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项目教学法
是教育部 门和 高职院校 , 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 根本任务 已基本形成一 定 的 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 而不是 “ 节外生枝” 。整个教学 过程 共识 , 高职教 育要 以社会 需求为 目标 , 以就业 为导向 , 坚持培 养面 向生 产建 就像上紧 了发条的钟表一样 , 什么时间讲授 , 什么 时间提 问 , 给学生多 少时 设、 管理和服 务第 一线需要的下得去、 留得住 、 用得上 , 实践技 能强 、 具 有 良 间回答 问题等都设计得 “ 丝 丝入扣 ” 。课堂成 了“ 教案剧 ” 出演的 “ 舞 台” ,
这 些 知 识 技 能应 用 于 实 践 。 ( 1 )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的优 势
教学有很大 区别, 是 以项 目为核心 , 按 照工作 过程 的逻辑 来解决 问题。这 样以典 型的工作任 务作 为项 目教 学法 的内容 , 做到 了理论 与实 践密切 结
① 内容 系统 , 针对性强 。 效率高 合, 有效地解决 了传统教学 中理论 与实践相 脱离 的弊端。通 过这种 方法 , 传统教学在讲授 时 , 更注重培 养学 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 教 学生可 以概括地 了解所学职业的主要工作 内容 , 同时了解到 自己所从 事的 师可 因题而异 , 采 用设问、 提 问、 讨论、 启发 、 例 题等 多种形 式组 织教 学, 使 工作在 整个职业 中的地位与作 用 , 并能在 一个真 实的 工作环境 中 , 提高自 学生紧跟老 师的思路 , 留给 学生思 考 时间 , 让学 生从 中慢慢 地 品味和 细细 己胜 任 工作 的能 力 。 地咀嚼 , 从而保证学 生思维 的连 续性 , 培养学生能力。 ②融洽 了师生关系 , 提升了教学素质和水平 ②具备教 师言传 身教 的影响 项 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 , 学生是项 目实施的主体 , 以项 目为载体 , 教 教师在进行讲授 时, 面对 学生 , 通过肢 体语 言和 面部表 情等 和学 生进 师更 多地像朋友像长辈一样 引导 学生解 决问题 , 像咨询 者一样 提供信 息 。 行人性化交流 , 然后可根据 学生接 受的情 况随 时对教 学 内容、 方 法及 时做 像裁判员一样 给 出专家 指导 意见 , 帮助 学 生成 长 , 师生 关 系 自然 变得 更 出相应的调整 , 帮助学生加 深对所 学知识 的认 识 , 有 利于教 师对课 堂情 况 融洽。
1 . 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 习情绪 化较 强 , 对 感兴趣 的东 西学 习积极 性较 高 .
自主协作、 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 项 目教学法与传 统教学 法相 比, 主要表 现为三 大转 变, 即 以教 师为 中
而 对 于 枯 燥 的 内容 则 学 习效 率 较 低 。 因 此 在 组 织 教 学 过 程 中 必 须 注 意 结 心转 变为以学生 为中心 ; 以课本 为 中心 转变为 以“ 项 目” 为 中心 ; 以“ 知识
好 职 业 道 德 的较 高 素 质 的技 术 应 用 型 人 才 。
教 师是主角 , 好学生是配角 , 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 群众演 员” , 很 多情
况下只是“ 观众” 与“ 听众 ” 。 在 整 个 教 学过 程 中看 不 到 教 师 的 随 机 应 变 , 看 3 . 项 目教 学 法
2 . 传 习兴趣 , 培养了职业综合能力
项 目教 学法中项 目的主题与实际生产 密切联 系, 学生的学 习更加具有 传统 的学科 教学模式 : 按照 本课程 的知 识理论 结构 组织 教学 。 把知识 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而有效激发 了学生 的学 习兴趣。项 目的主题 与内容往 技能按章 节分 述 , 学生由浅入深 , 一点一点地 逐步掌握 知识技能 。 然后再将 往来 自真实的工作情境 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 这样 的教学内容与传统 的学科
2 . 高职高专人 才培 养模 式的基本 特征 纳 了高职高专教 育人 才培养模 式的基本特征 : 以培养高等技 术应用型 专 门
人才为根本任务 ; 以 适应 社 会 需 要 为 目 标 , 以培 养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为 主 线 设
2 0 0 0年 1月 , 《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归 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充分考虑 到高职高专学生 的特 点, 不可盲 目
合社会 实际 , 增强教学的生 动性 , 从 而提 高学 生的学 习兴趣 。作 为高职 高 点” 为中心转 变为以“ 能力培养” 为中心 。 专 教育 , 实践教学应是其一大特 色 , 学生对 实践 性环节 的学 习兴趣 明显 高 ( 1 ) 项 目教 学 法 的 优 势 于理论课 程的学 习, 我们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 , 来培养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 关键词 】项 目教 学法
一
教 学活动
实践 能力
②教学过程单一 , 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 教” , 是照本宣科 , 忠实地执行教材 , 教材上 怎么
、
高 职 教 育教 学 改 革 的 背 景
1 . 高职教 育的定位
关 于 高职 教 育 的 定 位 一 直 是 颇 具 争 议 的 话 题 。 目前 无 论 是 理 论 界 还 写, 教 师就怎么讲 , 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 的容器 , 教 师的教和学 生的
计学生 的知识 、 能 力、 素质结构 和培 养方案 ; 毕业 生应具有基 础理论知识 适 地照本宣科。项 目教学法 正是 为 了解 决传 统教 学 中的问题 产生 出来 的。 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 知识面较 宽、 素质 高等特 点 : 以“ 应 用”为主 旨和特 征 项 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 一个 完整的项 目工作 而进 行的教学活动 : 构建课程与教学 内容体 系; 实践教 学的主要 目的是 培养学 生的技术应 用能 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 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 下 , 力, 并在教学计划 中占有较 大比重 ; “ 双 师型 ” 教 师队伍 建设是提 高高职 高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 来 , 通过 完成 一项实 际任务 , 培 养学 生 专教育教学质量 的关键 ; 学 校与社会 用人 部 门结 合 、 师生与 实际 劳动者 结 的实践操作能力。
◆ ◆ ◆ ◆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 项 目教学法
◆ 朱艳芹
( 惠 州经济 职业技 术学院 机电工程 系)
【 摘要】项 目教 学法是 目前职业 院校被广泛提倡并推 崇的教 学模式 。将项 目教学法贯穿于专业相关课程 的教 学环节 中, 能将理论 知识和
实 际技 能 结合 起 来 , 从 而与 企 业 实 际 生产 过 程 和 经 营活 动 建 立 起 直 接 关 系。
合、 理 论 与 实 践 结 合 是 人 才培 养 的基 本 途 径 。 二、 高 职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的必 要 性
项 目教学法最显著 的特点 是 “ 以项 目为主 线、 教 师为主 导、 学 生为 主
体 ”, 改 变 了 以往 “ 教 师讲 、 学生听” 被 动 的教 学模 式 。 创 造 了学 生 主 动 参 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