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晋城潘庄区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2008 年八月、八、-前言煤层气即煤层瓦斯气,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生并蕴藏在煤层和相邻地层中的烃类气体,其主要成份为甲烷(CH4),属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布局,“十一五”期间,山西沁水盆地将是中国煤层气产业重点建设发展地区,而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晋城潘庄区煤层气的尽早开发不仅会带动该地区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改善、能源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将产生具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潘庄区面积为185.54km2,包括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其中潘庄采气区面积为150.77km2,端郑采气区面积为34.77km2,行政上隶属于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

区内煤层气探明储量为264.31 00质,预计探明储量139.27 X 10京,可利用储量为276.88 X 108卅。

潘庄区煤层气资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 )和萨摩亚美中能源有限公司(以下建成“美中能源” )合作开发,分两期进行。

一期开发为已建工程,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建设1 50口垂直井,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7月1 3日以“晋发改高新发[2005]594 号”文对工程进行批复,其中110 垂直井尚未进行井场地面设施建设,40 口井已经完成地面井场和集输系统建设(通过3 座井场自带的集气阀组和1 座集气增压站、1 座CNG 站完成集输),开采3#煤层气资源。

本方案为二期开发,计划新建514口采气井,其中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新建采气井266口(其中,258口直井,8口多分支水平井),与一期完成钻井和压裂的110口垂直井形成一套完整的集输系统,通过井场自带的17 座集气阀组和新建的一座集气增压站完成集输,并配套建设1 座生产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集气管网、道路工程等相关附属设施,开采3#煤层气资源。

美中能源在潘庄采气区新建采气井248口(其中水平井186口、垂直井62口),开采3#及15#煤层气,集输生产系统包括17 座集气站和1 座集输总站、1 座生产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集气管网、道路工程等相关附属设施,目前位于窦庄、郭壁村附近的6 口水平井已经完成打井作业和地面井场建设,1#集气站建设正在建设中。

为加快潘庄区开发进度,中联公司授权美中能源负责山西晋城潘庄区块煤层气资源环评工作。

依据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美中能源于2007 年3月委托中环联(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期工作,主要完成了项目公示、公众参与调查及区块内部分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调查工作。

2007年4月5日,美中能源正式委托我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各专业组成员数次赴现场进行调查、踏勘,收集了环评所需的自然、社会环境资料,完成了项目的环境现状监测,并重新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等。

在分析工程特征和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于2008年8月中旬完成了《山西晋城潘庄区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在通过建设单位内部审核后呈报国家环保部审批。

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山西省环保局、山西省林业厅、山西省文物局、晋城市环保局、晋城市国土资源局、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沁水县人民政府、阳城县人民政府、沁水县环保局、阳城县环保局、中环联(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晋城市环境监测站、山西省分析测试中心、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1、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地点(1)项目名称:山西晋城潘庄区煤层气资源开采项目(2)项目法人:中联公司、美中能源(3)建设地点:山西省晋城市沁水、阳城两县(4)建设性质:扩建(5)在一期开发已有150 口井的基础上新建514 口采气井,并建设集气站、集气增压站、集输总站及集气管网、道路等相关工程。

(6)建设时间:潘庄区二期开发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实施工程建设时间为2008、2009年,美中能源实施工程建设时间为2007〜2023年。

1.2 地理位置与交通山西晋城潘庄煤层气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北部约80km 处,隶属沁水县、阳城县管辖,向西北方向距离沁水县城约60km,向南距离沁水县、阳城县县界约10km,向西南距离阳城县县城约38km。

潘庄区内铁路交通便利,侯(马)月(山)铁路从评价区中部穿过,是晋煤外运的南通路之一。

侯月铁路向东的最终点是山东日照港,与陇海铁路平行,可减轻陇海铁路负担,缩短西北与山东出海口的运距。

此外,山西省政府正在计划新建太焦与侯月铁路连接线—嘉峰至南陈铺(嘉南铁路),西起侯月铁路嘉峰站,东接太焦铁路南陈铺站。

项目晋城市沁水县、高平市境内,全线总长66.345km,其中新建52.395km,既有线长13.95km。

线路建成后,可分流太焦线部分煤炭运量,大大缓解晋城北至月山段运输紧张局面,更好服务晋城市经济发展。

潘庄区块内部及周边公路发达,高平—沁水-翼城间干线公路从区块北部的端氏镇穿过,端(氏)-润(城)一级公路从区块中部穿过,此外还有阳端、晋端等公路经过区块。

1.3 潘庄区一期开发工程概况从2005 年起,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内建设150 口垂直井,开采3#煤层气,该项目环评被山西省环保局以“晋环函[2005]245 ”号文批复,目前已投产40口井,其中35口井2005年投产,3口井2006年投产,2口井2007年投产。

剩余110 口垂直井已完成钻井和压裂工程。

40 口煤层气井所产煤层气分别进入设在井场的3 座阀组(或直接进入集气站),在阀组内经过调压(0.12 MPa、计量后输往集气增压站。

在集气增压站内增压后(0.7MPa、输往CNG占,在该站内增压后(25MPa通过气瓶拖车运送至各小区,减压后向居民供气。

集输管网部包括井场40 座(带阀组3 座),集气增压站1座,CNG占1座,40 口井的采气管道(PE100SDR17.6De75总长28.5km, 阀组至集气增压站集气管道(PE100 SDR17.6 De200、总长度2.3km,集气增压站〜CNG站输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规格D219K 6,长度2.79km。

2008年预计产气量为0.7425 X108m3。

目前40 口垂直井集输系统职工人数为54 人。

1.4潘庄区二期开发工程概况潘庄区二期开发新建514口采气井,其中中联公司在潘庄采气区和端郑采气区新建采气井266口(其中,258口直井,8口多分支水平井),与一期开发完成钻井和压裂的110口垂直井形成一套完整的集输系统,通过井场自带的17座集气阀组和新建的一座集气增压站完成集输,并配套建设1 座生产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集气管网、道路工程等相关附属设施,开采3#煤层气资源, 工程总体布局见图2.7-1。

美中能源在潘庄采气区新建采气井248口(其中水平井186口、垂直井62 口),开采3#及15#煤层气,集输生产系统包括17 座集气增压站和1 座集输总站、1 座生产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集气管网、道路工程等相关附属设施。

1.5项目占地情况潘庄区二期开发建设工程包括采气井场、集气站、集气增压站、集输总站、生产管理调度指挥中心、集气管网及道路工程共7 项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050.67人卅,其中永久占地为153.59hm2,临时占地为897.08hm i。

其中林地占地面积为192.54h^,耕地占地面积为241.96hm i,荒草地占地面积为456.75人卅,道路占地面积为119.91hm i,城镇用地面积1.5hm2,未利用土地面积38.01hm2。

1.6项目劳动定员及总投资潘庄区二期开发劳动定员如下:美中能源为337人,中联公司为397人,已运营工程(潘庄区一期开发40垂直井及集输系统)劳动定员人数为54人。

本项目总投资为234529.67万元,其中地面工程投资144933万元,开发投资89596.67 万元。

1.7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7 - 1。

表1.7 - 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污染物排放情况1.8.1建设期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排放废气及钻井柴油机产生的NO、SQ、烟尘等。

施工扬尘主要是来自土方挖掘、堆积清运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砂子等装卸、堆方的扬尘及交通运输引起的扬尘。

施工扬尘会造成局部地段降尘量增多,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空气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污染也是局部的、短期的,扬尘产生量也是有限的,工程完成之后这种影响就会消失。

施工车辆废气主要为NQ,CQ和碳氢化合物,由于施工期间车辆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排放量较小、影响持续时间短,对评价区环境空气污染程度有限,环评不再对其影响做具体分析,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间对施工车辆严格要求使用较清洁燃料,同时加强对施工车辆的作业管理,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钻井废气主要来源于钻井过程中钻机使用大功率柴油机带动,由于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废气,其主要污染物是SO2、烟尘、NQ2等。

钻井废气污染物排放见表1.8- 1。

表1.8 - 1 钻井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单位:t/a(2)废水施工期间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压裂废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等。

钻井废水排放量见表1.8 - 2。

钻井废水集于井场的泥浆池中,经自然蒸发后固化填埋处理,不外排。

表1.8 —2 钻井废水产生量单位:t/a根据潘庄区已有垂直井压裂经验,单口垂直井压裂需要清水量为600m3,所需水量可由罐车拉运。

这部分水会随着压裂作业进入煤系地层,然后在采气过程中排至地面,产生量约为480ml其中2008年压裂废水产生量为72480m3,2009 年压裂废水产生量为71040n n,2010年压裂废水产生量为10080帛。

由于中间没有增加污染环节,水质与煤层水类似,因此可以与煤层采出水一并进行沉淀处理。

施工期应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截污沟并在场地内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之后进行回用,不外排,以减少施工期的污废水排放量,节约水资源。

2008〜2009年平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4377.6m3,2010年生活污水平均排放量为2188.8m3,2011〜2023平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1641.6m3。

由于污染源分散,单个污染源产生污水量小,可以采用旱厕处理,用于农灌,不外排。

(3)固废施工期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弃土方、钻井泥浆和岩屑。

2008〜2009年平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57.6t ,2010年为28.6t ,2011〜2023 为21.6t,集中收集后交由市政部门处置。

本项目挖填方总量为527.59万m,其中挖方量为264.25万m,填方量为263.34万m,弃方为0.91万m,多余土方堆弃在集气管网沿线低洼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