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发展条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居民个性化旅游意识的增强,以自由灵活、新奇度高为特点的自驾车旅游趋势逐渐增强。

论文在归纳总结自驾车旅游应具备的供给条件的基础上,对目前呼伦贝尔市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条件进行诊断,并提出未来发展自驾车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发展条件;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主要指旅游者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自己驾驶为主要手段,借助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特殊人文环境和相关设施所进行的一系列吃、住、游、购、娱行为,是一种寓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充满个性化和无穷魅力的旅游活动[1]。

随着我国居民个性化旅游意识的增强,以自由灵活、新奇度高为特点的自驾车旅游趋势逐渐增强。

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河流等自然要素空间递次转换,人文历史要素渗透其中。

截止到2010年,共有国家a 级景区47个。

在2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旅游资源分布密度相对较小,景区景点稀疏的现状,为发展自驾车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地域空间环境。

自驾车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其市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2]。

《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中表明要构建我国最大的自驾车服务网络,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自驾乐园”旅游品牌。

2011年3月在呼伦贝尔市政府主持召开的东北旅游区域战略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出要“利用公路交通网络,发展自驾车旅游”。

在良好的地域空间环境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自驾车旅游,有必要对呼伦贝尔市开展自驾车旅游的条件整合分析。

一.自驾车旅游供给条件分析(一)交通及安全服务保障体系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发展自驾车旅游的基础条件,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与游程的舒适程度[2]。

发达的交通体系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区外交通网络,使异地游客能够方便到达旅游集散城市。

其次是旅游集散城市通往景区道路的建设,通过提高道路等级,加强景观道路的建设,以达到吸引自驾车旅游者的目的。

道路行车的保障是当前自驾车旅游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使自驾车旅游者消除顾虑,道路沿途要建立行车安全保障设施。

主要包括为游客提供交通路况及天气信息、金融服务、医疗救护、自驾车辆修理、通讯等设备的服务中心;路标、路线指示牌的建立;加油站的合理设置等方面。

(二)食宿保障体系自驾车旅游者对于行车路途和旅游目的地的餐饮要求有所区别。

行车路途中便利与卫生往往是旅游者对餐饮最为关注的一点。

当旅游者到达目的地时则更多的追求有地方特色的餐饮。

自驾车旅游者对于酒店住宿条件的要求总体不高,清洁、舒适、实惠、安全的经济型酒店是自驾车旅游者普遍的共同选择。

此外,被称为“路旁流动的家”的汽车旅馆由于物美价廉的特点也可让旅游者免除无宿可投的烦恼。

(三)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的自驾车游客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

因此,有必要为自驾车旅游者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景区保障体系。

首先景区要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保证自驾车辆的安全停放,使旅游者放心旅游。

其次,注重景区线路指示牌和自助旅游指南系统的建设,使游客在安全的环境下自行游览,达到观景赏美的目的。

最后,景区应注重以自驾车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建设,及时向自驾车游客提供相关信息的介绍。

(四)自驾车组织体系的建设自驾车旅游除了旅游者自发活动外,由旅行社、汽车俱乐部经过线路安排,预先踩点后组织的大规模自驾车旅游也是目前自驾车市场开发的主体。

这些组织,除了向旅游者推荐线路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以保障整个旅游活动的安全性。

例如:出游前组织旅游者了解行程地地理知识,并提供野外生存、自救互救等安全指导;行车途中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协助相关机构完成车辆救援的任务。

二.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发展条件诊断(一)交通及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航空运输方面:考虑2005年“呼伦贝尔、满洲里、阿尔山中国北方全生态旅游联盟”的成立对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把海拉尔、满洲里、阿尔山作为自驾车旅游集散中心城市。

海拉尔、满洲里目前已形成辐射全国近30个城市并连接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周边国家的航线网络布局。

阿尔山市也已开通抵达北京、呼和浩特、海拉尔、满洲里、沈阳五地的航线。

三城市的航运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散中心城市的功能。

公路建设方面:以县乡、边防、专用公路为脉络的主干公路网建设情况良好,能够提高呼伦贝尔市与临近省市的通达性。

但部分道路支线及其与景点的连接道路路况较差,常出现道路狭窄、错车困难、路坑多、颠簸剧烈的情况。

主干道路服务保障设施相对较齐全,沿途均设有加油站、便利店、汽车维修店、道路指示牌、路况信息告知牌。

但在一些边境路、草原路指示牌的信息标明不准确,而且常出现二百或三百公里范围内没有加油站、便利店、手机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

除此之外,各市县银行种类齐全,能够很好的保证自驾车旅游者现金储备需求,但在乡镇,一般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旅游者不能方便的随时进行现金的提取。

(二)食宿保障体系每年五月至九月,是呼伦贝尔市旅游的黄金时节,各类旅游者的涌入使各城镇出现旅游设施短缺、接待能力不足且食宿价格上涨的情况。

酒店住宿普遍需要提前预定,价格一般是冬季价格的三四倍,且缺少能满足家庭旅游住宿的客房。

一些价格较便宜的旅馆,住宿环境尚待改善。

但在一些民族小镇会设有家庭旅馆,不但价格适宜,而且服务周到。

呼伦贝尔市的美食本身就是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市镇的餐馆就可以满足旅游者的美食要求,但部分地区仍然脱离不了高昂价格的束缚。

(三)旅游景区建设景区停车位数量少、停车场指示牌不明显、停车不规范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旅游旺季,各大景区停车位的数量普遍吃紧,游客随意停车,经常会上演考验驾驶员车技的抢车位大战。

部分旅游景区没有单独的停车场,游客不得不把车停在离景区很远的地方,甚至是公路边。

目前与自驾车旅游相关的景区信息内容大多包含在旅行社或综合性的旅游网站中。

网站对交通、天气情况的介绍比较简略,不能做到及时更新。

对自驾车旅游情况及注意事项的说明大多以游记的形式展示,缺乏针对景区自驾车旅游内容的系统介绍。

(四)自驾车组织体系建设随着自驾车旅游的兴起,旅行社基本都开展自驾车旅游业务。

主要向旅游者展示自驾车旅游线路并提供行程、注意事项简介。

但旅游社提供的旅游线路大都是常规的草原、湿地、边境口岸、森林自驾游,缺乏针对追求探险等特定旅游群体线路的开发。

旅游安全保障也大多集中在向自驾车旅游者提供专业导游,通讯设备、租车服务等项目上,很少有旅行社涉及到医疗救援的服务。

呼伦贝尔市还未形成规范的自驾车俱乐部,目前组织游客进行旅游的自驾车俱乐部大都来自省外。

由于距离较远,俱乐部所掌握的旅游信息比较全面,提供的自驾车保障体系相对健全。

三.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发展对策(一)加强道路建设、规范服务设施未来对呼伦贝尔市道路及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考虑在公路上增设自驾车救援流动服务车及在草原、边境路沿线布置适当数量的加油站点和便利店。

二是对部分通往景区道路进行改善,拓宽、平整道路,增加道路方向指示牌,使车辆能够自由进出景区。

同时,规划布局景区停车场,合理分配大车位与小车位的配比,以充分发挥每个车位的作用[3]。

三是开辟自驾车专用道。

针对部分自驾车游客追求新奇、刺激驾车感受的需求,选取道路崎岖、风景优美的路段,通过必要的改造和附属设施的建设,为自驾车者开辟兼具风景观赏、特色项目体验、驾驶体验功能的专用车道。

(二)食宿体系的完善针对自驾车旅游以家庭出游为主的特点,酒店应采取措施,增设一定数量的能够满足三口之家住宿的客房。

随着自驾车旅游者数量的逐年增加,未来呼伦贝尔市应注重对汽车旅馆的投资建设。

按照汽车旅馆功能分类,呼伦贝尔市目前适合开发的是过路型、终点站型和主题型汽车旅馆。

未来汽车旅馆的服务体系发展成熟后,可以进行度假型和野营地汽车旅馆的开发。

(三)强化自驾车旅游物资租赁服务针对远距离来呼伦贝尔市的游客以及目前我国庞大的“有本无车”一族,开展汽车租赁业务是一项必要服务[4]。

目前,海拉尔、满洲里、阿尔山三个集散中心城市均开展了由汽车租赁公司、旅行社或个人承揽的汽车租赁业务。

未来三地首先应加大汽车租赁市场的管理力度,以规范目前部分公司、个人向租车人提供车况不好、手续不齐全、价格不合理车辆的现状。

其次,三地应建立汽车租赁系统,通过网络和电话预订实现车辆异地租赁、异地救援、异地归还的业务。

此外,为配合汽车租赁业务,租赁公司还应该承办针对自驾车旅游需要配备的应急药箱等应急装备、gps卫星导航等信息装置及汽车简单维修工具出租的业务。

(四)开展自驾车旅游专业网站的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呼伦贝尔市有必要建立政府性的自驾车旅游专业网站,通过网站的信息发布,推广旅游产品及服务,树立呼伦贝尔市自驾车旅游形象。

网站应结合自驾车旅游综合性的特点,不断丰富版面内容[5],与主要酒店、旅游社、旅游景区、汽车租赁公司进行网站链接,对路况、住宿情况、旅游景区景点客流量、天气状况等旅游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此外,针对呼伦贝尔市目前并没有专门自驾车旅游地图的情况,政府可搜集相关信息,组织人员建立电子地图,并融入多媒体展示技术,定期向访问者发布不同线路自驾车旅游宣传视频、产品图片展示、旅游注意事项等信息,以期吸引更多的潜在旅游者。

参考文献:[1]李方芳.国内自驾游现状及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164-165.[2]吴巧新.长江三角洲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3]汪如钢,丁蔓琪.杭州西湖景区停车处问题与对策[j].华中建筑,2010,(11):61-63.[4]江艳.基于自驾游的江西旅游物流服务体系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5]刘巍.我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瓶颈以及发展对策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6):71-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