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语言类题】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语言类题】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解释两个拟声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阐释 其情感内涵。
参考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 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 情。
[ 诗歌鉴赏]
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 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山路蜿蜒, 落木萧萧, 秋雨纷纷;溪水伸展,秋风淅淅,波摇草动;山程水驿,风雨凄迷,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行秋风中的 寒凉心态和冷寂情绪。为了下一步掀起感情的漩涡,诗人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 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
5
1
有着无限的风致。点出“杜陵”,是因为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来时还下杜 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枨触、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 地表现出来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 题。 (11 分) 灞上 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羁旅的愁思,宛转深 致地表现了出来。
E.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致地回味。
解析:选 BC B 项,“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C 人”。
项,“比喻”错,应该是“拟
★(2)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6 分)
E.“不用诉离觞”一句,写不必像世俗之人一样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表现出对世俗的讽刺。
解析:选 DE D 项,“虚实结合”错误,“醉笑陪公三万场”只是虚写,这是词人想象的他日 功成名就还乡后的场景;E 项,“表现出对世俗的讽刺”错误,表现的是词人的一种豁达之情。
★(2) 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4
[ 诗歌鉴赏] 首联先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仔细想来,种柳劳动也含蓄地暗示了其时间自然在春季。其 中所提到的柳江,即西江的支流,流经柳州,此乃地点所在也。颔联针对上联所写发了一番感慨, 先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谈笑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 话。颈联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 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 覆盖着大地, 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入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的举动将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这便自然而然 地引出后面画龙点睛的议论。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了 诗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让人不禁感同身受。
解析:选 BE B 项,“以乐景衬哀情”错,颔联是以哀景写哀情;E 错,前三联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项,“前三联借景抒情”
★(2) 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 分)
答:
解析:结合诗人、注释内容、关键语句等分析诗人的情感, “寒灯” “独” “他乡” “雁” “孤 壁野僧邻”等可知,思乡、孤独等情感,尾联道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痛苦等;所以“独”“久”最 能体现。
(1)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A.“戏题”即以题诗为消遣。本诗诗人借种柳为题,寄托理想。
B.颔联写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谈笑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被遗忘。
C.前两联诗人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展开描写,使诗题中的“戏”字落到了实处。
D.颈联诗人以坚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美好的希冀,他坚信今天的举动将利国利民。
B.颔联写诗人他乡秋夜,独对寒灯,以乐景衬哀情,与首联相互映衬,对比强烈,形成一种 无限凄婉的情调。
C.颈联中,“空”“孤”二字虽是白描,却很好地衬托出凄凉、清冷的环境氛围。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进取无门、孤寂难耐的愤懑,感情真实,读来颇为动人。
E.本诗前三联借景抒情,为尾联作者悲愤情感不能自已的爆发蓄势,尾联直抒胸臆,情绪昂 扬愤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 题。 (11 分)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 ①。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
②。堕泪羊公 ③却姓杨。
[ 注] ①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②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是当 时较繁华的地方。③堕泪羊公:《晋书·羊祜传》记载,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有德政,他死后, 襄阳百姓在岘山为之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
E.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努力造福于民的强烈愿望和对功业不能久传的遗憾。
解析:选 BE B 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被遗忘”不正确,诗中并未表达这种意思,“推
移成昔年”是说今天的事情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E
项,“对功业不能久传的遗憾”理解
有误,尾联是自己任地方官未能为百姓更好地谋福利而感到惭愧。
★(2) 本诗首联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风格。 (6 分)
答:
解析:首联,诗人有意运用似乎有点“绕口”的句式,两句十个字,居然嵌入了四个“柳”字, 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
参考答案:首联“别具一格”,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首联运用似乎有点“绕口”的句式,两句 十个字,连用四个“柳”字,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 (3 分) ②诙谐有趣,富有节奏感,使 读者感到非常新颖、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 分)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A.“东武望余杭”一句,写词人要从杭州到密州任职,与友人分别之后只能两地相望。
B.“云海天涯两渺茫”以空间的辽远和阻隔,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惆怅。
C.“功成名遂”表明词人是有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何日”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期望。
D.“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虚实结合、夸张的手法,写日后词人与友人相聚宴饮的欢快。
3
却无可奈何,因心中还存了一点对功名的渴望,他日功成名遂再还乡,坐下来好好把酒言欢,细数 这些年来的如意不如意。“不用诉离殇”是词人对为其饯行的杨元素说的,“痛饮从来别有肠”是 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自不必费神分辨。“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晚送归 图,灯火已残,河塘寥落,着一“冷”字而境界全出。“堕泪羊公却姓杨”,此处将杨元素比作羊 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表现了词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6
分)
答:
参考答案:①借景抒情,通过写灯火稀疏、河塘寥落,烘托词人内心的凄凉,表现词人的留恋 之情; (3 分) ②用典,运用“堕泪碑”的典故,将友人杨元素比作羊祜,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赞赏 之情,表现了词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3 分)
[ 诗歌鉴赏] 东武是密州,余杭是杭州,两地相隔“云海天涯”,词人以空间的辽远和阻隔,表达了朋友相 见无期的惆怅。“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笔锋一转,写日后宴游的欢快。思念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 题。 (11 分) 种柳戏题 ①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 ② ,惭无惠化传。
[ 注] ①该诗是诗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思人树:《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载,召公有惠于 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所栽的甘棠树,还作诗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在后世的诗词中,常 用“思人树”赞美官员有惠政。
参考答案:“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 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尾联直接说 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一“久”字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
2
希望的渺茫。
[ 诗歌鉴赏]
诗人写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 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 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 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2020 年高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鉴赏语言类题】检测卷 Nhomakorabea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 题。 (11 分) 秋浦途中 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 ②无?
[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 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② ?
[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A.首联描写了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 的氛围。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 的流离之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