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总复习

生物化学总复习

第一章糖的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____C_____。

A. 麦芽糖B. 木糖C. 蔗糖D. 果糖2.麦芽糖是由2分子的D-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糖苷键相连接_____B____。

A.α-1,2 B. α-1,4 C. α-1,6 D. β-1,6二填空题1. 在多糖淀粉的分子结构中主要存在两种化学连接方式,其中直链淀粉分子结构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是α-1,4糖苷键,而支链淀粉分子中单糖之间还存在通过__α-1,6__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以形成侧链。

2.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 α-1,4___糖苷键相连。

3.乳糖是由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二者之间通过__β-1,4__糖苷键相连。

4.蔗糖是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二者之间通过α-1,2___糖苷键相连。

5.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距离羰基最远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6.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β-1,4____糖苷键相连。

三、判断题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 ×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 × )四、名词解释糖苷键:一个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分子(如醇、糖、嘌呤或嘧啶)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或缩酮键,常见的糖醛键有O-糖苷键和N-糖苷键。

变旋现象:某旋光化合物的溶液的旋光度会逐渐改变而达到恒定,这种旋光度会改变的现象叫做变旋现象。

第二章脂质化学A.油酸B. 软脂肪酸C. 亚麻酸D.棕榈酸2. 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___C ___。

A. 油酸、软脂肪酸B. 油酸、亚油酸C. 亚油酸、亚麻酸D. 软脂肪酸、亚油酸。

3. 卵磷脂含有的成分为____B____。

A. 脂肪酸,甘油,磷酸,乙醇胺B. 脂肪酸,磷酸,甘油,胆碱C. 磷酸,甘油,丝氨酸,脂肪酸D. 脂肪酸,磷酸,甘油4. 下列物质中由十八碳原子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是__ A ______。

A. 油酸B. 棕榈油酸C. 硬脂酸D. 花生四烯酸二填空题1. 卵磷脂是由磷脂、蛋白、糖类和磷脂组成。

三、判断题1. 磷脂不溶于丙酮,根据这个特点可将磷脂和其它脂类化合物分开。

(√)2. 细胞膜类似与球蛋白,有亲水的表面和疏水的内部。

(√)四名词解释油脂酸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变质,氧化的初产物是氢过氧化物,RCOOH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醇,酸等有哈喇味。

必需脂肪酸: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苏氨酸等)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第三章蛋白质一、选择题A. 25%B. 50%C. 75%D. 100%2.下列哪一种说法对蛋白质结构的描述是错误的___D______。

A. 都有一级结构B. 都有二级结构C. 都有三级结构D. 都有四级结构4. 氨基酸与亚硝酸反应所释放的N2中,氨基酸的贡献是__B____。

A. 25%B. 50%C. 75%D. 100%5. 天冬氨酸的pK1=,pK2=,pK3=,则其等电点为___C____。

A. 2.09B. 3.86C.D.6. 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的结构是___C_____。

A. α-螺旋B. β-折叠C. 三级结构D. 四级结构7. 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____A_____。

A. 肽键B. 二硫键C. 疏水键D. 氢键8. 测定多肽链内氨基酸序列最好的方法是___C______。

A. FDNB法B. DNS-CL法C. PITC法D. 羧肽酶法9. 下列不是芳香族氨基酸的是____A_____。

A. 亮氨酸B. 苯丙氨酸C. 酪氨酸D. 色氨酸10.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____D_____。

A. 肽键B. 二硫键C. 疏水键D. 氢键11.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____A_____。

A. 鸟氨酸B. 半胱氨酸C. 甲硫氨酸D. 丝氨酸12. 双缩脲反应主要用来测定____C_____。

BA. 糖B. DNAC. 肽D. RNA13. 下列氨基酸与茚三酮作用显黄色斑点的是___B______。

A. 组氨酸B. 脯氨酸C. 半胱氨酸D. 丝氨酸14. 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在pH= 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它的游动方向是____C_____。

A. 在原点不动B. 向正极移动C. 向负极移动D. 无法预测二填空题1. 蛋白质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光吸收波长一般是280 nm,而DNA于紫外光区的最大光吸收一般在260 nm波长处。

2.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常见氨基酸中,碱性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

酸性氨基酸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3.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而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4.属于天然碱性的氨基酸有____赖氨酸_____、__组氨酸___和精氨酸。

5.在pH=6时,将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的混合液进行纸上电泳,移向正极的是谷氨酸,移向负极的是_精氨酸____,留在原处的是__丙氨酸_____。

6.组氨酸的pK1=,pK2=,pK3=,它的等电点是。

7.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条件下带__正______电荷,在碱性条件下带_____负___电荷。

当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_____等电点___________。

8.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通过___肽_____键连接成多肽链,氨基酸残基的_______排列顺序_____称为蛋白质一级结构。

9.天门冬氨酸的pK1=,pK2=,pK3=,它的等电点是。

10.蛋白质多肽链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包括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

12已知三种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组合形式为()、()和()。

三、判断题1.两性离子氨基酸在溶液中,其正负离子的解离度与溶液pH值无关。

( )2.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三维构象。

( )3. 当某一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等于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时,此蛋白质的pI为。

( )4.有两种蛋白质A和B的等电点分别是和,在pH为的条件下同一静电场中A一定比B向异极泳动速度快。

(×)5.茚三酮试剂能测出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

(×)6.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具有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和旋光性。

( ×)7.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量不发生变化。

( )8.一蛋白质样品经酸水解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能准确测定它的所有氨基酸。

( ×)9.公式pI=(pk2+pk3)/2是计算酸性或碱性氨基酸pI的公式。

(×)10. 从一种动物组织中提纯得一种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得其含氮量为12mg(100mg样品),则该样品的纯度为75%。

()11.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当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持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 )四名词解释等电点:当溶液的pH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蛋白质即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成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

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茚三酮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反应。

即所有氨基酸及具有游离α-氨基的肽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物质,只有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

α-螺旋:蛋白质分子中多个肽键平面通过氨基酸α碳原子的旋转,使多肽链的主骨架沿中心轴盘曲成稳定的α螺旋构象。

肽单位:又称为肽基(peptide group),是肽键主链上的重复结构。

是由参于肽链形成的氮原子,碳原子和它们的4个取代成分:羰基氧原子,酰氨氢原子和两个相邻α-碳原子组成的一个平面单位。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态的三维构象。

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

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和盐键维持的。

五问答题1.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以下氨基酸,用pH=7的缓冲液洗脱时,预测其洗脱顺序并说明原因(天冬氨酸:pI=;组氨酸:pI=;精氨酸pI=。

2.将含有赖氨酸,天冬氨酸及丙氨酸的混合液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进行分离,当洗脱液的pH为时,它们从树脂柱中洗出的先后顺序怎样理由是什么(天冬氨酸pI=;丙氨酸pI=;赖氨酸pI=答:阳离子交换树脂,即带正电的会被吸附赖氨酸,天冬氨酸及丙氨酸在pH值为时,带电性差不多是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所以洗脱出的顺序是天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3.试述蛋白质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基本原理。

答:(1)、沉淀(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

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

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

b.分子筛,又称凝胶过滤。

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同时入孔内而径直流出。

(5)、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不同蛋白质其密度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

4.蛋白质变性后,其性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答: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分子中的次级键被破坏,引起天然构象解体。

变性不涉及共价键(肽键和二硫键等)的破裂,一级结构仍保持完好。

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往往发生以下现象:(1)生物活性丧失;(2)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3)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如溶解度降低,分子伸展,不对称程度增高,反映在黏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以及旋光和紫外吸收的变化;(4)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如易被蛋白水解酶分解。

第四章核酸一、选择题1. DNA与RNA完全水解后产物的特点是__D_____。

A. 核糖相同,碱基小部分相同B. 核糖相同,碱基不同C. 核糖不同,碱基相同D. 核糖不同,碱基不同2. 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___A___。

A. 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B. 紫外线吸收值增加C.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D. 粘度下降3. 核苷酸在体内的生理功能不包括_____A____。

A. 作为生物体内核酸合成的原料B. 某些核苷酸是生物体内能量的直接供体C. 可作为细胞的骨架结构D. 某些核苷酸可作为激素的第二信使4.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些效应____C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