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摘要】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有爱心、有耐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不但数学科目成为优生,而且德、智、体、美、劳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生转化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存在优点和缺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

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

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时间长了便形成了差生,那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呢,笔直谈几点看法:
1 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后进生信任感为前提
尽管是差生,他们的情感都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护,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

教师应该抓住
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

只要差生接受了教师,就会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进行学习。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是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要充分肯定差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差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2 真诚以礼相待,消除后进生自卑感
合理、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

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

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后进生则冷眼相待。

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

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

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礼相待,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3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是解决差生学习上问题的关键
3.1 大部分差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

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引导他们分析问题,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解答问题。

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2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差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3.3 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有的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有的时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只好抄袭,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以后的内容听不懂,从而造成抄袭的恶性循环。

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

4 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在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

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的自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对于个别的差生,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

总之,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虽然很艰辛很繁琐,但这是我们广大人民教师的特殊任务。

教师们一定培养自己宽广博爱的胸怀,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以“班里之所以有后进生,是因为自己工作还不到位的理念”鞭策自己,耐心细致地开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营造人人赶先进,个个创优秀的班集学风,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思想进步和成绩提高的同时感受到师恩浩荡,感受到校园学习生活和谐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