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ppt课件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ppt课件

n 其次,综合材料具有情感 性。综合媒材的形式语言和 其它语言形式一样,是艺术 家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内心 情感的一种方式,是表达特 定内涵的中介体。寻找到一 种贴切的媒材传达这种情感, 使媒材自身的属性和相互之 间的属性达到协调统一,是 使综合媒材形式语言成为表 达艺术家情感的必备条件。
.
12
谷文达的《联合国》
.
20
隋建国的《地罡》
.
21
傅中望的《异质同构》
.
22
蔡国强的《草船借箭》
.
23
综合材料在水墨中的运用和表现
《白求恩》
.
24
综合材料在装置作品中的突出表现为材料的创新
陈庆庆妙手织天衣
.
25
尹秀珍的装置作品《思想》
.
26
尹秀珍《集体潜意识》
.
27
第一部分、材料与技法解析
.
油画综合材料与技法
.
1
课程安排
(架上绘画的材料制作与研究) 一、材料解析(综绘概念,水性材料,乳性材料,油性 材料,拓印,肌理,拼贴,堆积,提白) 二、举例分析(基弗,达比埃斯,张国龙,杨劲松,许 江,张杰) 三、实例练习(文化考察(写生)一天,纸浆示范) 四、作业要求(一是材料创作一张,需提供创作设计方 案(报告书),要求创作方案过程研究 与作品实现的展示; 二是自由创作一张,大小手法不限)
.
13
徐冰的《天书》
1987年,徐冰从《康熙字典》 等字典与古书中找出一些偏旁 部首,破天荒地将其毫无规则 地凑在一起,编篡出一套连自 己都不认识的“伪汉字”,之 后再将其一一刻印在木头上, 排列成活字印刷板。这些谁也 不认识的“伪汉字”被视作对 中国千年文化的嘲讽和挑战。 徐冰依靠这个作品领引观众通 过与未知状况的对抗来了解自 身本性,观众被驱使着去重新 思考书面文字的价值和可靠性。 徐冰也是在前卫艺术时代敢于 第一个勇敢说出‘官方语言的 空白和传统文化的无力’的人。
思考:材料为主题观念服务还是根据材料来发引其主题思考? 如何把绘画材料的应用拓展到材料艺术的表现领域?
.
6
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趋势
1、反映时代特征 2、平面与空间、装置的结合。 3、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融合。
.
7
综合材料作品
郑峰老师的画
.
8
安塞姆•基弗
.
9
许江的 《葵园》
.
10
.
11
女性雕塑家施慧的纤维作品
通常人们以画家使用的颜料来鉴别各类画种,以颜料中所含的粘合剂(媒介)来为颜料 命名,即色粉与油结合是油画颜料;色粉与阿拉伯胶结合是水彩颜料;色粉与植物胶或 骨胶结合是中国画颜料;色粉与蜡结合是蜡笔或彩色铅笔;色粉与鸡蛋等乳液结合就是 坦培拉颜料。国内最为著名的坦培拉技法材料有刘孔喜教授的《坦培拉绘画技法与教学》 (安徽美术出版社,定价98元)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还有一本坦培拉技法书籍《剖析 油画的奥秘—坦培拉人物》(杨柳青画社,定价36元,山东师范大学苏利老师著),较 为细致的介绍坦培拉的具体绘制过程。
.
53
坦培拉的乳液配制与绘画方法
坦培拉绘画的媒介剂——乳液分天然乳胶和人工合成乳液两大类。欧洲传统坦培拉绘画 使用鸡蛋坦培拉乳液,现代画家也使用干酪素乳液和甲基纤维素乳液。
其配制方法
如下(1)鸡蛋坦培拉乳液 ①水性蛋黄坦培拉乳液:一个蛋黄加入等量或二分之一的清 水,再滴入几滴白醋,使其乳化并防腐。 ②油性蛋黄坦培拉乳液;(1∶2)达玛上光油 与亚麻仁油按2∶1混合后,取两小勺混合剂加入一个蛋黄,再滴入几滴白醋。 ③全蛋坦 培拉乳液:即蛋清、蛋黄一起替代蛋黄使用,可以根据画家需要按上述两种方法配制水 性或油性全蛋坦培拉乳液。全蛋坦培拉乳液的另一配制方法:一个全蛋、半份(1∶2) 达玛上光油、半份亚麻仁油和一份清水。 (2)干酪素乳液 取50克干酪素放入盛有125毫 升清水的电热锅中加热至沸腾,再加入15~20克碱式碳酸铵(先用温水溶化),不断搅 拌,使干酪素充分溶解后,再兑入125毫升清水制成胶液,加 1%的铅白用以防腐。该胶 液作为水性乳液可以直接用来调色作画,也可以加入适量的达玛上光油和亚麻仁油使用。 (3)甲基纤维素乳液 取甲基纤维素31克,兑入2.2升清水,搅拌溶解后即可使用。直接 用于绘画时,最好混入半份或等量乳胶。一份甲基纤维素加半份达玛上光油、半份亚麻 仁油和一份水即可配成油性甲基纤维素乳液。
.
55
混合技法
现代画家采用混合技法的方法
(1)在底板上贴纱布,做石膏底子。 (2)用坦培拉乳液 调和黑色画出基本的明暗关系。 (3)用达玛光油与松节 油等量混合,再调上少许黄赭油画颜料涂在画面上作为透 明底色层。要薄涂,只为获得略带油性的基底。 (4)用 坦培拉白色和少量黑色进一步描绘。待素描画充分后,开 始用油画颜料调和媒介剂(或三合油)进行层层透明罩染。 (5)经油画色多层罩染,画面色彩基本确定。再用坦培 拉白色将亮部及细部进行描绘(提白)。 (6)反复进行 提白与罩染直到满意为止。完成的作品需放置一年左右再 进行上光。 混合技法要求程序严密、制作严谨,故不适于 时间性较强的绘画风格。 如丢勒板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 法作品《自画像》。
文化传统;现代艺术材料部分;当代艺术材料部分
九个专题——蜡彩;鸡蛋坦培拉;油性坦培拉;陶瓷釉下彩;
拓印;丙烯;有色底;拼贴;材料素描
四个教学辅助手段——赏析;临摹;写生;创作
.
4
参考书籍
.
5
(绪论)什么是综合绘画?
综合绘画“Mixed Media”(混合媒材或综合材料)的汉译名称。 综合绘画就是打破了画种和材料的界限,利用综合媒材和综合 技法所进行的绘画。
20多年来,以火焰、灰烬和印刷品残片
为媒介,以艺术经典和时尚符号为形象,以
历史图像和新闻照片为内容,薛松营造出自
己的视觉图式体系,在中国当代艺术众多的
个人风格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
16
.
17
张国龙的《生命》
张国龙的抽象艺术以其 隐秘的文化结构和具有 生命力的精神震撼力成 为当代东方抽象艺术的 典范。 张国龙从对传统语言的 传承与转换入手,表达 对人类生存状况和对当 代艺术现状的反思和追 问,试图建立自己的学 术体系来表明一种文化 态度。
.
54
坦培拉绘画的方法
(1)多采用木板等硬支承材料,在底板上贴一层纱布或其它布料。 (2) 白垩底子或石膏底子。不使用油质底子。 (3)用坦培拉乳液调和色 粉作画。 (4)在与画幅等大的素描纸上画出严谨、工整的素描搞, 再拷贝到画底上,喷上稀薄的矾水后便可着色。 在作画过程中,坦培 拉乳液最好随用随制,因为此乳液时间过长会变质或出现油水分离现 象。调色时根据着色需要蘸水稀释。第一步,以水彩画方式用平头笔 铺大体色,接着用小号毛笔以浑厚的小笔触逐步施色塑造。由于坦培 拉颜料的半透明性,大面积施色不易涂匀,故采用罩色与小线条排列 的技法作细致描绘。敷色原则是由浅及深、先薄后厚。坦培拉的绘画 特色:能精细描写物象,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色彩的鲜艳度,而且干 得快(落笔后几秒钟即干),可反复多层绘制。如:波堤切利的板上 坦培拉绘画《圣母子与六位天使》。
.
2
创作具体要求
必须确定一个主题 尝试创作方案设计说明 限制材料运用3种以内
使用材料:衣服,布,自然物质,叶子,石头,泥土,宣 纸,立德粉,塑形膏...... 制作方法:拓印,打磨,水洗,腐蚀,烟熏,刀刮,粘贴
.
3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工作室课程安排
二大块——传统艺术材料的研究;现当代艺术材料 四大部分——艺术材料中的欧洲绘画传统;艺术材料中的中国
最后,综合材料具有表现 性。当代艺术家在研究媒 材的物理性、空间性和精 神性的文化内涵时,从媒 材形式语言的角度去考虑 表现力,会考虑对对媒材、 色、质的把握能力;媒材 之间属性与张力之间关系 的把握能力,以及媒材与 文化内涵、人文环境间的 关系。艺术家要做的就是 从利用媒材与人文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去发挥媒材 的表现力。
.
18
张国龙的《黄土》
.
19
综合材料在当代雕塑中表现为综合材料雕塑,是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同时运用于一件雕塑作 品中,它的重要特性在于物质材料,是材料的本 身特点构成雕塑作品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这 个概念的提出大约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晚期,在 90年代开始逐步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 式。当时以北京作为前卫艺术的中心逐步扩展到 全国诸多城市,雕塑家逐渐突破传统写实为主的 表现形式。材料雕塑当今也已成为艺术工作者与 时代相呼应的艺术语言。
.
14
张洹将烧香灰制成的人像、佛头做成艺术品
.
15
薛松的作品-解构经典
薛松从废墟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和创作方法。他借鉴了西方利用现成物进行 拼贴创作的概念,跳出了素材的限制,以烧 制的方式来解构传统文化,以拼贴重置了流 行的元素,使用文化符码来表现多层次的创 作内涵。他以一种中国式的文化观点来呈现 作品,不但使用山水画的构图,背景也是利 用书法碎片拼贴而成,在他的作品中,我们 还能看见西方文化的符号,虽显突兀却又是 生活所见,其作品反应了东西方文化共融的 混杂世代,如同混乱字体所象征的信息爆炸, 以及西方消费文化的渗透。
.
30
拼贴
报 纸 , 包 装 纸 , 薄 木 板 , 玻 璃 , 布条,油漆,水墨金银箔,胶片, 金属,绳子,麻,花,树叶,稻草, 照片
.
31
拓印
拓印即指以类似拓印书法碑帖的方法,把画布蒙 在其他粗糙质地的物体上,利用其起伏将颜料用 工具刮拓在画布上,使画面呈现物体的肌理。因 为油画的基底材料处理起来不很方便,故拓的办 法用得较少。印是用折皱的纸团、布纹、海绵或 刷子等其他工具蘸油画颜料后,利用其本身起伏 将颜料在画面需要处,可产生色彩斑驳的特殊肌 理效果。也可先将颜料印在其他纸或布上,然后 转印到画布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