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从分数到分式【教学内容】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的概念,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是分式概念的组成部分。
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语言积累: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BA 的形式。
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 A 就叫做分式。
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明确分母不得为零。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明确分母不得为零。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问题导入: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是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船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是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 -2060小时,所以v +20100=v-2060。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2、提问置疑: 教师:以上式子里的v +20100、v-2060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 ²,长为7cm 。
宽应为______cm ;长方形的面积为S ,长为a ,宽应为______;(2)把体积为200cm ³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 ²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cm ;把体积为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思考:请观察上面的式子,他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式的定义是什么?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BA 的形式。
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A 就叫做分式。
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母中含有字母。
(2)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思考:当B A=0时分子和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概念巩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分式?s b -2、 72、 π3y x +、 1222-+-x y xy x 、 cb +54、5- 5122+x 、 32S 、 SV 、 132-x 、 75-x方法: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知识应用,巩固深化:1、例题1:当x 为何值时,分式x 32有意义;当x 为何值时,分式1-x x有意义;当x 为何值时,分式b351-有意义; 当x 、y 满足什么关系时,分式y x y x -+有意义。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2、练习1:已知分式242+-x x , (1)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2)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3)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4)当3-=x 时,分式的值为多少?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2:(1)式子①x 2 ②5y x + ③a -21 ④1-πx 中,是分式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2)分式13-+x a x 中,当a x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值为零 B.分式无意义C. 若31-≠a 时,分式的值为零D. 若31≠a 时,分式的值为零 (3)若分式1-x x 无意义,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1±(4)如果分式x211-的值为负数,则的x 取值范围是( ) A.21≤x B.21<x C.21≥x D.21>x (5)使分式x ++1111有意义的条件是( ) A.0≠x B.21-≠-≠x x 且 C.1-≠x D. 1-≠x 且0≠x方法: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本P4练习1,2,3题、课本P8习题16.1第1,2,3题。
五、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内容】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化简。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式的化简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语言积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数学小笑话: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2、提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3、分数约分的方法及依据是什么?(1)2163=的依据是什么?431612=呢?(2)你认为分式a a 2与21相等吗?mn n 2与m n 呢?二、新授: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例题: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由学生口述分析,并反问:为什么c ≠0?解:∵c ≠0,学生口答,教师设疑:为什么题目未给x ≠0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小组合作,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
三、随堂练习,巩固练习:1、例2:填空。
(1)()222-=-x x x x , ()y x x xy x +=+22633, (2)()b a ab b a 2=+, ())0(222≠=-b ba ab a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
2、约分:(1)db ac b a 42342135-, (2)23)(4)(2x y y y x x -- , (3)2222)()(z y x z y x -+--. 分析:第(1)小题分子、分母的最高公因式是327b a ,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一般应把负号提到分式的前面;第(2)小题分子分母的最高公因式是2)(2y x -,要会把互为相反数因式进行变形,如22)()(y x x y -=-,n y x x y n n ,)()(22-=-为整数n y x x y n n ,)()(1212----=-为整数;第(3)小题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再约分。
解:(1)bd c a bdb ac a b ad b a c b a 35375721352322324234-=⋅⋅-=-. (2)y y x x yy x y x x y x y x y y x x x y y y x x 2)(2)(2)()(2)(4)(2)(4)(2222323-=⋅--⋅-=--=--. (3)z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2222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
3、基本练习:(1)对于分式11-x ,永远成立的是( ) A .1211+=-x x B. 11112-+=-x x x C. 2)1(111--=-x x x D. 3111--=-x x (2)下列各分式正确的是( )A.22a b a b =B. b a ba b a +=++22 C. a a a a -=-+-11122 D. x x xy y x 2168432=-- (3)若)0(54≠=y y x ,则222yy x -的值等于________。
(4)化简分式xx ---112的结果是________。
(5)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则b a b a 213231++=__________。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
4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1、课本P8练习1题,习题16.1第4题,课本P9习题16.1第5、6题。
2、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第三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二)【教学内容】分式的基本性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类比分数的通分,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通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式的通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语言积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1、计算:把1/2与2/3通分,其方法是什么?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置疑:与分数的通分类似,如何把分式 ab b a +与 22a ba -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3、引入课题: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式的通分。
二、探究学习,应用所学:1、类比分数的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以上两个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
例:通分(1)y x y x xy 32391,21,31 (2)2223,2,)(1b a b a b a -+-+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小组合作,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
分析:第(1)题因为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字母因式x 、y 的最高次幂是x 3、y 3,所以最简公分母是3318y x 。
第(2)小题,因为)(b a b a --=+-,))((22b a b a b a -+=-,所以最简公分母是2))((b a b a +-。
解(1)∵最简公分母是3318y x∴332232318663631y x x x xy x xy =⋅=332222218992921y x xy xy y x xy y x =⋅=332232318229291y x y y y x y y x =⋅=(2)∵最简公分母是2))((b a b a +-∴)()()(122b a b a ba b a -+-=+2、知识应用:通分:(1)b a 223与c ab ba 2- (2)52-x x 与53+x x方法:课件出示题目;小组合作,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