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 论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投资成为近年来说的最多的话题。

在众多投资方式上,大多人选择了股市,而大多人又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股东。

随着证券市场上黑幕的上演,股东利益次次被侵犯。

自从公司这种组织形式诞生以来,各国均在为保护少数股东利益不懈努力。

在股份公司的股东成员构成中,由于少数股东不像多数股东那样总是在公司中占据着控制支配地位,所以少数股东的利益总是暴露在控制股东的强权之下,随时有可能受到控制股东根据自身的利益所作出的决策以及其它不正当交易的侵害。

对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已成为公司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股东所处的现状
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新《公司法》针对旧《公司法》的一些弊端,健全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不仅在股东的实体权利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而且在程序上也保证了股东利益的真正落实。

虽然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了一些保护,但是仍然存在不足,股市上部分大股东控制并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已屡见不鲜,甚至越来越严重。

这些大股东把上市公司当成圈钱的工具,强行将上市公司的资金据为己有,并频频通过关联交易、担保等手段侵犯上市公司利益。

手段一般三种。

第一种是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著名的“猴王事件“”三九事件“,都要归于此列;第二种则是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产,”北大科技“就是这样一个用贱货贵卖法掏空上市公司的典型;第三种利用上市公司借款担保也能挖空公司,ST海洋ST长控都排在这一队。

大股东为代表的强势董事会选出的公司高管如果居心叵测,小股东就又倒了霉。

著名的科龙事件中,顾雏军涉嫌财务造假和挪用资金;可还有更厉害的干脆象托普系的宋如华卷走上市公司的巨款然后玩失踪。

中小股东,顾名思义,其投资额在总股本中的份额十分有限,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大股东的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处于凌驾一切的统治地位。

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大都采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这就意味着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处于‘手遮天”、‘股独大”的地位,而中小股东则处于受人指使、任人摆布的地步。

由于我国公司制度刚刚建立,配套措施很不完善,因此,在现实中,我国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行为极为严重。

ba
二。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首先,监督不够完善,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存在着许多缺陷,监管层次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监管机构、证券业自律及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完备的监督体系,对于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无法及时进行监管和制止;监管缺乏透明度,即中小股东事先很难预测股市政策变动的情况,从而形成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

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而言缺乏流动性,国有股占很大比重,不能真正上市流通,市场缺乏竞争性,还不够完善,证券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缺乏对企业强有力的监督,而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重要保障的社会审计也未起到作用。

其次,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公开的信息在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方面均不足以使中小股东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导致中小股东这一信息弱势方交易决策失误,或者控股股东这一信息优势方做出不利于信息弱势方的不良选择。

事实上,如果上市公司及时完整地披露企业的有关信息,广大投资者就可以及时作出判断投资以减少损失。

第三,诚实信用缺失,公司的诚信度极为重要,有些公司不具备上市资格,但是仍然做虚假行为,获得上市资格证。

三,有关大股东携款欠款跑路的事实案件
2011年11月11日,温州瓯海区老年公寓“芙蓉山庄”大股东刘加顺跑路,据当地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其拖欠债务1.07亿元。

紧接着,12日,浙江麦浪实业有限公司老板周子龙携款3亿出逃,被骗的五十多名受害者已联名报案。

湖州某投资公司老板跑路,涉及资金十
数亿元。

民政局作为该项目的监管单位,已经参与到事件的调查。

从债务登记来看,芙蓉山庄目前欠债约有1.07亿元,大部分为民间借贷。

”民政局林副局长认为,虽然芙蓉山庄目前困难重重,但山庄未破产,政府无法对其资产进行清算,1.07亿资金去向也无法确定。

不过,山庄仍有2.2万平米的房子可以卖,该公司资债可相抵。

芙蓉山庄总共拖欠老人及其他债务人的款项有1.07亿元。

可见,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很到的威胁,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较为严重。

主要原因是中小股东自身财力状况不佳、股份制本身存有内在矛盾、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等等。

四,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首先,中小股东的知情权保护,股东虽然将公司的经营权授予了董事会和经理管理层,但是,股东依然享有了解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的权利。

建议约定股东查阅、获得公司相关信息的权利。

公司则负有保护股东知情权的义务。

如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其次,独立董事制度。

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独立董事除了在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之外,不再担任该公司任何其他职务,并与公司及其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妨碍其独立做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

第三,重大事项表决权。

对于关系股东权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董事会及股东会表决通过,并经全体董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对于关联交易而言,特别需要约定关联方的回避表决制度。

在股东大会对决议或者议案进行表决时,当某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的厉害关系时,不论其是否有可能在表决时投赞成或者反对票,一律无效。

在利益分配,关联交易以及其他涉及股东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形,如果不能排除相关厉害关系股东的表决权,控制股东就可能利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使为了自己利益的股东大会决议获得通过。

而公司的众多其他小股东将会被形式合法的股东大会的决议所严重侵害。

因此,有必要确立表决权回避制度。

事先排除多数股东滥用其表决权的可能性,保证表决权行使的公正和公益性。

该项表决应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最后,加强诚实信用原则,公司信息应及时准确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是使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应借鉴英美等国家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的法制法规,提高信息披露的标准与质量,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同时,利用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备性、准确性进行严格监督,并使证监会对这些中介机构进行集中监管。

五小结
目前的《公司法》缺乏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约束;缺乏对少数股东,特别是公众股东利益的保护;对监事会的组成和议事程序没有明确规定。

证券法规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和批准的规定,不够权威和建议积极准备《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的修改。

在相关法律未修改前,建议证监会制定相应的法规来解决。

详细。

这种情况严重地防碍了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急需加以改变。

建议证监会对此指引加以修改和补充,并大力宣传和贯彻,作为正式法规颁布前的一个过渡性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