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剂成型原理:片剂的成型过程(几种结合力):(1)在压力下颗粒首先发生相对移动或滑动,从而排列的更加合理,然后颗粒被迫发生塑性或弹性变形,使体积进一步变形。
(2)部分颗粒破碎生成大量新的未被污染的颗粒,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与表面能,因此表现出较强的结合力以及静电作用力,促使颗粒结合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片剂。
(3)颗粒受压后发生熔融现象,压力解除后形成“固体桥”。
二、制片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即用于压片的物料(颗粒或粉末)应具有良好的可压性与流动性。
可压性是指物料在受压过程中可塑性的大小,可塑性大即可压性好,易成型。
对于可压性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物料,选择可压性好的辅料来调节或改善原物料的可压性。
良好的流动性,可保证片剂的分剂量准确。
三、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1.药物可压性:(比较物料的塑性与弹性)塑性比较大时可压性好,弹性大时可压性差。
弹性大小用弹性复原率来表示,即:弹性复原率 = (Ht-H0)/H0×100%H0为加压状态下的片剂的高度,Ht压力解除后片剂的高度。
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药物的熔点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即有利于片剂成型。
立方晶系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易成型。
3.黏合剂与润滑剂:黏合剂用量大片剂容易成型,但用量过大造成片剂硬度大,使其崩解、溶出困难;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使粒子间的结合力减弱,造成片剂的硬度降低。
4.水分: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但含水量过多会造成黏冲现象。
5.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增加片剂的硬度会随之增大,但当压力超出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
另外加压时间延长有利于片剂的成型。
四、片剂的质量问题:(一)裂片: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做裂片(常发生顶裂或腰裂)产生原因:片剂的弹性复原率(与物料性质有关)及压力分布不均匀是主要原因。
另外,粘合剂不当或用量不足、细粉过多、颗粒过干、加压过快均会造成裂片。
解决方法:换用塑性大的辅料,适度干燥,选择合适粘合剂与用量,减少细粉等。
(二)松片:指片剂的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
产生原因:与压力及粘合剂的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
解决方法:调整压力和适当增加粘合剂。
(三)粘冲:指片剂表面被冲头粘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的现象。
产生原因:颗粒不够干燥或物料易于吸潮、润滑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以及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
解决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片重差异超限:片剂的重量超出药典规定的重量差异允许的范围。
产生原因:粒的流动性不好;细粉过多或颗粒不均匀;加料斗内物料时多时少;冲头与模孔吻合不好。
解决方法:改善物料流动性等。
(五)崩解迟缓:指片剂不能在药典规定的时限内完全崩解或溶解1.崩解机理(1)片剂中可溶性成分多,因溶蚀而崩解;(2)“固体桥”溶解,结合力消失;(3)泡腾剂产气作用;(4)吸水膨胀(多数片剂)。
(5)润湿热2.影响崩解的因素毛细管理论公式:L2 = Rγcosθ/2η.t式中L:液体渗入毛细管的距离;R:毛细管半径;γ:液体的表面张力;θ:液体与毛细管的接触角;η:液体的黏度,t:时间。
由公式可知,影响介质渗入的主要参数有:毛细管数量(孔隙率)、毛细管半径、液体表面张力与接触角。
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方面:(1)原辅料的可压性:原辅料的可压性好,片剂的崩解性能差,适量加入淀粉可增大片剂的空隙率,增加吸水性,有利于片剂的崩解;(2)颗粒的硬度:颗粒的硬度小影响片剂的孔隙率,近而影响片剂的崩解;(3)压片力:压力大,片剂的孔隙率及孔隙径小,片剂崩解速度慢;(4)表面活性剂: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物料的疏水性,增加润湿性,有利于片剂的崩解;(5)润滑剂:使用疏水性强的润滑剂,水分不易进入片剂,不利于片剂的崩解,硬脂酸镁;(6)粘合剂与崩解剂:粘合力越大,崩解时间越长,黏合剂粘合力大小顺序:明胶>阿拉伯胶>糖浆>淀粉浆。
(7)崩解剂:见崩解剂部分。
(8)贮存条件:贮存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影响片剂的崩解。
(六)溶出超限: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出规定量的药物,即为溶出超限或称为溶出度不合格。
溶出理论:溶出服从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dc/dt为溶出速度;k为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 为药物的溶解度。
由公式说明,产生溶出超限的原因是:崩解迟缓;药物难溶。
解决方法:(1)物微粉化:s值增大;(2)制备研磨混合物:疏水性药物与水溶性或亲水性材料研磨混合,改变药物的润湿性;(3)制成固体分散体:改变药物的粉散状态,s值增大,有利于药物的溶出;(4)吸附于载体后压片:药物以分子态形式被吸附在载体表面,有利于溶出。
(七)片剂含量不均匀所有造成片重差异过大的因素,均可造成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匀,此外小剂量片药物含量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1.混合不均匀(1)主药与辅料量的配比悬殊:(2)主药与辅料粒子大小相差悬殊:(3)粒子的表面粗糙不易混匀:(4)由于颗粒大小不等而对药液的吸收量不同。
2.可溶性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迁移五、片剂的质量检查:(一)外观(二)片重差异重量差异限度与评价标准:标准:超过限度的片不得多于2片,且1片不得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心重量差异。
(三)脆碎度用Roche脆碎度测定仪,通常脆碎度<1%为合格。
(四)崩解度1.咀嚼片、缓、控释片,不需要作崩解时限检查。
2.标准:普通压制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薄膜衣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糖衣片:应在60min内全部崩解肠衣片:先在盐酸溶液(9→100)中检查2h,每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于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含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舌下片:应在5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可溶片:水温15℃~25℃,应在3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结肠定位肠溶片:pH为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0min内全部释放或崩解。
(五)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1.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制剂,不在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2.要求作溶出度检查的片剂:(1)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片剂;(2)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片剂;(3)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片剂;(4)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片剂。
3.药物的溶出度可以反应药物在体内吸收的情况,药物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具有相关性。
(六)含量均匀度检查含量均匀度:是指小剂量或单剂量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需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制剂:1.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小于10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片重量的5%者。
2.其他制剂,每个标示量小于2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个重量的2%者,以及透皮贴剂均应检查均匀度。
3.药物的有效浓度与毒副反应浓度比较接近的品种或混匀工艺困难的品种,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25mg,也应检查均匀度。
4.复方制剂仅检查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
凡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制剂,不再进行重(装)量差异的检查。
六、常用粘合剂:某些药物粉末本身具有黏性,加入适当的液体(多为乙醇水溶液)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以利于制粒的液体,被称为润湿剂;某些药物粉末本身无粘性或粘性较小,需加入淀粉浆等黏性物质,才能使其黏合起来,加入的黏性物质称为黏合剂。
它们的作用都是使粉末黏合起来,故总称为黏合剂。
常用粘合剂种类主要性能特点应用蒸馏水是一种润湿剂,干燥温度高,且易被物料吸收,发生润湿不均匀现象,不适宜单独使用同淀粉(淀粉浆)及乙醇合用,不适于对水敏感的药物。
乙醇是一种润湿剂,乙醇浓度增大,润湿后产生的粘性降低,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作润湿剂适用于遇水易分解或遇水粘性太大的药物。
常用30~70%浓度乙醇淀粉浆淀粉在水中受热糊化而得,玉米淀粉的完全糊化温度为77℃。
可用冲浆法(多)和煮浆法制得,不宜直火加热。
最常用的粘合剂和润湿剂,常用浓度8%~15%,最常用浓度为10%,浓度视物料性质而定。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的钠盐,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最好在初步膨化与溶胀时加热60~70℃。
黏性较强,注意制得片剂硬度过大或崩解超时限。
常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羟丙纤维素HPC 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发生胶化或溶胀现象既可作湿法制粒的粘合剂,也可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甲基纤维素MC 纤维素的甲基醚化物,水溶性好,形成粘性胶体溶液应用于水溶性及水不溶性物料的制粒中,形成的颗粒压缩成型性好,不随时间变硬乙基纤维素EC 纤维素的甲基醚化物,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溶解度较大,用作对水敏感的药物的黏合剂,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释放起阻滞作用。
用于缓、控释制剂的制备羟丙甲纤维素HPMC 纤维素的羟丙甲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崩解速度快,溶出快。
常用浓度2~5%,比较新型的粘合剂,作干粘合剂(直接压片)其他黏合剂:5%~20%的明胶溶液;50%~70%的蔗糖溶液;3%~5%的PVP溶液。
冲浆法:淀粉+1-1.5倍冷水→搅匀→冲入全量沸水至半透明糊状(常用于大生产、方便)煮浆法:淀粉+全量冷水→蒸汽加热→糊化(少用)七、常用崩解剂:崩解剂:是使片剂在胃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常用崩解剂种类主要性能特点应用干淀粉吸水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膨胀性,较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
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外加法、内加法或内外加法作崩解剂。
应用最广泛、最经典的崩解剂,一般用量为干颗粒的5~20%羧甲基淀粉钠CMS-Na 于水中吸水膨胀性非常显著,为原体积的300倍。
是一个性能优良的崩解剂。
用量为片重的1~6%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空隙度,所以具有很好的吸水速度与吸水量,吸水膨胀率为500%~700%本品作崩解剂用量为2~5%交联聚维酮PVPP 在水、有机溶剂及强酸强碱中均不溶,于水中迅速溶胀,并且不会出现高黏度凝胶层,崩解性能十分优越。
而不溶解崩解效果好,但引湿性很强优良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 于水中不溶解,能吸收数倍自身重量的水,而膨胀,具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与干淀粉合用崩解作用降低。
与羧甲基淀粉纳合用崩解效果更好。
泡腾崩解剂是一种特殊的崩解剂最常用的是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
生产与贮存过程中妥善包装,严格防水用于泡腾片剂八、常用润滑剂:常用润滑剂 种类主要性能特点应用硬脂酸镁疏水性润滑剂,附着性好,润滑作用好,用量大时片剂不易崩解或裂片。
与乙酰水杨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数有机碱不能配伍。
应用最广泛。
一般用量0.1~1% 滑石粉可减低颗粒表面的粗糙性物料对冲头的粘附性,以达到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颗粒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