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教学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教学课件
天然气
气体 4.2×107 4.4×107
氢气 14.3×107
讲授新课
例:计算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已知:q=3.3×107J/kg m=4kg
求:Q
Q = mq 解: =3.3×107J/kg ×4kg =1.32×108J 答: 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32×108J。
课堂小结
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
状态有关。
讲授新课
三 改变内能的方式 你怎样让一段50 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1.用火焰加热 3. 用手搓 5. 在地上摩擦 7. 反复弯折 2. 4. 6. 8. 太阳晒 用手焐 用锤子不断敲击 „„
九年级物理(JK) 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神奇的软蛋
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 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 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
“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
“热”是一种能量吗? 它能做功吗?
讲授新课
1.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宏观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因为受到重 力和弹力而具有势能。
分子和足球、弹簧是否有相似之处?
讲授新课
2.物体的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 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 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热量
随堂练习
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方式 热 传 递
做 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 改变 内能会增加;物体 做功的多少 对外做功,本身内 机械能与内 能相互转化 能减少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 实现的是( C D )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 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 水被晒热
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
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点)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重点)
讲授新课
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homakorabea什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讲授新课
运用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距离关系 分子间距离等于 平衡距离 类比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在平衡位置附 近振动,相当于弹 引力等于斥力,分 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子间作用力为零
分子间距离小于 平衡距离
相当于压缩弹簧
引力小于斥力,分 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将40 mL水与40 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
8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讲授新课
三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是什么力使得 两块铅块结合 在一起?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 “抵抗”,要是压缩液体 和固体呢?
能烧开更多的水?
(3)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和未完全燃烧时放出的
热量是否相同?
讲授新课
热值
(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其质量m之 比,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2)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热值的单位是J/kg.
Q (3)定义式:q m
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的单位:J/kg Q的单位:J m的单位:kg
讲授新课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
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讲授新课
谁的内能大?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亮
分子动能越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 的动能总和越大 这个物体的内能越大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 结
1.物质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4)物理意义: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
讲授新课
观察热值表,你有什么收获?(信息、物理含义) 常用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固体 干木柴 烟煤 焦碳 无烟煤 木炭 1.2×107 2.9×107 3.0×107 3.4×107 3.4×107 酒精 柴油 石油 汽油 煤油 液体 3.0×107 3.3×107 4.4×107 4.6×107 4.6×107 煤气
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物态 分子间 距离 固态 很小
分子间 作用力
很大
分子运动特点
在平衡位置 附近做无规 则运动
有无一 定形状
有
有无一 定体积
有
液态
气态
较大
很大
较大
很小
没有固定位置, 运动比较自由 除碰撞外做匀 速直线运动
无
无
有
无
课堂小结
分子的概念 分 子 动 理 论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 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请提出你的猜想。刘洋可能是 C 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____ 。(填字母)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 可能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子间存在引力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物理(JK) 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2.内能和热量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描述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 。
2.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重点) 3.知道热值的含义及公式应用 。(重点)
热运动
定义:物质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规律: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内 能 和 热 量 内能 决定因素:温度、分子的多少、物质种类、 结构、状态等 做功:能量的转化 改变内能的方式 热传递:能量的转移 定义:在热传递中,转移内能的多少 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热值 量Q与燃烧质量m的比 单位:J/kg 计算公式:Q=mq
讲授新课
一 温度与热运动 演示实验: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
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观察现象。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剧烈程度,人们常常把物体内部大量的无规则运动叫
作热运动。
讲授新课
二 物质的内能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 不断地寻找与热有关的某 种能量。
一滴水中(约1cm3)约有 3.35×1022个水分子。如果一个 人每秒钟数8个,他要不停地数 100多万亿年才能数完。
讲授新课
练一练
2017年1月份,我国华北
地区有多个大中城市出
现严重雾霾天气,如图 所示,形成雾霾天气的
罪魁祸首是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不是 选填“是”或“不 颗粒物。 PM2.5”_______( 是”)分子。
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
分子间的距离大到一定
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
力就不存在了。
讲授新课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
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讲授新课
2.扩散现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气体扩散现象
液体扩散现象 点击画面播放
固体扩散现象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
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1.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一般地,固体间扩散最慢,液体次之,气体最快。
3.扩散现象表明: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
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
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 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讲授新课
3.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温度 意义 单位 状态量 热量 过程量 内能 状态量 焦耳(J)
摄氏度(℃) 焦耳(J)
表述 联系
是、降低、 升高
吸收、 放出
有、具有、 改变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 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