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卡看建行与工行个人网银产品对比分析
卡看建行与工行个人网银产品对比分析
time
1%表示会考虑“安全性”。由此可见,网银产品的效用和消费 价值集中于“便捷”和“安全”上。故建行动态口令卡的今后发
展:一方面可参考借鉴工行模式,即针对交易额度大小来划分动 态口令卡和USB KEY客户适用群体,小额交易体现便捷,大额 交易彰显安全。这比当前依据介质成本高低划分方式要相对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和科学。另一方而尽快推出自己专利的电子令牌卡取代现行
数字证书,对电脑操作不熟悉的群体而言,无疑降低了他们操作 的f J槛和难度。工行动态口令卡这种特点对其迅速抢占个人网 银市场份额起了重要作用。反观建行动态口令卡因下载调用数 字证书缘故,在客户激活、售后服务卜相对工行略显复杂,对客
动态n令卡进行比较。
建行的动态口令暑:一张卡面罗列着30个不同的密码,在 使用网银交易时,只需按顺序刮开覆膜,输入其内的密码即可。 一次一密。不需客户设置、记忆。实际上,笔者认为建行动态口
字符串,客户在使用网银进行支付时,系统会随机给出一组口令 卡坐标(纵横坐标四位数字),客户根据坐标从卡片中刮开所对 应的口令覆膜,找到密码组合予以输入,即可完成交易。该口令
组合一次有效,交易结束后便失效。但卡上已刮开的密码能重
二、对建行网银业务发展建议:
(一)产品改进完善方面。
一是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近年调查研究显示, 现有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所考虑的因素中,85.1%选择“操 作方便性”,65.8%选择“安全性”。而潜在用户则有高达91.
令卡类似于登陆web页面时所输的附加码另一种变体,准确地
户素质层面选择要求较高。可千万别看下载证书是简单的动
作,这一动作由此引发r备份文件、存放介质等一系列后备技术 的支持。一旦签约客户未携带存储设备或未登记Entail,则无法 将下载导出的数字证书取回。此外,证书一般存储在IE浏览器 内,极易因电脑操作系统崩溃、中毒、宕机等造成丢失、毁损, 易诱发客户不满。
前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网银产品有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建设银 行的“e路通”和工商银行的“金融@家”等。下面笔者选取业
务规模位居前列的工行与建行的高级网银产品(普通网银因不
涉及转帐,功能相对限制,且安全性低,故略之)予以对比分析。
一、两家银行网银对比分析:
根据介质载体不同,建行和工行个人高级网银客户均分成
说是借助客户DIY的“顺序附加检验码”。同时,在现实交易中
客户只能使用29次。最后一道口令足用于换卡和恢复静态交易 密码,不能作为资金交易之用。支付限额方面,单笔足20万元,
日累计是50万元。客户交易时,无论转账金额大小,均须提供
数字证书认证。 ‘工行的动态口令卡:一张卡面以8×10矩阵形式印有80个
176企韭家天地・下旬翻/2008/9
从动态口含卡看建行与工行个人网银产品对比分析
周 立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湖南,长沙,41000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上银行 因其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的优点,成为各家银行业务新增长点和 突破口,是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目
短信发送给客户的带外认证形式。诚然,这有待于科技人员的
逐步改进完善。
二是当前建行向客户营销动态订令卡时,应注重宣传突出 真正“卖点”,即支付限额上对比同业竞争者同类产品的巨大优 势所在。尤其要锁定平时现金流较多、资金汇划支付结算量大 且频繁的个体工商户,把其作为拓展的重点目标客户群体。
三是鉴于建行动态口令卡对客户选择门槛较高,而USB KEY实际匕在客户激活维护关键环节上相对更简便(只要具备 上网硬件设施,且网络通畅,营业网点就能完成签约客户的激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
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发放的无需抵
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银行当初 之所以愿意为大学生申请贷款提供如此便利的条件,正是考虑 活),客户交易则更安全,没有口令卡的被盗刮、拍照等隐患。 因此,现阶段建行个人网上银行营销可侧重于USB KEY产品推 广上,以确保主力产品的竞争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从长远看,网上银行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导致银 行业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和盈利方式的巨大变革。建行应充分
认识到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巨大契机,抓紧网银业务发展
机遇,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个人、企业客 户的特点,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和先进科技,从理念、创新、手段、
服务四个方面着手,构筑全面的长远发展规划,打造高度集成的 网银业务金融服务平台,最终达到电子银行从成本中心向利润 中心的转变。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培育核心特色业务,
以提示信息、验证码等防范措施。两家银行的动态口令卡是一
万方数据
综
合/177
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危机
李子高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自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因此
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近年来,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履行合
到大学生总体上是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成功率高、预 期收入相对较好的人群,对他们发放贷款风险较低。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几年的实施取 得了明显的成绩,资助面越来越广,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缓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培养大学生自立目强
的品质起了重要作用。截止2006年12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
同按期还贷,在还款上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守诚信的违约现象,给 大学生的群体形象造成了诚信危机,也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压 力。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
关重大。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扭转诚信危机,对在全社 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都有着重
在安全机制方面,要加强对网t银行的基础建设,建立一套完整 的安全监控体系,做到有备无患;在技术运用方面,要深入改进 现有数字证书、口令卡、软键盘等交易安全防范手段,为客户资
金安全构筑牢固的防火墙。
(责任编辑:杨建荣)
万方数据
USB KEY和动态口令卡(Dynamic Password)两类。而两家银行
USB
跨行转账,工行收费均高于建行。其中异地跨行转账上,工行按 交易金额的l%收取。最高50元;建行按金额的0.5%收取,最
高25元。
KEY提供厂商基本相同,实际使用差别不大,这里主要以
4.办理网上小额交易时,工行动态口令卡操作较简单方 便,对客户激活维护也灵活快捷。由于不需要个人用户独立的
作者: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计财处会计师;湖南,长沙,
41013l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助学贷款认识的偏差,导致大学生的守信观念较差。 一部分学生认为,向亲朋好友借钱才是真正的“借”,因为 这个贷方是一个很具体、很明确的行为人。而国家助学贷款,既 不要抵押,又不要担保,在校期间免交贷款利息,还款的压力暂
要作用。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信用危机;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9—177—02
累计发放252亿元,获得贷款的学生为292万人。国家助学贷 款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未 能履行合同按期还贷,国家助学贷款屡遭尴尬。健全大学生的 诚信贷款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学 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整体规划布署方面。
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建行网上银行乃至整个建行的市 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个性服务提供方面。, 客户对网j二银行的依赖和忠诚仅靠员工的营销拓展与服务 是难以实现的,要让客户真正喜欢网上银行必须完善和创新网 点银行的功能,真正为客户提供所需的安全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当前,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大众化的网银
个同电脑无关的物理卡片,杜绝了Hacker种植木马盗用账号和 密码的可能。如果用户能保管好口令卡,那么他的资金是比较 安全的。两者区别在于建行口令卡客户交易时还需调用数字证 书,工行则无需,故建行口令卡安伞程度要胜工行的一筹。
3.资费标准上,工行免费办理口令卡。建行现活动期间凡 新签约客户赠送口令卡I张,但单张卡使用次数上工行多于建 行。对省内本行转账,建行和工行均不收费。对跨省本行转账、
服务固然需要,但建行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应注重个性 化网银服务和差别化网银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差别、 有选择地提供网银服务。在充分发掘广大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
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拓网上银行创新性产品,针对客户特点为
其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全方位、多层次
的金融需求。 (五)安全防范实施方面。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调查显示,安全问题是国内网上银行 发展面临的五大瓶颈之一。由于网上银行通常是银行业基于面
复排列组合使用(按排列计算,80个格子共有P(2,80)=6320
个组合)。工行对外宣称每张卡按算法逻辑可使用1000次。支
付限额方面,单笔是1000元,日累计是5000元。客户交易时, 仅凭口令卡的密码组合,而无须CA证书认证。笔者认为工行
动态仁j令卡实质属于异步电子令牌F,,即先由服务器端提出查 询请求,要求使用者反馈卡上某个位置的数字,待客户手T查询 后再予以返问。其本质是让系统判断使用者是否真实拥有该张 卡。更准确地讲属¨-一次密码本(one
从功能品种、服务内容等方面做到有所侧重,与其他银行有所区 别,形成独树一帜、特点鲜明的网上银行业务体系,力争在电子 商务和网络经济的浪潮中占据制高点。
(三)宣传营销推广方面。
只有客户认同的网上银行品牌,才有可能成为其最终的抉
择。“e路通”作为建行大力推广的电子银行服务品牌,与工行
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而建立的,网络
的开放性则决定了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先天性。钓鱼网站、木 马移植、网银诈骗以及对安全性的担忧是制约个人网上银行业 务发展的关键所在。安全性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部分客户因安全顾虑最终放弃选择网上银行。因此,建行要强 化个人网七银行安全防范措施,彻底消除广大客户的安全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