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资料.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资料.

经、隐神经等) ➢ 神经松解术(外松解、内松解,术中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 运动功能丧失 ➢ 感觉功能丧失 ➢ 自主神经功能的丧失(无汗、肢端皲裂、
神经痛)
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防治
影响神经修复的因素 1、神经损伤的类型和性质(切割伤、碾挫伤、撕脱
伤、缝合时有张力、局部软组织床不佳) 2、神经损伤的部位(距离效应器的远近、以及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
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为什么? 病史:如腕部切割伤(正中N、尺N),臀部刺伤
(坐骨N),摩托车事故(臂丛N),锁骨骨折 (臂丛N),肱骨髁上骨折(正中N),肱骨内上 髁骨折(尺N),肱骨中段骨折(桡N),肩关节 脱位(腋N),髋关节脱位(坐骨N),桡骨小头 脱位(桡N深支),腓骨颈骨折(腓总N)等等 临床检查:Tinel征(神经再生和损伤的判断指标) 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
2、闭合性损伤 ➢ 神经挤压伤(石膏夹板过紧,神经被钝器
打击,止血带时间过长,肢体长时间受躯 体压迫)。另外,内部压迫亦可导致(如 肘管综合征、TOS、CTS、及骨折固定术后 骨痂压迫神经) ➢ 神经牵拉伤(肢体发生骨折脱位时伴发神 经损伤。如坐骨神经、腋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
的局部组成成分) 3、神经损伤距修复时间的长短(随着修复时间 的
推迟,优良率逐渐下降)
4、神经缺损的长度和移植神经的来源 (<5cm,5-10cm,>10cm)
5、神经缝合的方法(外膜缝合、束膜缝合) 6、年龄 7、及时的康复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一、康复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首先是对于损伤状况的 评定。(了解损伤部位、程度、自然状况)
▪ 被动运动时应注意
①只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②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不能过度 牵拉麻痹肌肉。 ③运动速度要慢。 ④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要在充分固 定后进行。
(二)理疗
温热疗法 激光疗法 水疗法
(三)矫形器治疗
复合觉(数字识别、两点辨别、实体)
(四)自主神经功能评定
血管舒缩功能、出汗功能和营养功能发生 障碍。
皮肤温度升高、潮红、干燥,皮肤变薄、 皮纹变浅、光滑发亮、指甲增厚、弯曲、 变脆,骨骼骨质疏松。
(五)Tinel征
(六)周围神经电生理学评定
准确的、客观的评定资料
康复治疗
▪ 目的:防治合并症、促进受损神经再生、
1、闭合性神经损伤 (一般不宜作一期手术 修复,先观察3个月。除外伴有骨折、血管 损伤及臂丛根性撕脱伤)
2、开放性神经损伤 (均应手术探查,如创 面条件欠佳,或皮肤组织缺损需二期行皮 瓣修复后再行神经修复)。
神经修复的方法
➢ 神经外膜缝合 ➢ 神经束膜缝合 ➢ 神经干移植 ➢ 神经束间移植 ➢ 常用移植的皮神经来源(腓肠神经、前臂内侧皮神
➢ 神经摩擦伤:如尺N在肘部的滑脱,反复摩 擦后出现创伤性尺N炎。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
3、医源性损伤:如肱骨中段骨折(桡N损 伤),月国 窝囊肿切除(胫N损伤),颈 部淋巴结清扫(副N损伤)。
4、产伤 5、电烧伤及放射烧伤(乳Ca术后放疗) 6、缺血性神经损伤Volkman Syndrome
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促进运 动功能与感觉功能的恢复,解除心理障碍 等。
▪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情进行有针对性
的处理。
▪ 包括早期的康复、恢复期的康复、预防
并发症。
一、早期的康复
(一)运动疗法
1.主动运动 神经病损程度较轻,在早期 也可进行主动运动。 2.保持功能位 大多数情况下,应保持在 功能位。 3.被动运动 主要作用为保持和增加关节 动度,防止肌肉挛缩变形。
分度 病理 特点
1
神经传 导中断
(未出 现病理 损害)
2
神经轴 突中断
3
轴突与 神经内 膜中断
4
神经束 膜严重 损伤或 中断
5
神经干 连续性 丧失
预后 佳 较佳 尚可 一般 较差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
1、开放性损伤 ➢ 切割伤(如:腕部切割伤。正中N、尺N、
指N损伤) ➢ 撕裂伤(如:机器绞伤、骨折伴N损伤) ➢ 火器伤(如:枪弹伤)
(一)特殊畸形的观察
桡神经
垂腕、垂指
腕部尺神经
爪形手畸形
肘部及以上的尺神经损伤
爪形手较轻
(二)运动评定
Lorett 1912年提出的六级评定标准: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有肌纤维收缩,但不能产生运动 2级:肌肉收缩可产生关节运动,但不能抵抗重力 3级:可抵抗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对抗部分阻力并带动关节运动,但肌力较正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
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神经解剖要点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遍及 全身皮肤、粘膜、肌肉、骨关节、血管 及内脏等。
是神经元的细胞突起,又称神经纤维, 由轴突、髓鞘和施万鞘组成。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义
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 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臂丛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 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为什么要引入损伤的分类? 神经纤维的显微解剖?
Seddon 神经损伤类型(1943) Sunderland 分类(1968) ★
Sunderland 神经损伤的分类方法:
常差 5级:正常的肌力
(三)感觉评定
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提出评定标准: S0:神经支配区感觉完全消失 S1:有深部痛觉存在 S2:有一定的表浅痛觉和触觉 S3:浅痛触觉存在,但有感觉过敏 S4:浅痛触觉存在 S5:除S3外,有两点辨别觉(7-11MM) S6: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6MM,实体觉存在 浅感觉(痛、温、触),深感觉(关节位置、震动、压痛),
神经修复的基本原则
➢ 确定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 ➢ 解剖神经应该从近、远端正常的神经束开始 ➢ 损伤神经的断端或假性神经瘤要彻底切除 ➢ 精确对合神经束 ➢ 神经的无张力缝合 ➢ 减少神经断端的缝线 ➢ 缝合后的神经应置于良好的软组织床 ➢ 术后适时进行神经的康复训练。
神经修复的时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