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国按摩行业空间分析

2017年中国按摩行业空间分析

2017年中国按摩行业空间分析
一、行业发展经历四阶段,中国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
现代按摩器具行业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功能单一、体验较差,市场发展缓慢;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材料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按摩球装置实现了小型化和精确控制,大幅提升了按摩器具的舒适度,按摩椅开始逐步进入家庭。

日本厂商在挖掘国内市场同时,也开始向海外周边区域寻求扩张,率先进入东亚、东南亚等地区;
进入九十年代,按摩器具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品类进一步丰富,全球市场规模迅速发展,逐步从日本、东亚和东南亚市场走向了北美、欧洲等地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按摩器具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培育,全球已形成北美、欧洲、东亚和东南亚几个主要消费区域,产业链开始向中国转移。

随着技术成熟,人口老龄化叠加消费升级,中国有望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现代按摩器具行业发展历程
二、全球市场稳步增长,国内市场或迎爆发
1、全球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行业呈现区域性与季节性特征。

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上升,老龄化日趋明显,健康医疗逐步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健康产业是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

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近
年来规模稳步上升,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预测,未来五年有望保持10%左右增长速度,2017 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 138 亿美元。

行业具有季节性特征。

由于按摩器具产品有较大一部分作为节日礼品消费,而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均集中于每年年末或来年年初,因此一般情况下,四季度销售情况会好于其他季度。

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情况及预测
行业不同地区季节性分布
2、中国已成为全球按摩器具研发与制造中心,国内市场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是全球按摩器具的研发与制造中心,已形成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庞大产业链,行业整体供给较为充足,能有效应对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国内按摩器具的市场规模在逐年上升,是全球按摩保健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按摩器具主要分为按摩椅和小型按摩器具,其中按摩椅单价较
高,在 3000-50000 元之间,小型按摩器具单价则在 100-3000 元之间。

目前国内的小型按摩器件的增速在 30%左右,按摩椅的增速在 20%左右,预计国内按摩器具整体市场规模超过 100 亿元,国内按摩椅的市场在 40 亿左右。

2010-2014年中国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情况
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3、消费升级叠加人口红利,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渗透率相比发达地区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市场发展可参考日韩发展路径。

参考国外发展,按摩器具将经历“奢侈品——高端消费品——普通家用电器”的过程。

根据产业信息网等渠道收集的数据,日本、香港等地区按摩椅的家庭渗透率达到了 10%左右,台湾地区8%左右,韩国自 2012 年保持 30%的复合增长,按摩椅市场渗透率提升到 5%左右,而中国大陆目前家庭渗透率不足千分之三,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不同地区按摩椅家庭渗透率情况
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加,亚健康人群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保持身体健康的刚性需求为按摩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面临较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颈椎、腰椎及血液循环不畅等慢性病困扰的人数不断增加。

颈椎病在我国的高发年龄,已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 49 岁下降至目前的 39 岁,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因压力和过劳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高达70%。

高收入群体逐渐增长,健康消费意识
增强。

健康意识通常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
据 BCG 估计,我国年收入在 12 万元以上的
富裕及较富裕家庭数量至 2020 年将增长至
1.06 亿。

国内按摩器具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2017年中国按摩器具行业消费+人口分析
1、全球按摩器具市场增长稳定,中国是重要的制造出口中心
按摩器具行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率先扩展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后又逐步走向北美、欧洲等地区。

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培育,目前全球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亚、东南亚几个消费区域,同时产业链开始向国内转移,中国有望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现代按摩器具行业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按摩器具市场增长相对稳定,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几个按摩器具主要消费区域。

根据数据,到 2018 年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总量将达到 138 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还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亿美元)
伴随市场规模扩张和国产按摩器具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已成为全球按摩器具重要产地。

2006 年以来,我国按摩器具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远远大于进口数量和规模,主要出口于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其中,向美国出口的数量和规模最大,出口韩国的规模增速显著,未来有望赶超日本,成为第二大海外需求来源。

我国按摩器具进口数量及规模
我国按摩器具出口数量及规模
我国按摩器具在主要消费地的出口数量(万台)
我国按摩器具在主要消费地的出口金额(万美元)
2、中产阶级崛起,2017 年国内按摩椅市场规模可达310亿
国内按摩椅市场渗透率低,高端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日本按摩椅市场较为成熟,行业发展超 15 年,目前每 100 户家庭拥有 12-15 台按摩椅,而中国、韩国、美国是增速较快、潜力较大的市场。

目前中国大陆的按摩椅渗透度不足 1%,严重低于日本、香港、韩国等地区。

我国中产阶级人口占比逐年增长、体量远超日韩,按摩潜在需求有望释放。

根据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 年,我国以拥有净资产金额衡量的中产阶级(1-10 万美元)及富人阶级占全部人口的 37.90%,到 2020 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 54%,CAGR 达 7.34%。

从绝对数量来看,2016 年我国中产阶级及以上的成年人口数量为 32941 万人,远远高于日本和韩国中产阶级数量的总和,庞大的中产阶级体量将有效激发按摩椅的潜在需求。

2015年中国财富分布
2020年中国财富分布
不同地区家庭按摩椅渗透率比较
我国中产阶级人口数量远远高于日本和韩国之和(单位:万)
3、消费升级叠加人口老龄化,我国按摩器具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按摩椅普及背后的驱动力是我国的消费升级趋势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首先,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正逐年降低,尤其自2000 年以来减幅显著。

2016 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29.3 和 32.2,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相对富裕向富足过渡的阶段,客观上具备消费升级的条件。

其次,消费升级的本质意味着消费的种类从基础型消费向更高阶层的消费转变,其重要体现之一在于消费者愿意为一些边际改善支付更高溢价。

以奢侈品行业为例,2015 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 1168 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比例高达 46%,在过去十年间,全球奢侈品新增消费需求中超过 70%来自于中国消费者。

按摩椅作为一种养生、放松、休闲方式符合消费升级的要求,未来我国按摩器具行业有望迎来高增长。

中国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
中国奢侈品消费占比高达 46%
其次,“银发经济”将有效激发按摩椅的潜在需求。

按照 WHO 的定义:一个国家 65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即称为老龄化社会;达 14%即称老龄社会;达 20%则称超老龄社会。

截至 2016 年,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人口占比为 10%,与按摩器具爆发时期的韩国、日本老龄化水平相近。

此外,根据联合国《2015 年世界人口发展报告》:2015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突破 2 亿,预计至 2050 年该年龄段人口占比将达到 44.4%;2015 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 29 岁,首次超过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数值将达到 49.6 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3.5 岁;同时我国与日韩和香港等地在人口年龄中位数方面的差距正逐渐缩小,预计至 2030 年,与韩国的差距将缩小至 5 岁以内。

中国大陆、香港、日本和韩国 65岁以上人口占比(%)
中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分布
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逐年升高
中国大陆、香港、韩国和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岁)
再者,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和发病年龄的下降也大大推进了按摩椅的普及。

以颈椎病为例,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颈椎病患病高发年龄为 55 岁,而 2015 年,这一年龄下降到了 39 岁。

同时,30 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增加显著,从1996 的 26%提升至 2016 年的 37%,20 年间提升了 11 个百分点。

同时,亚健康人群比例上升、保持身体健康的刚性需求也为按摩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颈椎病高发年龄正逐年降低
近20 年颈椎病发病率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