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科版中考物理九年级上册(137张ppt)(上)
教科版中考物理九年级上册(137张ppt)(上)
[解析] 物体内能的多少跟物体的温度、物体分子数的多少、状 态、种类、结构等因素有关,不能只看温度的高低;对物体做功, 要是其他形式的能会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才会增加;热量是一 个过程量,物体不能含有的热量;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但吸收热量导致内能增加。
·教育科学版
第19课时 │ 比热容 热机 热机效率
[解析] 热水瓶应用了减少热量散失的方法。软木塞会跳起来, 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四
例 ( D ) A. B. C. D. 8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
[2011· 达州]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 温度 高 温度越____,物体内能越大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 质量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 材料 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 态 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点评]分子动理论包括:(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是 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例 只是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个视角来考查。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考 查。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例 5 [2011· 连云港]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D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第19课时 比热容 热机 热机效率
·教育科学版
第19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比热容
定义 单位 符号 物理 意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 比热容 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 J/(kg· ℃) 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________ c 表示一定质量的不同物体,在温度变化相同时, 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的物理量 1 kg 水 的 比 热 容 ______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 热量 4.2×103J/(kg· ℃) 所 吸 收 或 放 出 的 ____ 为 的物理意义 4.2×103 J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说明] ①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② 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物体具有的是能量,如内能、 机械能等。 [比较]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做功 热传递 内能与其他形式能 内能的转移 区别 实质 .. 的相互转化 .. 联系 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 等效 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__的
例 3 [2010· 淮安] 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 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荷叶上 不停地运动 吸引 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______力;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3 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增加 [说明]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 减小 物体内能会________。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多少 ①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______叫热量;热量的 单位:______。 焦耳 ②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例 2 [2010· 广州] 用如图 18-2 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 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 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________( 选 填 “A” 或 “B”) 瓶 。 根 据 B 红棕色变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若 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 ④ 则在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图 18-1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注意] 固、液、气三态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易错点] (1)同种物质间不会发生扩散,如冷水和热水混合;(2)扩 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而不是物质微粒(或分子团)运动形成 的,也不是由物体的重力作用引起的。如灰尘飞扬不属于扩散现象等。 4.分子间的作用力 斥力 引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 方式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点评]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 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这样的过程可能 还会伴随着物态变化。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例 7 [2011· 宿迁] 如图 18-2 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 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 少__________________。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 热量散失(或热传递) 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 内 做功 ________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________ 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图 18-2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内能
1.内能
所有 物体内部________分子热运动 内能 的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总和 的________ 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运动而具有的能 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 分子势能 具有的能 [说明]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 寒冷的冰块。因为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并且分子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为 0。
[解析] 抽去玻璃片后,若密度较大的气体在上方,则由于密度 不同的原因而向下运动,这种运动变化不能直接证明是否发生扩散现 象,所以将密度较大的气体放在下方,则气体最终混合在一起必与密 度因素无关;分子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剧烈,所以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教育科学版
第19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2 比热容的探索与计算
1.计算公式: cm(t-t0) 吸热公式:Q 吸=____________。 放热公式:Q 放=____________。 cm(t0-t) 2.公式 Q=cmΔt Q 由公式 Q=cmΔt 可导出 c= , 对同一种物质来说, 比热容并不 mΔt 随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而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说明比热容 c 与 Q、m、Δt 有关,也不能说 c 与 Q 成正比,与 m 和 Δt 的乘积成反比。 3.Q 吸=Q 放(热平衡方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无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将全部被 低温物体吸收,则 Q 吸=Q 放;若有热量损失,则有 Q 放=Q 吸+Q 损。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1.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的区别 现象及实质 分子 分子运动是微观现象,扩散、蒸发 运动 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物体的运动是宏观现象,飞扬的灰 物体 尘、液体和气体流动等现象都是物体 运动 运动的结果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2.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表示物体 物体温度升高,内 钻木取火、摩擦 温度 的冷热程 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生热 度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沸腾 升温 热量 过程量 吸收的热量全都 物体吸收热量,内 对外做功,内能可 能不一定增加 能不变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 晶体熔化、水沸腾 升温 内能 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 钻木取火、摩擦 吸热 生热
第18课时 分子动理论 内能和热量
·教育科学版
第18课时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分子动力论
分子 1 . 基 本 内 容 : 物 质 是 由 大 量 ______ 组 成 的 , 分 子 都 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 斥力 _____________运动,分子间存在着______和______。 引力 2.分子运动 无规则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 (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高 温度越____,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 ①定义: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 象,叫扩散。 间隙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存在______;b.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 ________运动。
·教育科学版
第19课时 │ 考点聚焦
[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热学性质,它与物质的质量、 形状、温度以及放热或吸热的多少都无关,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不 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对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 比热容 小的物质温度更容易变化。所以在内陆地区,以比热容较小的沙石居 多,气温变化明显;而在沿海地区,以比热容较大的水居多,气温变 化不明显。
例 4 [2011· 黄石] 下列现象中, 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D ) 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解析]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单个的分子是很小的,用 眼睛是直接看不到的,A、B 是属于物体的运动;C 中水与酒精混 合后体积变小,直接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 中炒菜时,满屋飘 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