1月中国发明与专利China Invention & PatentV ol.16 No.1Jan. 2019浅析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为例张丽华(苏州市吴中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苏州215100)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作用,探讨科技领军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知识产权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科技领军人才指的是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的范围内,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设计研发或技术应用的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有变革性理论发现或技术发明,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公认,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其发展趋势的引领者[1]。
科技领军人才具有的创新意识、可开发的无限精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在创新创业人群中发挥着其独特性,可以称为“用智力换资本”[2],这也成为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优势所在,所以,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在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发展中变得尤为重要。
苏州市吴中区共拥有创业型科技领军人才企业181家,2017年,实现销售总额9.01亿元,同比增长50.2%,实现税收0.46亿元,同比增长71.7%,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彰显出的巨大爆发力,知识产权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知识产权在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发展中的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知识产权发展的建议。
1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1.1知识产权提升了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发展是创新创业的最大动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优势在于“用智力换资本”,核心技术的保护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国家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发展管理上更加重视。
据数据统计,全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共13家企业实施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1为2015—2017年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3年来,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增长比例,说明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
在科技领军企业中,也涌现出了一批科技领军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代表企业,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科沃斯机器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昆仑绿建、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企业斯莱克、江苏制造作者简介:张丽华(1981—),女,江苏苏州人,博士,中级工程师,人才科科长,主要从事科技人才工作。
2019年第1期业发明专利百强企业汇川技术,这些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也为全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
1.2 知识产权助推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快速成长加快创新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知识产权保驾护航,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大多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企业将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到产品当中,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就实现了产品创新,进而赢得市场,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由杨振枢博士创办的博利迈新材料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0项,发明专利授权21项,获批“博利迈”“EXCAMID”商标,公司的创新产品营销连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
由杨豪放硕士创办的江苏盖睿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累计申请专利49项,并成功实现了49项专利的成果转化,相关专利产品已在全国19642个基层社区、村、学校等卫生站开展使用,服务人口超1亿人,2017年度自主专利产品的销售收入近1亿元,近三年销售收入的平均增长率高达278.26%。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这些领军人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1.3 知识产权评议制度降低了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的侵权风险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知识产权评议制度指的是在科技领军人才企业项目评审过程中,加强对专利信息真实性的核查和专利质量的评价,以此来推断企业未来的发展市场和技术开发动向,评议结果将为项目评审专家组决策提供参考,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也保证研发投入的安全,避免侵犯他人在先权利,造成“无效”研发、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3]。
自2016年开展此项评议工作以来,吴中区已累计对120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评议,其中90家企业获得东吴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的资助,获得资助的企业中90%的人才企业能够持续进行项目的开发,并获得新的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评议制度有效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了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
2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2.1 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欠缺创业型领军人才企业基本上是初创型企业,由于规模、经济实力、工作条件等方面因素,很难像大企业那样揽到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才,公司对知识产权管理运用的知识掌握有限,如知识产权申请的最佳时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等。
而对于这些企业,因为很多处于试验阶段,他们手中没有相应的样本,不知道哪些技术方案可以申请专利,不知道如何进行专利布局,甚至有些很好的构思以为不可能申请专利。
这样便错过了申请专利最好的时机,造成企业已掌握的知识产权被别人抢先申请,从而失去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但实际上,我国的相关专利法律规定:有方案无样本可以申请专利[2]。
但领军人才往往不知道这一点,更不用提对知识产权的运用了。
2.2 知识产权归属权存在风险科技领军人才主要来源于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科研人员,这些人才创立(或被引进)科技公司实施创新创业,所应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绝大部分与科技领军人才在原机构所取得成果相关联。
科技领军人才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前并没有与原机构划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所有权归属权,特别是绝大多数科技领军人才在技术领域较为专注,市场经验不足,创新创业初期,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尚未实现产业化、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时,其重要性难以体现。
但是,当这些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获取了较好收益时,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一旦形成产权纠纷会对企业的发展带张丽华:浅析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表1 2015—2017年吴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统计年份专利申请量占比其中:发明专利占比专利授权量占比其中:发明专利占比201511337.16%82410.91%379 5.20%7411.25% 2016169312.00%105719.20%105114.30%27820.00% 2017210114.15%133124.16%129318.08%42231.80%注:占比是指科技领军人才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2019年第1期来较大影响。
2.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力不足从国内各地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来看,主要以北京、浦东、武汉三种模式为代表,分别为直接质押(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间接质押(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和混合质押(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三种模式主要涉及到银行、企业、政府、担保公司等多方主体。
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创办初期对资金的需求最为强烈,为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大多数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创立的时间比较短,经济效益尚不明显,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得融资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
2.4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多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总量较小,创新能力却极强,但是许多知识产权成果诞生了,却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保护,境外专利申请更存在缺失。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知识产权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知识产权成为部分跨国公司打压我国竞争对手、谋求更大利润的主要工具。
跨国公司在我国日益密集的专利“陷阱”将成为我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而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合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维护境外自身知识产权权利的状况却不容乐观。
3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知识产权的发展体会3.1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健全面向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申请、质押贷款、保险给予资金支持。
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特别是引进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完善职务发明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单位与职务发明人的权利义务,切实保障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
3.2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在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人才载体等创业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服务点,实施精细化服务。
加强科技领军人才知识产权培训,积极推行知识产权创业模块培训、创业案例教学和创业实务训练。
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建立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实训体系。
3.3 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建立便于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者充分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的工作机制,提高科技领军人才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加大专利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创新创业者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深化维权援助机制建设,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
3.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国家政府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其予以保护。
面对面广量大的知识市场和大量存在的违法侵权行为,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基础上,建立更为健全的管理网络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
3.5 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领军人才企业本身就是依靠自身的智力优势在发展,因此一定要多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新知识,多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
要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注册,以期得到有效保护。
要以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措施体系。
4结语知识产权发展是创新创业的最大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激励创新创业。
知识产权制度完善与否、环境优化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的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以及人才发展。
政府应该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人才自身也要不断提高素质,毕竟创新创业是一项综合性的考验,学习有关于张丽华:浅析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2019年第1期知识产权及其相关知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不断开拓创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