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两大定律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两大定律2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 自交 生物个体相互交配 测交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F1与隐性纯合子相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 互交配,从而测定 性②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F1的基因组合
不同于亲本的基因型=1-亲本的基因型 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1-亲本的表现型
4种 比例:_______ ___ 16种结合方式,性状类型:___ 9:3:3:1 4/16 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共___ 9 种:双杂合子_______, 8/16 共______; 4/16 单杂合子共_______
★1.必记的常用符号及含义:
符 号
P
F1
F2
⊗×
♀
♂
含 亲本 子一 义 代
⑸孩子同时换两种病的概率是 ⑹孩子健康的概率是 ⑺孩子仅患多指病的概率是 ⑻孩子仅换白化病的概率是
1/8
3/8
; ; ; ;
3/8
1/8 1/2 5/8
⑼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⑽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
F1 1/2Aa 多指
1/2aa正常
1/4cc 白化病
3/4C 正常
请标出另外一对等位基因Bb
A
a
AA
aa
黄粒植株 (AA)
(胚囊)
白粒植株 (aa) 胚(Aa) 胚乳(AAa)
胚的基因型相同: 受精卵(Aa) 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受精极核(AAa) 受精极核(Aaa)
胚乳(Aaa)
【例6】 一株纯黄粒玉米与一株纯白粒玉米相互授 粉杂交,比较这两个植株种子发育中的胚和胚乳细 胞的基因型,结论是( B )。 A.胚的不同,胚乳细胞的相同 B.胚的相同,胚乳细胞的不同 C.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D.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都不相同
h、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
i、果皮、种皮、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分析
j、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
h、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
①9:3:3:1的变式 ②棋盘法、分支法、概率相乘法的特点 ③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 8、自由组合 ④配子种类的问题 定律基本 ⑤配子间结合方式的问题 方法、规律 ⑥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种类 和表现型的种类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全为隐性
■三.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表现型
( 1 )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 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 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基因型 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 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 2 )隐性纯合突破法。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往往是逆推 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 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 a 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 型做进一步的判断。 (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 合子(Bb)。即Bb×Bb→3B_∶1bb •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 类型。即Bb×bb→1Bb∶1bb。 • 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BB×BB或BB×Bb或BB×bb。 • ④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 即bb×bb→bb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及细胞学 基础
1.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 (2) 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性状遗传,如 右图所示: A 、 a 和 C 、 c 或 B 、 b 和 C 、 c 控制的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而 A、a和B、b控制的性状遗传则不符合自 由组合定律。
⑦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求子代某一具体基因
型和表现型所占的比例
⑧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
表现型的概率 ⑨利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概率 ⑩两大定律在农业上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
性 状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类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 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 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 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 显 性 的 相 对 性 一代中不分显隐性,表现出两者的 中间性状(不完全显性) 或者是同时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 (共显性)。
遗传的两大定律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常用的符号及含义
性状、相对性状 性状类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基因类: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复等位基因 显隐性的相对性
个体类 表现型、基因型
一 、 遗 传 两 大 定 律
2、几组基 本概念
纯合子、杂合子 交配类(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
(一)基本概念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 基因 。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一生物的基因型是Aa A---显性基因 a---隐性基因
基因类
A和a为一对等位基因
A和A为相同基因
a和a为相同基因
(一)基本概念
表 现 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 表现型=基因型+ 基 因 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环境。
个体类
纯合子 杂合子
概念
纯合子
杂合子
由相同基因的
配子结合成的 合子发育成的 个体
由不同基因的配 子结合成的合子
发育成的个体
①不含等位基因;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
特点 ②自交后代不发生 因;②自交后代会发
性状分离 生性状分离
(一)基本概念
含义
杂交
作用
①探索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 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个体间相互交配 ③显隐性性状判断
一个雌性 个体
4种(YR和yr和Yr和 yR)
亲代基因型
子代比例
原因分析
9∶7
9∶ 3∶ 4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 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aa( 或 bb) 成对存在时,表现为 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 为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 (A 或 B) 就表现 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无中生有
有中生无
正常 正常 有病 有病 棕眼 棕眼
有病
正常
蓝眼
■二.由亲代基因型推断子代基因
型表现型
分离定律的六种交配方式
P 的基因型
1 2 3 4 5 6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F1的基因型及比例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AA AA︰Aa Aa AA︰2Aa︰aa Aa︰aa aa
B
b
A
B
a b
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 的基因。 思考: 是不是所有非等位基因都能发生自由组合?
AaBbCc、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 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花粉管 精子 卵细胞 2个极核
A A A a a
受精卵(Aa) 受精极核(AAa)
a
受精卵(Aa) 受精极核(Aaa)
【解析】 此题易误选C。原因是忽略了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联系胚和胚乳发育的知识,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应用。胚由 1个卵子和1个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来,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基因型是相同的;胚乳是由2个极核与1个精子结合成受精极核 发育而来,所以母本不同,胚乳细胞基因型也不相同。如黄粒 为AA,白粒为aa,则胚的基因型都是Aa;而胚乳细胞有Aaa和 AAa两种基因型。
F1(AaBb) 自交
9∶ 6∶ 1
15∶1
2、亲本与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 9:3:3:1 = (3:1)(3:1) 3:3:1:1 = (3:1)(1:1)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3:1:3:1 = (1:1)(3:1)
子 二 代
自 交
杂 母本或 交 雌配子 或雄配 子
父本
(四)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植物杂交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人工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再套袋隔离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一、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2) 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
现型子代所占比例
如基因型为 AaBbCC 与 AabbCc 的个体杂交, 求: ①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生一基因型为A__bbC__的概率。
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
可能产生配子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 的种类 种类 一个精原 细胞 一个雄性 个体 一个卵原 细胞 4种 4种 4种 4种 2种(YR和yr或Yr和 yR) 4种(YR和yr和Yr和 yR) 1种(YR或yr或Yr或 yR)
1:1:1:1 = (1:1)(1:1)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研究过程
一对相对 性状的杂 交实验
观察和分 析基础上 提出问题
推理 解释
推理和想 象提出假 说
演绎 推理
根据假说演 绎推理
实验 验证
实验检验演 绎推理
假说——演绎法
基因的分离定律
实验现象: P:高茎×矮茎 理论解释: P:DD×dd
一对相对性状 一对等位基因
遗传病发病概率的计算 运用集合论绘图求解
不患病
只患
白化病
两病 兼患
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