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转载到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1.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A.① B.② C.③ D.④2.③时期以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特征可能是A.高——高——低模式B.低——低——低模式C.低——低——高模式D.高——低——高模式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题。

3.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4.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B.生育能力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5.全国两孩政策的实施将首先影响到我国劳动力的A.年龄构成 B.性别构成 C.数量 D.职业构成下图为2010——2030年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预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6.关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迁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B.主要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C.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D.主要向资源丰富的地区迁移7.2010~2030年中国省际流动人口迁移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C.全国劳动力数量减少D.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

读图,回答下题。

8.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9.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应该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东部迁入人口 D.向北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近日,继共享单车、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北京。

在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内,有空调、空气净化器、跑步机、电视等设备,扫码支付后可进入健身,5分钟一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为某市某区域共享单车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

据此回答下题。

10.该服务点附近最可能分布有A.仓库 B.中小学校 C.商场 D.旅游景点11.共享单车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是A.利于改善城市住房紧张的现状 B.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C.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D.减轻城市水污染状况12.“共享健身房”最适合布局在A. 休闲广场B. 居民小区C. 城市公园D. 大型商场13.“共享事物”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是A. 使用安全问题B. 卫生保证问题C. 管理规范问题D. 信息网络问题我国北方某大城市四个圈层的面积及1982年、1992年、2002年、2012年的人口密度变化数据。

读表,回答下题。

人口密度(人/km²)各圈范围面积(km²)1982年1992年2002年2012年内圈(1-6km)113 21764 21206 19544 20416 第一圈(6-15km)593 2606 3361 4960 7277 第二圈(15-24km)1102 1338 1820 2804 4305 第三圈(24-33km)1611 621 785 1080 1765 第四圈(33km—)—————14.该城市目前处于城市化的A.初期阶段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15.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外圈的人口密度变化,这可能是①金融业布局②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③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集聚④工业布局变化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四川大学教授李后强用椭圆图形来诠释成渝两地空间经济的分布特征:成渝经济区就是一个大椭圆,成都和重庆为椭圆里的焦点对椭圆区域的其他点产生同等的影响效力,遂宁、乐山、自贡等37个城市为椭圆里的普通点。

读成渝椭圆城市群图,回答下题。

16.成都与重庆两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类似于下图中的17.图中城市等级可以划分为几级A.1B.2C.3D.4下图为H市主城区与周围小城镇的地铁线路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

18.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为A.城市沿地铁向周边小城市扩展B.二、三产业向周边小城市转移C.有利于抑制城市规模扩大D.城市将向四周均匀扩展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四个地铁站中②站附近房价最高B.地铁促进了郊区与城区大宗物品交换C.地铁使得城区和郊区间人口流动变少D.影响地铁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分布20.推测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可能是A.单核心向外扩展B.多核心向四周C.扇形模式D.沿河扩展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

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

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

据此回答下题。

21.普罗旺斯、伊犁两地有利于薰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A. 冬季温和湿润B. 夏季光照充足C. 全年干旱少雨D. 全年水热丰富22.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A. 物种灭绝B. 水源枯竭C. 湿地消失D. 土地荒漠化记录片《大国重器》中介绍了国产新型智能大棚,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未来将没有农民。

水肥一体化是指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定时、定量由管道输送给田间每一株作物。

据此回答下题。

23. 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善的作物生长条件有①地形②气候③水分④养分⑤土壤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⑤24. 智能大棚的推广将A. 增加化肥使用量B. 实现粮食产量翻番C. 减少对环境污染D.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5. 该技术适宜的是A. 降水变率大的地区B. 干旱缺水的地区C. 劳动力短缺的地区D. 以上各类地区均可读“某区域发展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26.影响图示区域农作物种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市场D. 交通27.30年间,该区域A. 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提高B. 城市N的职能将逐步被M取代C. 形成M地为中心放射状交通网D. 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岛效应增强读美国农业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

28.图中各字母说法正确的是A. A处商品谷物农业B.B处农作物是小麦C.C处小麦种植时间不同D.D为混合农业29.关于图中E处描述正确的是A.规模大B.以牧羊为主C. 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D.机械化水平高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高山冰川融化加剧,青藏高原大约70%的湖泊正在扩张,湖泊面积从2.5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3.23万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下题。

30.引起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臭氧层破坏C. 酸雨范围扩大D. 土地沙漠化31.资料所述问题引起地理学家的紧张,主要是由于它可能会A. 改变地球圈层结构B. 影响水循环,危及水资源安全C. 形成新的生态系统D. 预示着全球的经济将出现衰退3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缓解需要各国携手合作,这属于可持续发展中的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因地制宜原则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33.读某城市规划图(左图)及该城市从甲至乙气温和地租的变化曲线(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共20分)(1)判断图中①②③④中,住宅区是?并阐述判断的理由(4分)住宅区:,理由:(2)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分析丙地区的布局化工厂是否合理?阐述理由。

(6分)(3)说明⑥处比⑦处地租低的原因。

(4分)(4)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如何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6分)3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 1953年的地质普查中攀枝花找到了钒钛磁铁矿而且呈带状分布的规律。

同年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

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2015年攀枝花市长张剡在中国(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向参会人员发出邀请。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材料四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根据材料1,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攀枝花建市的主要原因。

(4分)(2)从材料推测攀枝花市市长提出“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的理由。

(6分)(3)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口到攀枝花定居,简述未来该市的发展举措。

(4分)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物产丰盛,江汉平原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

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稻产量高,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江汉平原,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2%,水田约占48%。

旱地集中分布于堤内平原,堤内平原的棉田占耕地面积的40~60%,个别地区高达80%以上。

水田集中分布于河间凹地和平原边缘,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材料二:江汉平原及周边分布图(1)判断江汉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2分),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4分)(2)说明江汉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6分)材料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互联网+供销”是利用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

整合本地资源,逐渐转变为以天麻、福田白菊、老米酒、茶叶、猕猴桃、茶油等大别山区特色农产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别山区农业生产转变的原因。

(6分)答案1.D2.B3.B4.C5.D6.C7.D8.B9.D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D 17.C 18. A 19. D 20.A 21. B 22. D 23. C 24. C 25. D 26.C 27.D 28.C 29.A 30. A 31. B 32. C33.(1)①占地面积最大(共2分)(2)不合理(2分)靠近居住区;为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城区环境;位于城区河流的上游段,易污染河流(理由任答两点得4分)(3)距市中心远;交通通达度差(每点2分)(4)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制机动车数量,以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适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和完善城市交通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