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X线检查
➢ 急性肺部感染征象 ➢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其横径≥15mm ➢ 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 ➢ 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 右心室肥大征
1.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 15mm 2.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 3.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 3mm 4.右心室增大征
Ⅱ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2.1 主要累及左心房或者左心室的心脏疾病;2.2 左心瓣膜性疾病
Ⅲ 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2 间质性肺疾病;3.3 睡眠呼吸障碍;3.4 肺泡低通气综合症;3.5慢 性高原病;3.6新生儿肺病;3.7 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
➢鉴别诊断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心电图检查
肺型P波
电轴右偏
RV1+SV5≥1.05mV 右束支传导阻滞 V5 R/S<1
正常 肺心病
➢超声心动图检查 1.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
≥20mm。 2.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3.右心室内径≥20mm。 4.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0mm.左/右心室内
径比值<2等。
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Ⅰ 肺动脉高压
1.1 IPAH;1.2 FPAH;1.3 相关因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APAH)1.3.1胶原血管病 1.3.2 分流 性先天性心脏病 1.3.3门静脉高压 1.3.4 HIV感染1.3.5 药物/毒性物质 1.3.6 其他甲状腺疾病、 Ⅰ型糖原过多症、Gaucher病、遗传性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红蛋白病、骨髓异常增殖性疾 病、脾切除术后;1.4 因肺静脉或者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肺动脉高压 1.4.1 肺静脉闭塞病 (PVO)1.4.2 肺毛细血管瘤(PCH);1.5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下降。 • 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罗音。剑突
下心脏搏动、P2亢进和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颈静脉充盈。
2.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 呼吸衰竭 • 右心衰竭 • 各种并发症的表现
(一)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 ➢紫绀 ➢肺性脑病
(二)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主要为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表现
肺动脉高压
血清H+增高
白三烯、5-HT、 PAF、血管紧
张素Ⅱ等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性因素
慢性炎症
肺泡内压
呼吸性酸中毒
肺小动脉血管炎
肺泡毛细血管受压
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
血管管腔狭窄、闭塞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致反 复肺血管栓塞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Ⅳ慢性血栓和(或)栓塞性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4.1 血栓栓塞近端肺动脉;4.2血栓栓塞远端肺动脉; 4.3非血栓性肺栓塞(肿瘤、寄生虫、外 源性物质)
Ⅴ肺动脉高压其他原因
类肉瘤样病、组织细胞增多症X、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血管阻塞(淋巴结增大、肿瘤、纤 维素性纵隔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Definition)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or pulmonale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hypertension, PH)本身是一个血流动力 学概念,其定义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平均肺 动脉压(PAPm)≥25mmHg;PAPm介于21-24mmHg的 患者,即所谓的“临界肺动脉高压”,在某些情况 下可能预示着早期肺血管病,应该仔细随访。
• 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 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压力高压,继而右心室机 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 我国肺心病发病率约为4.4‰,大于15岁人群约为 6.7‰ 。
✓病因(Etiology)
➢ 支气管-肺疾病(bronchial and lung diseases): ➢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thoracic cage dyskinesia
diseases) ➢ 肺血管疾病(lung vascular diseases) ➢ 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慢性高原缺氧,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继发性RBC 血液粘滞度来自慢性缺氧醛固酮
肾小动脉收缩
水钠潴留
肺动脉压
血容量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心肌缺氧、酸碱平衡失调、相对血 容量增多。
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主要是由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等引起的多器官功 能损害。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1. 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 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乏力、
• 劳力性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心 悸。
• 颈静脉怒张,皮肤水肿,肝脏肿大、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室扩大 和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可出现浆 膜腔积液。
(三)并发症:
➢ 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
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
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 心律失常 ➢ 休克 ➢ 消化道出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碱平衡失调等 ➢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functional
factors) ➢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性因素(anatomy
factors) ➢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
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缺氧
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
血管活性物质 肺血管收缩、阻力增加
右室内径≥20mm
右室流出道≥30mm
➢ 实验室检查
• 动脉血气:PaO2、PaC O2 、pH • 血常规:RBC和Hb • 电解质:常出现低钠、低氯和低钾 • 肝功能、肾功能:可出现异常 • 痰细菌学检查:有利于抗菌药物的选择
➢诊断
有慢支、肺气肿等基础肺胸疾病或者肺血管 病变,因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 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并有前述心电图、X线 表现,再参考超声心动图,可以作出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