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站
江苏省林科院 江苏省林科院 江苏省林科院 大丰麋鹿保护区
大丰麋鹿保护区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主任/高级工程师
副主任/助研
3 学术专家委员会
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专家,成立湿地生态 站学术专家委员会,对定位站长期观测及研究内容 开展咨询,并提供技术指导等。
谢谢
P等成分分析。
3 水盐动态观测
通过设置地下水观测井 对不同高度地下水水质、含 盐量等进行长期观测;同时 通过土壤盐分动态观测系统
对不同层次土壤盐分、水分
进行实时观测。
4 污染物及其影响定位观测
通过在该区域内唯一的 一条入海河道川东港上设置 三个不同的污染物及其影响 观测点,长期观测淡水区、
淡咸水交错区、海水区的主
生物多样性动态
污染物及其影响
1 湿地气象观测
分别在保护区第三、
第二核心区内建立的4个
固定样地研究点中设立4 处气象观测点,用于芦苇 -米草群落、碱蓬-米草 群落、碱蓬-光滩群落、
围垦滩地植被群落小气候
定位观测。
2 滩涂沉积过程观测
通过沉积速率实时自动
观测仪对不同潮位(高潮位、
中潮位、低潮位)滩涂沉积 速率进行实时观测,同时在 固定样地内每半个月对沉积 底泥取样,进行重金属、N、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站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二○○九年六月
汇报内容
立项依据
观测内容
研究规划
建站目标
现有基础
投资概算
保障措施
建设布局
一、立项依据
滨海湿地资源独特 面临严重人为干扰
缺乏系统定位研究
1 滨海湿地资源独特
区域代表性强 生态序列完整 生物多样性丰富 沉积过程活跃 气候过渡地带
建设地点 观测布局
1 建设地点: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川东港入海河口
老海堤公路 新海堤公路
2 观测布局:“三区两带”
观测区1:入海河口观测区 观测区2:自然滩地观测区 观测区3:围垦滩地观测区
梯度观测带1:川东港入海河口污染物及其影响梯度观测带; 梯度观测带2:滨海湿地不同潮位典型生态系统梯度观测带;
二、建站目标
开展长期观测 共享基础数据 提供公共平台
三、现有基础
基础设施 仪器设备 观测基础
1 基础设施
定位站建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水
电和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备。
2 仪器设备
已购置了自动气象观测仪(AWS-SM)、湿地 径流观测系统(H-F-1)、土壤水分盐分温度观测系统
气候过渡地带
江苏滨海湿地处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以
境内盐城市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渠北属南暖温带气候,渠南
属北亚热带气候。
2 面临严重人为干扰
大规模围垦养殖
工农业面源污染
外来种生物入侵 沿海经济大开发
沿海大开发
围垦
污染
外来种入侵
3 缺乏系统定位研究
多年来,江苏及全国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 区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总体上缺乏系统的、连续的基础数据,迫切需要 开展定位观测工作,建立共享平台,进一步推动滨 海湿地研究工作。
要污染物特征。
5 生物多样性动态观测
设立4处湿地生物多样 性定位观测点,对样地植被 群落演替及底栖动物数量进
行长期观测,同时设置1个
鸟类、兽类流动观测点,结 合保护区巡护对湿地动物进 行长期观测。
六、研究规划
典型滨海湿地系统间沉积过程的比较研究; 典型滨海湿地系统的自净能力、健康状况及其对近海水质
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大丰麋鹿、盐城珍禽
沉积过程活跃
现阶段大部分淤泥质海岸以3~7cm/a的速度淤高,以 50~200m/a的速度向海淤长。目前沿海滩涂每年净淤长3~5
万亩以上,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新海堤
老海堤公路:50年代建;
7.8km 老海堤
新海堤公路:1999年建;
2 科研队伍
序号 定位站职务 1 2 3 4 站 长 副站长 副站长 姓名 梁珍海 王 磊 丁玉华 季永华 工作单位 江苏省林科院 江苏省林科院 大丰麋鹿保护区 江苏省林科院 职务/职称 副院长/研究员 副所长/副研究员 主任/研究员 主任/研究员
5 6 7 8
9
李冬林 丁晶晶 邢 玮 任义军
王立波
川东港入海河口污染物 及其影响梯度观测带
海水区 淡咸水交度观测带
4号观测点:芦苇-米草群落 5号观测点:碱蓬-米草群落
6号观测点:碱蓬-光滩群落
芦苇-米草群落
碱蓬-米草群落
碱蓬-光滩群落
围垦后滩地观测点
综合实验楼
五、观测内容
湿地气象 滩涂沉积过程 水盐动态
区域代表性强
中国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分界线, 往南多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往北多为 沙质和淤泥质型海滩,由环渤海滨海
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
江苏滨海湿地是胶东半岛南端到 长江口的淤泥质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
生态序列完整
海堤公路
碱蓬滩
禾草滩
米草滩
TM卫片
芦苇滩
光泥滩
生物多样性丰富
高等植物484种,鸟类24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31种;
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天然及围垦湿地的水盐动态及湿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污染物的来源、空间分布特征、
转化过程与季节动态; 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关键影响因子;
七、经费预算
经估算,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站建设总投资500万 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70万元,占总投资的94%; 其它费用及项目预备费30万元,占总投资的6%。
基本建设投资中,建安投资114.0万元,占基本
建设投资的22.8%;设备购置投资356.0万元,占基 本建设投资的77.2%。
八、保障措施
领导机构 科研队伍
学术专家委员会
1 领导机构
由江苏省林科院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共同筹建了湿地生态站领导机构,站长由江苏 省林科院派员担任,2名副站长由江苏省林科院和大 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员分别担任。
(HYDRA)、便携式光合作用仪(Li-6400)等设备。
3 观测基础
依托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7年初在大丰
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经建立了600亩的实验基地。
土壤采样
样品分析
地下水位月变化
地下水电导率月变化
不同月份剖面同一土层土壤电导率变化
各个剖面土层含水率随剖面深的变化
四、建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