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气的性质

氨气的性质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气与铵盐)【学习目标】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

3. 掌握铵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氨的性质(一)演示实验1:氨气的喷泉实验【思考】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气具有什么性质?【讨论】下面三个都是喷泉实验装置图,如何引发喷泉?原理有何不同?一般什么样气体可做喷泉实验?2.氨水的化学性质:氨气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氨水的成分:三分子三离子氨水呈碱性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多识一点】①氨水密度<1g/ml.浓度越大,密度越②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为③NH3·H2O为可溶性一元弱碱(具有碱的通性),写出AlCl3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从能否电离的角度分析:氨气是NH3·H2O是氨水是(二)演示实验2:氨气与酸的反应观看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实验现象:2、浓氨水与浓盐酸各具有什么性质?3、反应的方程式4、推测浓氨水与浓硝酸的反应现象及原理总结:氨与酸在空气中形成白烟而与难挥发的酸(如硫酸)则无此现象。

(三)NH3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完成化学方程式标出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氨盐的性质(一)铵盐的性质完成小组实验,总结铵盐的性质。

1、受热易分解,写出碳酸氢铵、氯化铵分解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2、铵盐(NH4+)的检验方法:反应原理【思考】不加热可以吗?为什么?【思考】1、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2、如何检验铵盐?化学氮肥: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有机态氮肥(主要成分为尿素)(二)氨气的制备:1.反应原理:方程式:2.装置:与制相同3.收集方法:只能用向排空气法4.验满方法: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看试纸是否变②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靠近瓶口,看是否产生5.尾气处理:在试管口放一团用浸湿的棉花【思考】若制取干燥的氨,可选择哪种干燥剂?能否用浓H2SO4干燥?为什么?【课堂检测】1、关于氨的物理性质不正确的叙述是( )A.无色无味气体B.极易溶于水C.易液化D.比空气轻2、氨水的碱性较弱,这是因为()A.它只能使酚酞变红色B.溶于水的氨的大部分仍以NH3分子形式存在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只有小部分电离D.氨水极易挥发出氨气3、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①FeCl2②H2SO4③NH4NO3④HCl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 只有①③④D.全部4.(双选)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A. 还原性B. 极易溶解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 氧化性5.(双选)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是()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6.下列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铜在氯气中燃烧B.铁在氯气中燃烧C.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汽相遇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7.检验某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先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B.加入弱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C.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D.加入烧碱溶液,加热, 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课后拓展案】【基础练习】1.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 把一小块钠投入浓氨水中,逸出的气体为( )A.全为H 2B.全为NH 3C.H 2和NH 3D. NH 3·H 2O3. 已知NH 3难溶于CCl 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4. 下列反应中,氨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碱性的是 ( )A .2NH 3+3CuO=====△3Cu +N 2+3H 2OB .4NH 3+5O 2=====Pt △4NO +6H 2OC .8NH 3+3Cl 2===N 2+6NH 4ClD .NH 3·H 2ONH +4+OH - 5.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作干燥剂。

(3)用图A 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只提供如图B 所示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提高】6、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反应原理为:2NH 3+3Cl 2===6HCl +N 2若管道漏气现象是 ,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总反应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若有2 molN 2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NH 3物质的量是 转移的电子数是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3课时硝酸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2.掌握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3.会用硝酸的氧化性解释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及其他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的特点。

【课前预习案】一.硝酸的物理性质①纯硝酸为_______色,易,有___ ______气味的体。

②硝酸沸点________,易挥发,(想一想: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有什么现象?)③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硝酸称为“___________”。

③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硝酸属于强酸,其电离方程是,它具有酸的通性:①稀硝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夜显___ _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如与Cu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与碱,如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与某些盐,如与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硝酸应保存在色口的试剂瓶中,密封放置在处。

3、强氧化性(硝酸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如:Cu、Ag等)Cu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4、使金属钝化:常温下,浓硝酸可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以NO和NO2为主的是形成和的重要原因。

2.汽车尾气中的与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的一种有毒烟雾,称为。

3.水体中过量的氮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当进入水体的氮含量增大时,会造成,导致藻类“疯长”并迅速地覆盖在水面上。

水体中的氮主要来源于、、以及水产养殖所投入的饵料和肥料等。

【预习检测】1. 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A. 能使石蕊试剂变红色B. 能跟Al2O3反应生成Al(NO3)3C. 能和醋酸钠反应D. 能和FeO反应生成Fe(NO3)3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不能溶解铁的是()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稀硫酸3.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污染的是()A.CO B.CO2 C.NO2 D.N24. 下列药品,在空气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瓶存放的是()A. 氯水B.钠C.浓硝酸D.浓盐酸【课堂探究案】【探究一】硝酸的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什么样的试剂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你知道哪些需特殊保存的试剂?2、为什么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如何消除?【探究二】硝酸的强氧化性:1、硝酸和金属的反应【演示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个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棉花堵住试管口Cu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还原剂转移电子数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u与稀硝酸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还原剂转移电子数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思考】铜粉放入稀硫酸中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溶解,此盐是什么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演示实验2】将实验1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是。

【思考】在浓硝酸中钝化的金属有哪些?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钝化表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写出Fe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思考】若铁粉过量会发生什么反应?【总结】(1) 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能或不能)产生氢气。

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

铁与稀HNO3反应时,HNO3过量,产物为;Fe过量,产物为.在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中,硝酸表现性和性。

(2)硝酸能氧化除Au、Pt、Ti 以外的所有金属。

但在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钝化,因此可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

发生钝化时硝酸表现出性。

(3)做硝酸与金属反应实验时要注意用吸收尾气,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硝酸和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硝酸的作用:表现出【课堂检测】1、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中的是()A.AgB.AuC.AlD.Fe2、有关硝酸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能生成CO2C.硝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氧化所有金属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3、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浓盐酸⑤硝酸银,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 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课后拓展案】【基础练习】1、你知道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

()(2)铝质、铁质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

()(3)铜片放入浓硝酸中,溶液变蓝且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

()(4)碳单质放入热的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

()(5)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A.变浅B.变为红色C. 没有变化D.变为黄色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Fe2+、Cl-、NO3-B.NH4+、SO42-、Na+、NO3-C.Cu2+、Fe3+、NO3-、Cl- D.H+、Na+、HCO3-、SO42-4、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硝酸可氧化Fe2+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5、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A、Fe2O3+HNO3B、Ca(OH)2+HNO3C、C+HNO3D、FeO+HNO36、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