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严监生
• 作品中严监生共花费的银两如下: • 1、两千钱(二两)打发差人;2、两封银 子,每位一百两;(给两舅子)3、五十两 交与二舅子;4、四五千两办丧事;5、每 位怀里带着两封(400两);(给两舅子) 6、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死后留给大哥) • 2+100+50+4500+400+200=5652两 5652x300=169,5600或 5652x372=2101544RMB
• 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威尼斯 商人》 • 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喜剧《悭吝 人》 • 葛朗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 《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 葛朗台》 • 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 果戈里长篇小说 《死魂灵》
• “严监生名大育,字致和,兄长字致中,两 人是同胞弟兄,却在两个宅里住。严致和 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 • 家庭成员: • 1、一妻一妾一儿子;奶妈,家奴 • 2、严贡生(他哥),五侄子 • 3、舅子王德、王仁
• “吴敬梓,号敏轩,一字文木,举鸿博 不赴,移居江宁,著诗集、诗说,又 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传广世。” (潘世恩语,乾隆时状元)
• 卧闲草堂评:简称卧评。回末总评,即每回章末 的评点。言简意赅,谈言微中,为后人广泛接受, 确是最早而影响最大的对《儒林外史》评论 • 齐省堂评语:简称齐评。齐评对小说的反八股倾 向和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社会风气有所点明 • 天目山樵评:简称天评。有天一评(句中夹评和 回末总评)和天二评。天评为评点和传播《儒林 外史》的中心人物。“旁见侧出,杂以诙谐”、 “凿破混沌,添了许多刻薄”
• 严监生在生病的时候,仍然坚持“每晚算 账,直到三更鼓”,病重得只能“睡在床 上了,还想着天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 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 躁”,只字片语中,尽是一位为持家而辛 劳成疾的老地主。严监生钱财就是通过这 些不辞辛苦的劳动而得。
• 在用财上,严监生在对自己和亲人身上,有着明 显不同。严监生病入膏肓,“渐渐饮食不进,骨 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但妻子王氏病 了,却“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 子”,为哥哥严贡生的官司“用去了十几两银 子”,官司了了,又“整治一席酒”,请帮忙的 “二位舅爷来致谢”。严监生是个对自己苛刻, 对亲人有情有意不吝钱财的人。
• 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 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 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 子踢开了”。有人认为这个猝然之间的暗 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 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
温馨提示:虐待小动物是不对的哦,亲!
• 王氏死后严监生“修斋、理七、开丧、出 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尤其 是在悼念王氏时更是倾注十分的感情“伏 着灵床前,又哭了一场”“新年不出去拜 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 恍惚不宁” 。
• 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 开元通宝),宋元曾使用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 清两代。 • 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一两黄金=10两银子 一两银子=一贯铜钱=1000文 一两黄金=3000元 一两白银=300元 一文铜钱=0.3元 • 我的计算:一两银子=372.70元 根据:1、明清:一石=188.8斤(不同历史时期各不相同) 《汉书· 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2、《清史稿· 范承谟传》“每石折银一两” 3、折中米价:2元/斤
• 严监生一出场就是替兄长招揽讼事。“留 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并且 请两位内兄帮忙商议。最后“连在衙门使 费公用去了十几两银子”才把官司了结。 为感谢两位内兄的帮助,他还专门“整治 一席酒,请两位舅爷来致谢”。这不由得 让我们联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同 样是兄弟有难,葛朗台则是视而不见,臵 若罔闻,不顾及手足亲情和女儿的爱情, 将亲侄查理赶走。
严监生临死前灭掉一根灯芯的情节,一直被 人们视为严监生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他最 后伸出的两只手指头,被视为和葛朗台临死抓金 子的描写如出一辙。但个人感觉作者在描写这两 根手指时不是要突出严监生吝啬而是另有含义。 他伸出的这两根手指不能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要 放到其生前和死后来看。我认为他指着灯草或许 是告诫家人财产来之不易,要勤俭持家不要浪费。 这一举动很符合他一贯勤俭持家的性格特征。这 两根手指既是他猥琐可怜一生的生动写照,也是 他那操劳忧虑心境的延续,表现出他对自己家产 和妻儿前途的重重顾虑和担忧,并不能简单视为 “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
傻X..打我啊笨..!!!
• 严监生指着“昨日店铺内送来三百两利钱” 向赵氏道明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这 一点尤其要注意。在我国封建社会,“子 妇无私货”几乎是一条清规戒律,但严监 生却从不过问妻子的私房钱,甚至对妻子 把钱送给“庵里的姑子”、“卖花婆”、 “弹三弦的女瞎子”、“穷亲戚”等也不 加干涉,足见他的宽厚仁慈。至少,这与 西方的泼留希金和老葛朗台对待妻子儿女 的那种残暴和冷酷相比,严监生更富有人 情味。
• 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泼留希金、葛朗台、阿 巴贡、夏洛克是人们公认的四大吝啬鬼。 他们的性格或阴险或狠毒或冷酷,但他们 的共同点是贪婪、苛刻、无情。吝啬鬼的 行为表现为一个人把财富凌驾于人之上, 凌驾于父老、妻小、亲朋之上,凌驾于金 钱财物之外的一切事物之上,不顾一切疯 狂地获取财富和“一毛不拔”地守住财富。 为了财富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良知和灵魂, 被金钱的力量压倒“人性”异化成“鬼”, 以至于贪婪、苛刻、无情。对于一个吝啬 鬼来说,贪婪、苛刻、无情是三位一体、 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而这三点在严监 生身上都没有体现出来。
• 严监生一生苦守祖上留下的一点遗产,兢兢业业, 惨淡经营,原本打算把家产传之于子孙后代,可 是他的族人和周围却是每日每刻惦记这他的财产, 以至于严监生死后财产一下落入严贡生之手。想 想严监生临终前连一根灯草都舍不得浪费,死后 却落得个“万事皆空”的下场。这是多么可悲呀! 这一细节描写给人的感受是沉闷的,具有浓重的 悲剧色彩,让我们看到封建家庭内部财产的斗争 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我们仿佛听到作者的嘲笑 声,在嘲笑严监生的一生,他辛苦非常,最后却 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的结局是何等悲惨。
• 严监生因为临终前的“两个指头”, 被当作吝啬鬼的典型受尽嘲讽、唾骂, 说他临终前因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 不肯断气“不仅仅是严监生个人特殊 的性格,而是反映了地主阶级极端悭 吝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仅仅 从这一细节就给严监生下了如此中的 定论,太冤枉了些。要正确认识严监 生这一人物形象,全面了解其一生行 事,是十分必要的。
——“吝啬鬼”பைடு நூலகம்监生
• • • •
总策划:马正奎 资料整理:李德伟 课件制作:蒙应成 主讲人:朱柏霖
制代写书是作《 度,了共我的儒 下实近五国长林 读际两十古篇外 书反百六代小史 人映个回讽说》 的的人约刺(是 功是物四文也由 名康。十学称清 和乾小万的章代 生时说字典回吴 活期假,范小敬 。科托描。说梓 举明 全)创 , ,
•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 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 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 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 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 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 草,他方才点点头,咽气。
1、严监生如何敛财 2、严监生如何用材
•
• “不瞒二位老舅,像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 逐夫妻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 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买四个钱的 哄他就是了”。
• 很多人都认为严监生一个家财万贯的人却舍不得 吃一斤肉是生活苛刻的表现。实际上“猪肉也舍 不得买一斤”这句话是很值得推敲的。联系上下 文严监生在说完这些话以后又提到了严贡生的生 活“家兄寸土也无,人口又多,过不得三天,一 卖就是五斤,还要白煮得稀烂;上顿吃完了,下 顿又在门口赊鱼。当初分家也是一样分田地,白 白都吃穷了。而今端了家里花梨椅子,悄悄开了 后门,换肉心包子吃。你说这又如何是好!”这 两段话是严监生拿自己的生活和严贡生的作对比, 严监生表露自己生活景况是假,埋怨大房挥霍无 度是真,他只是想以自己的生活对比出严贡生的 奢侈挥霍,同时显示出自己治家有方。况且他说 这些话时的对象是王氏兄弟。面对如狼似虎地窥 视自己财产的人,严监生保守的透露自己的家产 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作品中主要写了严监生的三件事:
• 其一、代恶兄严贡生消弭官司;
• 其二、扶妾为正,悼念亡妻; • 其三、弥留之际,伸出“两个指头”。
• 1、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得妥当。严二老官连在 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 • 2、“妹丈,你再出几两银子,明日只做我两人出 的;备十几席,将三党亲戚都请来,趁舍妹见你 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谁人再敢放 屁?”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二位喜形于 色去了。 • 行礼已毕,大听、二厅、书房、内堂屋男客与女 客,共摆了二十多桌酒席。吃到三更时分,严监 生正在大听陪著客。 • 3、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每日四 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总不见效。…… 看了药方,商议再请名医 • 议礼已定。报丧出去。自此修斋、理七、开丧、 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 作为乡绅阶层的底层人物,严监生有 地主积极奋斗为家的一面,同时又有 封建底层人民奴性的一面。严监生是 一个在统治者中被捉弄的悲剧人物, 不管在金钱或是情感上,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奢侈成风,优良传统随之式微与衰 变,这是令人遗憾和忧心的。严监生“很有钱”而舍不得 多点一根灯草,就更显“吝啬”了?有钱,就得大手大脚 地花,那才叫阔气体面,这是当今社会风尚,也是大部分 学生的思维逻辑与价值观 ! • 再反观邻国日本,人均收入是我国的十倍多,可是节俭 成风,办公用纸打印文稿必须用双面;用餐不能剩下饭粒; 做客,主人准备的食物没有吃尽就非常失礼……倒是他们 印证了我国古代的许多“节俭”名言:“从俭入奢易,从 奢入俭难”“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 • 节俭,意味着珍惜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节俭,映照出一 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态度;节俭,实乃社会文明、社会 进步的观照!这才理应成为严监生带给我们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