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
据单独列在了证据类型中。 英美证据法中: 传闻证据
最佳证据(作为证据的书证只能是文件的原件才能 被法院采纳)
数据电文因无法确认其是否初始电文即原件而成 为数据电文效力的主要障碍
五、电子错误责任的承担
第一,如果自动交易系统都是由商家提供的,而该 系统没有提供必要的纠错设施,由此产生的责任应 由商家承担。
三、电子合同的特征 1.无纸性(易改动、作为证据的局限性) 2.虚拟性 问题:(1)当事人的身份、是否是合格的民事主
体、有无民事责任能力无法确认
(2)一方收到的信息是否为对方当事人的的意思 表示,对方是否确认了自己的信息内容,接收方也 很难认定
3.信息传递的快速性
继续前边案情,游戏公司购买一批服务器为了某种 特殊用途,但是厂家提供的不符合特殊用途,厂家 辩称合同中没有写明特殊用途。于是游戏公司起诉 了厂家,并且提供了双方订立合同前的电子邮件中 多次提到了这种特殊用途,问这种电子邮件能作为 证据吗?如果可以作为证据什么情况下才能成为证 据呢?
狭义的电子合同,是专指由EDI方式拟定的合同。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示范法》中对EDI做了 如下定义:“电子数据交换(EDl)系指电子计算机之 间信息的电子传输,而且使用某种商定的标准来处理 信息结构。”
某游戏公司希望购买一批服务器,多次与厂家通过
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最后双方在游戏公司会议室 签订了合同。请问这份合同是电子合同?
第二,如果自动交易系统错误属交易相对人理应知 道或在已知的情况下仍依此错误行事,则应由交易 相对人自己承担责任。
一个9岁的男孩经常上网,某日在网上购物网站以
其父亲的身份证号注册订购了一台冰箱。结果购物 网站在把货送到家后,才发现是他订的,其父母表 示很抱歉但拒绝买下。这时购物网站该如何处理这 个问题?
一、电子合同的主体 (二)电子合同代理人 电子代理人不具有法律人格。
“电子代理人”不具有法律人格,但它执行的却是 交易人的意思表示,或根据其意思而履行合同的, 所以它与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这也就是法律对之进行规范的原因所在。
二、电子合同的要约、要约邀请与承诺 (一)电子承诺
四、数据电文的证据性
(一)数据电文在证据类型上的归属
1.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的规定则更加具体, 其第6条第1款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须采用书面
形式,则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调取以备 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
四、数据电文的证据性
(一)数据电文在证据类型上的归属 2.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八种法定的
二、电子合同的要约、要约邀请与承诺 (一)电子合同的要约 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 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 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
束。”
二、电子合同的要约、要约邀请与承诺 (一)电子合同的要约 《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
可采纳的证据,包括:①当事人的陈述;②书证; ③物证;④视听资料;⑤电子数据;⑥证人证言; ⑦鉴定结论;⑧勘验笔录。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四、数据电文的证据性 (二)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 证据的效力取决于证据同案件的客观内在联系和联
系的紧密程度。 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证据法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
一、电子合同的主体 (二)电子合同代理人
电子代理人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或其他任何机构,
而是一些计算机小程序和自动化手段,是一种能执行人的 意图的智能化的交易工具。
不需要个人加以干预就能独立地用来启动某个行为,对电 子记录或履行作出回应的计算机程序、电子手段或其他自 动化手段。
对于一方是电子代理人、一方是个人达成的合同, 即通过电子代理人和自然人本身或代理他人之自然 人之间订立的合同。
一、电子合同的主体
(一)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完人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16周岁以上
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 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 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 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知识目标
1.熟悉电子合同的订立; 2.掌握电子合同成立与生效; 3.掌握电子合同的履行; 4.熟悉电子格式合同; 5.掌握电子合同的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合同法正确判断企业是否已经订立合同并且 生效;
2.能够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情况做出基本判断 及解决方案。
第一节 电子合同概述 第二节 电子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电子合同的成立 第四节 电子合同的履行 第五节 有关电子格式合同的法律问题
一、电子合同的概念 二、电子合同的特征 三、数据电文的证据性 四、电子错误责任的承担
一、电子合同的概念
广义的电子合同:指(数据电文)经电子手段、光学 手段或其他类似手段拟定的约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 务的契约形式。
一、电子合同的主体 (一)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除法律有特别限制外,具有 完全的缔约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或精 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 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同步案例 P38
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