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D )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B.原子论唯物主义,气本体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意识的本质是指它是 ( C )A.人脑主观自生的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可以脱离被反映者4.物质和意识关系是 ( D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B )A.它的存在性 B.它的物质性 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B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9.我国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这是( C )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D )A.实物性 B.客观的规律性 C.内部的矛盾性 D.客观实在性1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C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1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C )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B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15.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16.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 D )A.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C.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D.对立统一关系17.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B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B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19.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B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20.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C )A.均衡论B.一点论C.重点论D.二元论21.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B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变化的显著与不显著D.事物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22.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 D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2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C )A.直线前进的过程B.不断回到出发点的过程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24.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原理25.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体现了( 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D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2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B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28.“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C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激变论的观点2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D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30.我国古人表述的“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的观点是( D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BCD )A.哲学史上所有的优秀成果B.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C.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D.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E.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综合成果2.哲学是 ( ABE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BDE )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4.意识的本质是 ( AD )A.大脑的机能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 人脑中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 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E.“绝对观念的产物”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是 ( ABDE )A.多样性中包含着统一性B. 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C.多样性和统一性根本不相容D. 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前提并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E.没有多样性就没有统一性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BCDE )A.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B.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E.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7.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BC )A.“天不变,道亦不变”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D.“光阴一去不复返”E.“蛋白质在每一瞬间既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8.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有( ABC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BE )A.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还是彼此孤立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发展变化还是凝固不变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D.世界是可以认识还是不可以认识E.承认还是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0.下列说法体现正确对待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BCD )A.物极必反,相反相成B.因材施教,因人而异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E.退避三舍,声东击西11.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 BDE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12.辩证的否定是( ABCDE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的发展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1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 BE )A.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E.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14.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 ACE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B.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C.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存在固定不变的界限E.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5.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BCD )A.庸俗进化论B.激变论C.冒险主义D.改良主义E.庸俗唯物主义三.辨析题1.唯心主义的观点全都是荒谬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胡说。
2.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3.二元论在本质上讲是折中主义。
4.正确意识的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5.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自觉努力程度6.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7.乌鸦报丧、喜鹊报喜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变化是否显著。
9.矛盾的普遍性体现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和消灭矛盾。
10.“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四、材料分析题:(一)材料1:“水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而地则是一个圆筒浮于水上,天水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体。
”“气是万物始基,这气使我们结成一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包围着。
”材料2:“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这个唯一的实体就是物质”,“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只不过是一部机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活动”。
自然就是由各种元素所构成的物质世界。
人也是由元素组合的结果,甚至怪物也是元素组合而成的。
请回答:材料1、2各反映了什么哲学倾向?每一倾向的优点和缺陷各是什么?(二)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
“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