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产业为首的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总数达6.68亿人,约为2005年数的6.018倍【*1】;互联网社交软件“微信”2011年成立至今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公众账号总数超过800万个【*2】公共社交网络平台新浪微博自2009年上线以来月活跃用户2.22亿【*3】;据工信部统计,截止2014年5月底,全国手机用户已达12.5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为8.57亿人,占总数量的68.24%。
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等发源于新媒体的公共事件已经越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传统媒体行业影响力显著下降,新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团中央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团的十七大上指出,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特别要把新媒体作为青年思想引导新的突破口,善于运用网络平台了解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善于运用网络表达方式与青年沟通互动,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等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载体开展工作,加强与新媒体从业青年的联系,努力把握网上思想引导的主动权。
为此,团中央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团组织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
广大青年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据统计,当前高校大学生所受信息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新媒体,共青团北京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关注量过万,人数超出在校生人数一倍。
意义:
合理利用新媒体,对于学生组织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例如利用部分新媒体软件的广播和及时通讯等功能可以便利组织内成员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微博,朋友圈,人人等社交平台的信息分享功能可以拉近组内部成员间距离;合理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对外宣传功能,可以增加组织的影响力等等,对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新媒体又具有传播快,私密性低,易沉迷特点,如何合理利用新媒体为学生组织的建设服务,同时有有效规避将其不当利用的风险,是新形势下团学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23日在京发布了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
*2.2015年5月13日腾讯公司《2015上半年腾讯业绩报告》
*3.新浪201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