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课堂如何培优教学文稿

高效课堂如何培优教学文稿

高效课堂如何培优范县实验中学张卫红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

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可能就出现了学生学习成绩优差。

面对这一情况,采用“培优辅差”的教学措施势在必行。

“培养优等生,帮助差等生”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

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我认为“培优”的关键在于培养能力。

一般地说,优等生的基础都比较扎实,但往往缺乏某些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优等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从而使之成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那么如何培养优等生的能力呢?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是实施“培优”的前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去实施教学前,我往往去通过调查。

个别谈话,摸底测试等一系列方式,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底细。

沟通思想,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对于每名学生,都逐一建立了学生个别档案,便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二·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在教学中,我想尽办法,尽量上好每一堂课,借助于实物、图片,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轻松生动。

有了兴趣,积极性也提升了,教学也就轻松多了。

三.利用小组,发挥优生的聪明才智高效课堂,离不开小组建设。

抓好小组建设,首先就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小组长,这些小组长是班级的领头雁,也是小组的核心成员。

他必须尝试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小组,让小组成员都能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为小组争得荣誉;他必须学会如何去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小组成员都能心悦诚服,互相尊重,为小组争光添彩。

他必须懂得如何去引导本组同学开展独学、对学和群学,让小组成员都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因此,利用小组建设培优,培养出来的优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组织、管理、表达和协调能力超群,而且人格魅力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搭建舞台,提供优生的展示机会高效课堂,学习的展示环节是必须有的。

学生会不会展示,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

因此,利用展示环节培优,也不失为一种途径。

如何让学生展示?首先应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方法,包括展示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展示过程中对问题的讲解、和同学之间的质疑对抗以及对他人的点评,还有展示之后的整理与反思。

让优生在一次次展示中,找到自信,感受快乐,从而为其他同学起到示范作用。

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展示的时候,教师不要时不时打断学生的话,哪怕学生没有展示清楚,也不要急于纠正,要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就会展示了。

五.增设小灶,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目前,压制、束缚优生发展的因素是“一刀切”,是“统一要求”,是“不分青红皂白”。

优生处于陪太子读书状态,犹如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优生就像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这就要求伯乐教师,“策之以其道,鸣之通其意”,大胆地解除优生身上的枷锁,让他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个体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协调健康发展。

它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分层提出要求、训练分层搞辅导、检测分层定标准,使不同智力、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一步一步地滚动式向前发展,不断从小成功到大成功、一方面成功到多方面成功、个别成功向全面成功迈进的,达到教学成功的一种手段。

1.学生分层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老师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 ,找准自己的目标,从而学有所得。

2. 目标分层首先,教学目标分层:只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不走过场,才能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功的机会。

对于有效教学而言,都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成绩好的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在落实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充分利用其他资源,如网络英语、英语周报、英语电视节目等,拓宽语言习得环境,为英语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成绩差的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不能让他们认为高不可攀,应该有所降低。

如前期阶段,应注重英语基础,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后期阶段,对原来的教学目标稍做调整,适度增加课外阅读量,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扩大,循环操作,反复训练,无疑对英语教学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让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听课的过程中认真聆听,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问题,“笨鸟先飞”。

同时,教师还要在学法上善于引导学生,如在听、读中如何抓住关键句、主题句;如何完整地写出一篇短文等,初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外语思维的能力,让学生逐渐从“学会”转向“会学”。

其次,学习目标分层:无论属于哪一层次的学生都需要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

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并经常检查这一计划或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时帮助调整,使他们的计划和目标得以实现,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施教分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采用引导,疏导和指导的方法。

所谓引导是指引导成功语言学习者不断总结,优化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通过分析、讨论、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探求问题解决的过程或结论。

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为他们导航;疏导是指疏导不太成功语言学习者,避免消极的学习策略,教师为他们导法;指导是指指导学习潜能偏低的语言学习者,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教师为他们导疑。

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教学中的“要你学”这种被动的状况转为“我已经要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各自得到发展。

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整合”引导,疏导与指导,对各类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导疑。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现最佳的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行分层教学时,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学不能按以往的教学计划,一单元接一单元地学习。

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以旧带新,可以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得以缓冲。

然后再对教材的学习重新进行安排,根据知识的内在特点,采用“滚雪球”式的学习方法,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尽可能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利用有效的时间突破难点。

而且以大容量提问和练习加以训练巩固,使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做到起点低、梯度缓、要求严。

课堂上教师要更多一份耐心,多给一次机会,多一些鼓励;课后再给予适当的辅导、点拨,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

其中,自主学习又是为首,是最重要的。

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以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主,启发教学,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智力,培养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设置任务,激发情趣;主动探索,开展活动;启发引导,诱思导学;拓展讲解,完成任务”。

教师巧妙设置的任务,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开始思考情境中的认知问题并想办法完成任务。

教师可适当地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引导,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充分地发挥,探索精神更好地形成,他们或自学材料,或小范围内相互间进行初步的交流,相互启迪。

最后,教师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前提下,解决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4.练习设计与批改分层.首先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

设计英语练习,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着眼于为既定的教学目标达成而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题型要多样、要有层次、有梯度,题量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循序渐进;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训练。

这样才能使学生练的有效。

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习题,要求全体学生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做好;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做好,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

其次,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

教师在批改英语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

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简练解法、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我认为英语“分层教学”实施得当的话,不仅能有效地突出学生主体,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各层次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各层学生都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使差生走出了低谷,看到了希望;优生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尽展才华,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减轻了因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而带给教师备课的负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钻研教材,掌握新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的重、难点,便于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精练,不以讲带练;不搞满堂灌、满堂问;克服教学目标设置偏难、偏多、偏离或不到位的做法,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终使英语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六. 落实“四清” ,打牢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力求做到”堂堂清”,“天天清” ,“周周清”,“月月清”,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